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杀前夫!夺皇权!嫡长女她心黑手狠>目录
第一百一十四章 爱继宁姝慕昨日没发现这位堂叔母对她的敌意如此之大,性子则更是愚笨。
她眯了眯眼,默然两息忽而道:“叔母,是当真想将自己小儿过继到我母亲名下吗?”
过继不能乱了辈分,要过继的人选自是只能从她的同辈者中选。
因此云氏和翁氏儿媳所生便不能纳入其中,除了两人所出之子,能凑上这番热闹的,应当还有大房和三房的几位堂叔母。
“自然!”谁知翁氏眸光骤亮,毫不客气地道:“堂嫂所生三子皆已婚配,再过继实属不当,宁家岂非唯有我那八岁儿可担此大任?你该是明白才是!”
这话一出,宁姝慕敏锐察觉到方才还是在默默看戏的几位堂叔母脸色微变。
宁姝慕当即轻笑,“唯有?看来叔母这是压根未把今日在场的其他长辈放在眼里啊。”
“大房堂二伯母、堂三叔母,还有三房堂二叔母难不成都未有幼子承又欠膝下?再者,不论过继之事是由我家长辈还是侄女自行作主,叔母才该明白。”
她勾着笑意看向翁氏,“你口中所说品行皆佳不过一面之辞,见不到孩子本人,我又怎能妄下定论呢?”
“你!”
宁姝慕没再给翁氏说话的机会。
“这样吧,午后,诸位长辈都将自家的适龄孩童叫到此处来,也好让我们仔细观一观孩子品行,如此作出的决定,才能无愧于我父母,也无愧于那个孩子不是?”
翁氏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一直站在一旁的云氏已然开口,“侄女说得有理。”
“三房弟媳方才还说麻烦事与你们有何关系呢,怎的现在反倒要凑上前来了?真真是变脸变得比天公还快!”
云氏看着翁氏被堵得说不出话的模样这才面色稍霁。
大房和三房一向不和,唯有在面临殃及两家的共同危难时才能难得同仇敌忾一次。
谁知这堂侄女是个有心眼的,现如今,这诱饵一抛出,这帮不安分的果真一个都沉不住气了!
但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好名声全被三房那帮不要脸的占去,坏人全由她做?怎么说,她的长女当初还去吊唁过那薛氏呢,这点上任谁说破嘴也挑不出她的错来!
这大侄女怎么都该看在她生母的面子上给她两分薄面吧?
有云氏的阻挠,宁姝慕回了暂时落脚的院子,跟着安氏到她屋中一坐。
公府中跟来的嬷嬷恭敬地上了茶,侍立在一旁,安氏轻啜一口才道:“侄女,你今日言行有些鲁莽了。”
“如此挑起祖家争端放在平日里没什么不好解决的,但咱们此行来为的是过继,唯有祖家之人才对自家孩儿知根知底。有其蒙蔽,恐怕你很难挑到心仪的人选。”
宁姝慕眉头微动。
从顺京赶来城阳的一路上,安氏都对她不冷不热,她能看出这位叔母对她的隐隐不喜。
或许是因为她的决定让其一直以来的独善其身被破坏,或许是因为这次出行险些将其独女置于险地。
也或许是因为她这几日的二房斗法让其嗅到了一丝即将变天的味道——
三叔常年不在府中,三房全靠叔母一人支撑,稍有动荡影响的不是她一人安危,而会是远在边境的夫君。
这种不安定感放在谁的身上都会难以忍受。
“叔母不用担心,”想到这里,宁姝慕舒展了眉目,“我早有准备,诈一诈她们不过是为了寻个容易脱身的由头。”
“叔母还记得我的那位堂姊,祖家的三姑娘宁羽熙吗?”
安氏看着她的神情微楞,而后皱了皱眉似在回忆,“三姑娘……记得,三年前薛氏亡故,祖家只来了她一人。”
云氏是伯祖长媳,已年过四十,宁羽熙是她所生的第三胎,却是第一个女儿。
祖家排行是大房归大房的来,三房归三房的来。
大房云氏是长媳,自然还有二儿媳和三儿媳,再加上三房叔祖的两个儿媳,府中妾室更不少,祖家的香火可是要比公府旺上许多。
因此单问她什么三姑娘她定是不知晓的,不过重情重义的女子,名字理当被记住。
如今宁姝慕主动提起这个人,安氏稍加反应就明白了过来,“你是说,你提前联系过堂三侄女?”
“正是,”宁姝慕欣然点头,“堂姊与我只有几面之缘,我本想的是写信一试,能成最好,不能成也无妨,倒没想到她还记得从前母亲的恩情,毫无隐瞒。”
安氏微微松了口气,“如此说来,你定是心中有数了,如此就不必担忧送到面前的孩子表里不如一,反被祖家的人瞒天过海了。”
然而她嘴上这么说,心中却觉得事情愈发蹊跷。
几日前,她与宁翊听说过继之事,第一反应就是吃惊。
本想着去向公爷求证一番,但仔细思索后又觉得此事三房不可太过殷勤关注,否则唯恐惹得公爷猜忌,弄出兄弟阋墙之祸。
如今想来,从顺京发往城阳的信笺一来一回至少十日。
若事情真如宁姝慕所说的一般:她与宁羽熙早有联系,岂非在宁言风受圣上降罪之前,她就已生出了过继的念头?
这么说,她对此事是早有预料……到这里,安氏实在不敢再往下想了。
宁姝慕眸光微动,“叔母,一会还得您多费心。祖家中并无合适的人选,堂姊告知的几位虽仍在五服之内,却长久不与祖家联系了。”
安氏回过神,“明白,只是你也应该知晓,在老太爷这一支出头后,宁家宗祠便改换了大宗,如今伯祖便是宁家族长。”
“过继之事需得立嗣单方可确立,而立嗣单是要由族长押字的,若你弃应继而择爱继……”
应继也就是许令同宗昭穆相当之侄承继,通俗些说,便是按血缘远近选择承继人。
若依着此种归束说法,宁昊最先选择的便该是同胞兄弟之子,也就是亲侄宁言确或是宁言横。
然而事有特殊,其一宁昊并非无子过继,其二宁言确和宁言横皆为独子,两者一结合,自然就不在过继的人选中了。
那么再依着血缘关系往下顺,岂不就是祖家的几位堂侄占了上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