第292章 周瑜的“美元”霸权!
老骥伏枥2025-09-25 09:054,028

刘巴口中的大钱,也就是大额货币。

用后世纸币举例,有的面额是一元,有的面额是一百元。

本质上都是一张纸,无非上面印刷的数字不同。

时下,一枚五铢钱的面额可以视作“一文”,刘巴的意思就是把一枚五铢钱的面额,直接改成“一百文”。

历史上,刘巴做过同样的事情,这种钱币被称作“直百钱”。

看上去是个很简单的事情,跟后世纸币的情况类似。

但是...古代铜钱与后世纸币,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抛开国家信誉作保:

纸币的本质就是一张纸,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擦屁股都嫌硬。

但是铜钱不一样,不管是搓圆、还是捏扁,哪怕熔化掉,本质上乃是“铜”。

铜本身就值钱,不管是以“钱”的形态存在,还是以“铜”的形态存在,都无法否定其本身的价值。

毕竟铜就算不铸币,还可以用来打造武器、甲胄、农具、器具...

简而言之,一枚五铢钱,之所以价值一文,是因为本身就值一文。

反观纸币,一张纸之所以值钱,则是因为国家信誉保障,本身并不具备价值。

那么,把本身只值一文钱的铜币,突然改成一百文的面额,会发生什么?

老百姓不认可!

五铢钱与直百钱都是一枚铜钱,但后者的价值是前者的一百倍。

因为两者明明一模一样,都是一个铜板。

你用一个铜板换我一百个,我脑子有毛病?

一旦朝廷发行直百钱,并且通过政策强行赋予直百钱价值,从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民间百姓财富缩水。

缩水多少呢?一百倍。

本来攒了一百个铜板,有直百钱后只剩下一个铜板了...

在古代,发行大额虚值货币,就是在掠夺民间财富。

这不是什么新鲜招式,隔三差五就有皇帝使用。

一般都是国家穷急眼了,然后就通过这种方式割韭菜,抢劫百姓手里的仨瓜俩枣。

这么做的后果也会很严重,往往会引发民不聊生。

老百姓本就不富裕,财富突然缩水一百倍,跟天塌了没啥区别...

故而,在刘巴提出的一瞬间,庞统就毫不犹豫表示反对。

“主公,大钱无疑是苛政,万万不可推行。”庞统严肃道:“否则荆、益二州要不了多久,就会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通过政策推行,通过武力保障。

一旦推行大钱,初期必然能收割大量财富。

但到了后期...必然是经济崩溃的局面。

“军师之言,未免武断。”刘巴不以为意,“何不听完再评价呢?”

“别吵。”周瑜出言制止二人,“子初不是不知轻重之人,既然他提出政策,咱们不妨听完在下结论。”

眼见周瑜这么说,庞统只好耐着性子,不过心中还是非常抵触铸造大钱,认为这是竭泽而渔。

“主公。”刘巴正色道:“大钱的恶劣影响,属下一清二楚。”

“不过我想了个办法,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此,主公既可以发行大钱收割财富,又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此言一出,就连庞统都精神一震,顿时认真起来。

“计将安出?”周瑜连忙请教。

“说来。”刘巴轻笑道:“还是主公解决了这个问题。”

“怎讲?”周瑜一头雾水,“我什么也没做啊。”

“我知道了!”庞统突然激动道:“雪盐!”

“然也。”刘巴抚须而笑,“军师以为如何?”

“善!大善!”庞统拍案叫绝,“子初妙计也!”

“先前是我武断了。”庞统起身鞠躬,致歉道:“还望子初见谅。”

“军师言重了。”刘巴连连摆手,“你也是为主公着想,何错之有?”

这时,主位上的周瑜隐隐也明白过来,问道:

“敢问子初,可是想把直百钱的价值,与雪盐直接挂钩?”

“主公英明。”刘巴点头道:“正是如此。”

“只要直百钱能保证价值,大钱就不会成为苛政恶政,百姓们更不会有意见,说不定还会觉得方便呢。”

先前有言,纸币之所以值钱,不在于纸张本身的价值,而在于背后的国家信誉。

铜钱之所以值钱,不在于国家信誉,而在于铜本身的价值。

刘巴要求直百钱与雪盐挂钩,其实就是赋予铜钱国家信誉,从而得到百姓的认可。

如何让百姓认可直百钱?

国家信誉看不见、摸不着,老百姓们也不懂。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跟一样刚需商品直接挂钩。

只要这个钱能花出去,老百姓自然就认可背后的价值。

哪样东西对老百姓是刚需?

盐!

但盐其他地方也有,还是不够保险。

正好,周瑜弄出来的雪盐,不仅具备刚需价值,更是全天下独一份。

用雪盐来担保直百钱的价值,既稳妥又保值。

举个例子:美元直接挂钩石油。

由于石油是全世界的刚需,所以美元值钱!

同样,在雪盐问世后,要不了多久也会成为全天下的刚需,与之挂钩的直百钱就能值钱。

一枚五铢钱价值一文。

一枚直百钱价值百文。

本质上,两者都是一枚铜钱,但面额差了九十九文。

雪盐的作用,就是为这“九十九文”的虚拟价值做担保。

老百姓拿着直百钱,只要能花出去,自然就不觉得亏本。

尤其,还能买到最刚需的雪盐,也就无所谓钱币本身的价值,甚至还会觉得方便。

为何?

铜钱有分量,尤其大额交易时,往往要带很多铜钱。

沉!

原本上街要带一百斤五铢钱,换成直百钱就变成一斤了。

若说对老百姓还不明显,那么对于各大商贾而言,这种便利就会更明显。

本来需要拉几十车、几十船的大量铜钱,有了直百钱后,就能减轻百倍分量。

尤其对于远距离的商贾来讲,运输成本会大大减少。

可想而知,有了直百钱后,商贸往来会更加繁荣。

“妙啊。”庞统感慨道:“往后,咱们绝不会为缺铜而发愁。”

华夏地大物博,但其实有个很尴尬的问题。

缺铜!

别看古代一直用铜钱作为货币,其实历朝历代都会面临这个尴尬,缺铜去铸造钱币。

铜钱的需求量本就很大,还有武器甲胄方面的消耗,以及钟鼎各种青铜器的需求。

简而言之,需要用铜的地方太多,就造成了缺铜的窘境。

尤其,古人还贼喜欢往地下埋点陪葬品...

直百钱的出现,可以让钱币的“耗铜量”缩减百倍,周瑜治下自然不会缺铜。

“不止于此。”刘巴得意道:“往后,咱们铸币不仅不会赔钱,而且还会赚钱!”

“对啊!”庞统一拍大腿,“铸一枚直百钱,就能赚九十九文!”

先前有言。

一枚五铢钱价值一文。

一枚直百钱价值百文。

两者本质上一样,都是一枚铜钱而言。

自然,铸造一枚直百钱,就相当于赚了九十九枚五铢钱。

至于刘巴所说的铸币亏钱,在古代也的确存在。

印钱这种事情,放在后世肯定血赚,但在古代多少有些出力不讨好的意味。

还是那句话,铜本事具备价值。

把价值一文钱的“铜”,加工成一枚价值一文的“钱”,本质上没有赚。

铸币过程中,还要付出采矿、运输、人工、燃料、火耗...等等成本。

自然而然,铸造“良币”就是个亏本买卖。

有的时候朝廷因为穷,故而不得不削减铜钱的含铜量,以此减少铸币的成本,这也就是“劣币”的由来。

如今有了直百钱,就不用担心铸币赔钱。

因为本质上,直百钱就是一种特殊的“劣币”。

直百钱的含铜量,肯定不值一百文,省下来的铜就是朝廷的“赚头”。

只不过雪盐的出现,弥补了直百钱劣币带来的负面影响。

简而言之,未来发行直百钱,也就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周瑜治下的经济也不会崩溃。

“大钱若不能消弭负面影响,无疑是害国害民、竭泽而渔的苛政。”周瑜总结道:“反之,能够消除隐患,就是利国利民、刺激商业的善政。”

作为一个穿越者,周瑜对这种事情接受度更高。

尤其把直百钱代入美元后,一切也就豁然开朗。

还有一点刘巴没有提及,直百钱的出现,对于其他诸侯也是一种割韭菜。

经济战!

发行的直百钱越多,收割的财富也就越多。

就如同漂亮国超发美元,全世界其他国家要替该国买单...

周瑜当即意识到这一点,心中不由升起期待。

只要周瑜通商的诸侯,慢慢就会逐渐发现,治下的铜钱越来越少,最终全都流向周瑜的口袋。

不过周瑜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当即道:“防伪!”

周瑜可以铸造直百钱,其他人自然也可以铸造。

对内还好说,严密监视民间私铸货币的情况即可。

但是对外...曹操、孙权去仿造直百钱,周瑜短期无法通过武力解决。

“主公提醒的对。”庞统连声附和,“直百钱的利润太大,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

把一枚五铢钱熔化掉,改成一枚直百钱,价值直接翻百倍!

如此巨大的利益,绝对会令人趋之若鹜!

对内还好说,毕竟铸币这种事情,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去做。

入行的门槛首先非常高,老百姓就算有心也无力。

只要看好境内的世家大族,基本就能杜绝民间私下铸币。

但对外,哪怕不提孙权,至少曹操若是仿造,周瑜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以让蒲元先生研究一下。”刘巴当即道:“搞一个秘方来防伪。”

刘巴既然敢于提议发行直百钱,自然方方面面都有考虑到。

所谓的秘方,也就是金属配比。

铜钱,主材来肯定是铜,但也不仅仅只有铜。

先前有言,铸币很容易亏钱,用纯铜铸币是绝对会亏。

含铜量在六成以上,在古代都算是“良币”。

自然而然,剩余的四成会掺入其他较为便宜的金属。

例如铁、铅、锡...

不同的金属配比,铸造出来的钱币自然也会不同,首先就是色泽不同。

让蒲元尽可能搞个复杂的金属配方,别人不知道配方,就算仿造也会色泽对不上,自然就是“一眼假”。

就算可以攻克色泽的难关,还有另一个难关——分量。

不同的金属配比,肯定会导致钱币重量不同。

只模仿色泽,会导致分量对不上。

只模仿分量,又会导致色泽变化。

有这两项卡住,基本上就能杜绝仿制。

倘若有人真能在不知配方的情况下,仿造出蒲元设计的钱币,那只能说一句牛逼!

真出现这种情况,周瑜也能自认倒霉。

不过直百钱的解释权,毕竟在周瑜手上,到时候大不了再换个配方。

总之,总会有办法克制仿制,也总会有人想办法破解。

不能因为担心有人仿造,就不实行直百钱的政策,因噎废食要不得。

“直百钱可以发行。”周瑜最终表态,“先让蒲元先生研究个秘方,然后再等雪盐取代粗盐。”

雪盐刚问世不久,目前仅流向江东,不过从时间上而言,恐怕还没家喻户晓。

更别说北方地区,许多百姓都没听说过呢。

作为直百钱挂钩的刚需商品,必须先等雪盐倾销天下,直百钱才能提上日程。

“主公所言极是。”刘巴完全赞同,“属下先去筹备,此事日后再说不迟。”

“好,此事就这么定下来。”周瑜拍板道:“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吗?”

“主公。”庞统开口道:“属下还有个小小建议。”

“讲。”

“不如让直百钱多多挂钩几样商品。”庞统笑呵呵道:“比如咱们独有的蜀锦与夏冰。”

挂钩的商品越多,直百钱的价值就越稳定。

同时,挂钩的商品越多,收割财富的手段就越多。

曹操、孙权不仅买雪盐要被割韭菜,买蜀锦、买冰块同样如此。

“在下附议。”

刘巴不假思索赞同,周瑜自然也不会反对。

就这样,关于直百钱的政策,在君臣三人的讨论下,算是初步通过。

至于正式发行,则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继续阅读:第293章 雪盐席卷江东,孙权歇斯底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