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周瑜:今秋提兵,南下交州!
老骥伏枥2025-09-22 08:453,953

馆驿。

“呼哈~呼哈~”

司马懿身着汗衫、手持蒲扇,坐着小马扎在树荫下乘凉,热的跟狗似的吐舌头哈气...

一阵微风拂面而来,不禁没有任何凉爽之意,反倒是热浪滚滚而来,司马懿只觉生不如死。

“该死...”司马懿暗骂道:“怎么感觉好像在蒸屉里?”

南方的湿热天气,让司马懿这个北方人极为不适。

北方夏天虽然也热,但只要躲在阴凉地,还是能得到极大缓解。

尤其司马懿这种世家子弟,家中都有冰窖,热的时候可以拿来解暑。

来到成都之后,才发现南边压根没这种东西,就只能硬抗...

“敬文兄。”

看着一旁闭目养神的薛琮,司马懿忍不住问道:

“你难道不觉得热吗?”

“交州更热。”薛琮淡淡道:“成都还算凉快了。”

确实,交州在更南边,尤其治所所在地,已经是纯热带气候。

故而面对成都的高温,薛琮甚至感到些许惬意...

不过这话听在司马懿耳中,颇有种吐血的感觉。

“比成都还热?还活不活了?!”

“呵呵。”薛琮笑道:“要不然,交州是专门流放犯人所在呢。”

司马懿一想也对,朝廷流放犯人,要么是冰天雪地、要么是炽烈如火,总之扔过去就不会舒坦。

“二位。”

孙朗迈步走进,开口道:

“刺史府有请,要设宴招待咱们,一起过去吧。”

“终于能见到本尊了。”司马懿‘噌’地一下起身,“赶快完成差事,我已经迫不及待回到北方了。”

薛琮玩笑道:“我到希望能多留些时日。”

“快换衣服吧。”孙朗说罢转身离开。

虽然天很热,但也不能穿着汗衫马褂去见周瑜,那就显得太过失礼,甚至是不尊重。

刺史府。

当司马懿、薛琮、孙朗三人走入正堂时,步伐不由齐齐一顿,三人僵在当场。

殿内,一口巨大的冰鉴,此刻正在往外冒着缕缕寒气,凉爽之意扑面而来。

如此巨大的温差,与外界火炉般的气温,形成截然相反之感。

司马懿心中暗骂抠门,有冰不舍得给馆驿送点...

反倒是薛琮与孙朗心中古怪,思忖这冰是哪来的?

“拜见君侯、拜见夫人。”

三人很快反应过来,对着主位上的男女见礼。

“免礼,坐。”

周瑜随意摆手,示意三人入席。

一旁,吴苋紧挨着周瑜,正在为后者倒酒夹菜。

冰自然是刚用硝石制出,便把吴苋喊来一起凉快。

“谢君侯。”

三人道谢落座,看到桌上有冰镇的酒水,便忍不住暗暗咽口水...

不过周瑜没主动提一杯,他们也不好表现的太过没出息,只能继续忍耐。

“我没用膳,三位见谅。”周瑜开口道:“诸位自便即可。”

又道:“子翼,代我招呼三位客人。”

“喏。”蒋干答应一声,举杯道:“三位热坏了吧?请!”

三人心中微微窘迫,但还是顺势举杯回敬,仰头灌下一大口酒水。

凉滋滋的酒水送入口中,顺着食道吞如腹中,三人顿觉通体舒坦,凉爽之意由内而外散发,那叫一个痛快...

“三位。”蒋干放下酒杯,笑呵呵道:“我主已经归来,要谈什么事情尽管开口。”

主位上,周瑜头也不抬,还在不停进餐。

三人对视一眼,谁也没率先开口。

最后,还是孙朗决定先探一探口风。

“兄长别来无恙?”

看似是一句废话,实则精髓都在称呼上,这声“兄长”就看周瑜是否答应。

答应,说明周瑜态度尚可。

不答应...也就不言而喻。

“我倒是无恙。”周瑜讥讽道:“就是江夏不太好。”

此言,自然是指先前,孙权率军进攻江夏。

“呃...”孙朗闻言尬住。

一方面,周瑜不抵触“兄长”的称呼。

另一方面,又直接挑明此前战事。

让孙朗难以招架,只能硬着头皮道:

“兄长见谅,二哥也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听从朝廷行事...”

周瑜还没开口,司马懿顿时不乐意,道:

“孙兄,这话说的有失偏颇吧?分明是贵方前来要求,丞相才配合江东出兵。”

蒋干见状一乐,己方还没说啥,曹孙两家倒是先咬起来。

“你说的好听。”

孙朗自知理亏,但为了讨好周瑜,只能硬把黑锅往曹操身上甩。

“孙周两家乃是姻亲,若非受尔等蛊惑,又岂会刀兵相见?”

“谁不是姻亲?”司马懿当即道:“丞相从女同样嫁给舒侯,虽然姓夏侯,但跟姓曹没区别。”

薛琮见状咋舌,暗道周瑜如今势大,已经到了曹孙抢着攀亲戚的地步...

孙权是迫于压力,生怕周瑜进攻江东。

曹操稍有不同,属于短期内不想与周瑜为敌。

哪怕从赤壁之战中缓过来,首要目标也是拿下西北,或者说实控西北。

短时间,对南方提不起兴趣。

“啪~”

周瑜把筷子往桌上一撂,正在争吵的司马懿与孙朗立马收声。

吴苋拿出手绢,贴心替周瑜擦了擦嘴角。

心中不禁感到骄傲,自家丈夫随意一个举动,就吓得对方不敢聒噪。

“说正事。”周瑜淡淡道:“再吵去外边晒着。”

“在下(小弟)失礼。”二人连忙认错。

“不瞒兄长。”孙朗率先道:“小弟此番前来,是想商议一下两家通商之事。”

“孙周虽然分家,但本质上还是一家人。”孙朗继续道:“又有长江作为纽带联系,理当加强交流,多多交流、互通有无。”

“老夫人身子骨可还好?”周瑜冷不丁发问。

孙朗闻言一喜,回答道:“尚可。”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周瑜突然关心吴夫人身体,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江东那边也挺热吧?”周瑜再度开口。

“您在江东多年,还能不清楚嘛。”孙朗陪笑道:“今年比往年更热三分呐。”

“老夫人年事已高,得想法子给她老人家解解暑。”周瑜随意道:“回头我派人,给老夫人送去一船冰。”

既然对方送上门,没道理不宰一下。

周瑜打算卖冰给江东,做一桩无本买卖...

硝石制冰,其实没有任何成本。

首先,水就不说了,这玩意根本不值钱,长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其次,制冰过程中,硝石溶解在水中。

但溶液只需用火加热熬干,就能把硝石重新还原出来。

如此一来,什么损失都没有。

周瑜在江东多年,非常了解那边的气候。

冬天确实很冷,但属于“魔法攻击”,而非气温非常低。

首先长江不会结冰,江东境内的其他河流、湖泊也不会大面积结冰,最多在靠岸的地方结一层薄冰。

根本无法收集,更无法有效储存。

不像北方河流,在冬天大面积结冰,人都可以在上边行走,可采伐出一块块巨大的冰砖。

集中放在冰窖中,可以存放到来年夏天。

简而言之,江东地区面对酷暑,也只能依靠硬抗...

听闻周瑜要给吴夫人送冰,孙朗大喜过望。

一方面,南方夏天的冰块,绝对是可遇不可求之物,多少钱也买不来。

另一方面,周瑜此举显然是在展示善意,意味着此行出使非常成功。

孙权想稳住周瑜,周瑜也想赚江东的钱,双方也算是一拍即合,各持所需。

当然,若有合适的机会,双方也会毫不犹豫翻脸。

该出兵出兵,该进攻进攻,谁也不会念旧情就是了。

“小弟代家母谢过兄长美意。”孙朗致谢后,忍不住问道:“敢问兄长,成都这边冬天很冷吗?”

对于冰块的来源,孙朗还是非常好奇,猜测成都冬天是不是很冷,故而能够储存一些冰,用作来年夏天消暑。

“跟江东差不多。”周瑜随意道。

“嗯?”孙朗愈发奇怪,“既如此,冰从何来?”

“益州西边有雪山。”周瑜胡诌道:“冰雪常年不融,派人过去采伐。”

“孙公子。”蒋干适时开口,“从雪山上采伐冰块可不容易,不仅耗费人手、路途遥远、难以运输...一不小心就会出人命呐。”

孙朗闻言一惊,若是如此确实金贵...

打死孙朗也想不到,这玩意连成本都没有。

“本想多送老夫人一些,奈何采伐不易啊。”周瑜唏嘘道:“当然,若是江东愿意出高价购买,我想还是会有人愿意去采伐。”

“兄长好意,小弟心领。”孙朗迟疑一下,道:“若是之后有需要,或许会求助到兄长,价钱到时候可以商量。”

“好说。”周瑜面露微笑。

送一船冰块,先让吴氏、孙权等人,在夏天感受到凉爽。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等到江东离不开凉爽时,自然会前来购买冰块,到时候周瑜就能大宰一笔!

“君侯。”

眼见孙朗谈妥,司马懿不甘落后,开口道:

“我方也远与贵方,达成友好贸易关系,不知尊意若何?”

“北方应该不缺冰吧?”

相较于刚才的孙朗,面对司马懿时,周瑜的态度微微变化,开始拿捏起来。

“北方自然不缺冰。”司马懿拱手道:“但还可以交流其他商品。”

“曹公治下、地大物博,君侯坐拥荆益二州,同样也是物产丰富。”

“这样啊...”周瑜微微颔首,“可是南方各州郡间,有长江作为纽带。”

“反观南北两地之间,交通多有不便。”周瑜惋惜道:“北方地大物博、南方物产丰富,大家都不缺东西,我看要不还是算了...”

“别啊。”司马懿忙不迭道:“商品交流是其次,两家感情交流才是主要。”

司马懿初出茅庐,第一次被曹操委以重任,自然不想首次就把差事办砸。

此番出使成功,自然前途光明。

反之...难免会让曹操失望,影响未来的发展。

故而对于此次通商,司马懿可以说急于促成,好在此事中立下功劳。

“何况此前两家,本就有通商关系。”司马懿打感情牌,“当初荆州无盐时,可是丞相伸以援手,不像其他人...”

孙朗到还没什么,因为荆州压根没向江东卖盐。

但薛琮闻言脸色一变,还以为司马懿在暗讽他,心中暗骂后者不是东西...

“你说的也对。”周瑜点头道:“看在往日的情分,以及小涓的面子上,通商之事我答应了,不过...”

司马懿闻言一喜,刚要说什么时,但见周瑜话锋一转,心中不由又紧张起来。

“不过什么?”司马懿忙不迭道:“君侯有何顾虑,不妨直言。”

“主要还是交通不便。”周瑜稍作沉吟,道:“这样吧,咱们定下一个交易点。”

“我方不用深入贵方腹地,贵方也不用深入我方境内。”周瑜继续道:“这样在运输方面,也能省去不少麻烦。”

司马懿细细一想,觉得这个提议并无不妥,双方谁也不吃亏...

“敢问君侯,这个交易点定在何处?”

“新野如何?”周瑜不假思索。

新野卡在曹、周两家势力之间,名义上归属周瑜,实则当地百姓也都迁走,目前是放空状态。

新野南边是襄樊,北边是宛城,都有各自驻军为后盾。

“此事在下觉得没问题。”司马懿顿了下,“不过在下人微言轻,没资格直接答应下来,还需上报丞相知晓。”

“无妨。”周瑜当即道:“你可以传信曹公,且看他如何回复。”

“遵命。”司马懿满口答应。

尽管没有直接促成通商,但有这个结果也足以交差,司马懿还是比较满意。

眼见两人都完事,薛琮也按捺不住,开口道:

“君侯...”

“叉出去!”周瑜烦躁挥手,“回去告诉士燮老儿,今秋我去取他狗头!”

此言一出,薛琮神情大变,瞬间面无血色。

万万没想到,周瑜竟如此直接,甚至都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同时,孙朗与司马懿见状,心中不禁凛然。

实际上,周瑜就是故意给他俩看...

继续阅读:第285章 诸葛亮:破敌之策,已在吾腹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