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儿孙自有儿孙福
泰卦三爻2025-07-02 20:453,889

已是仲秋时节,应天府依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太阳微微的升起,那些沾着露水的树叶就已经映出点点光辉。兴奋的一夜未睡的朱元璋,准备开始新的一天。昨夜徐达攻入大都的消息传回应天时,满城狂欢。阔别汉人政权整整四百三十年的幽云十六州终于被明所掌握,成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钢铁防线。在经历无数的困苦和混乱之后,所有人都相信他们将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

  作为这个时代的创造者,朱元璋却仍然没有丝毫的松懈。此时的明大势已成,但各项制度却并不完善。朱元璋虽然贵为皇帝,早餐却在谨身殿中就着茶水啃着烧饼,而心中已经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这份基业子孙万代的传承下去。

  “启禀陛下,御史中丞刘基求见。”内侍的声音打断了朱元璋的思绪,朱元璋面带怒色看了内侍一眼:“什么事情?”

  内侍被朱元璋看了一眼,知道打断了皇帝的思绪,声音不由得颤抖起来:“刘基求见。”

  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大喜,急招刘基。在朱元璋的班底中刘基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是一个可以窥探天意的人。当初投奔义军时,就只拜朱元璋不拜小明王;在决定霸业的关键一战中,他起神卦后建议朱元璋拖到金木相犯之日再与陈友谅决战,最终陈友谅兵败。而在去年他订《戊申大统历》。作为君主,朱元璋其实并不喜欢这种无法完全控制的人;而作为老板,朱元璋却急切的希望有人能为他占卜大明有限公司未来的命运。

  当刘基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的时候,朱元璋才意识到自己的烧饼还没有吃完,他随手拿起一只碗倒扣在烧饼上。等到刘基入内行过大礼后,朱元璋沉吟半响,问:“伯温,平身。何事早到?”

  刘基抬起头,正色道:“臣请定都于大都。燕山最高,象天市,盖北干之正结。其龙发昆仑之中脉,绵亘数千里。以地理之法论之,其龙势之长,垣局之美,干龙大尽,山水大会,最合法度;大都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

  朱元璋心里一阵轰鸣,满脑子都是“帝王万世之都”六个字,嘴上却淡淡的说:“兹事体大,卿的意思朕知道了,早朝再议吧。”刘基沉默不语。朱元璋转过话题“伯温,满朝文武只有你深明数理,你的提议朕会认真考虑的。你可知这个碗里是什么?”刘基掐指一算“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

  朱元璋猛的头向前一探,盯着刘基“先生神算,能算未来之事否?”

  刘基慌忙磕头:“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多问。”

  朱元璋晒然一笑:“自古兴亡有定,天下也非一人之天下,言之何妨?”

  刘基仍然在磕头“天机不可泄漏,臣恐遭杀身之祸。”

  朱元璋挥手摒退左右,上前一步拉起刘基:“朕赦你无罪,青田先生但讲无妨。”

  …………

  这个早上,朱元璋破例早朝迟到了,坐在龙椅上也似乎神游天外。回想起刚刚刘伯温的一连串预言,他心中一阵烦躁。在这次君臣单独奏对的最后,朱元璋问“先生可有趋福避凶之策?”刘基一声长叹:“陛下乃天子,怎可逆天而行?”朱元璋呆立苦笑“朕知道了。”想到这里,朱元璋一拍龙椅“朕知道了,朕乏了,再议吧”,直接退朝,留下一帮不知所措的大臣。

  烦躁不已的朱元璋下朝之后直奔柔仪殿旁的一座小屋。这座小屋里的陈设异常简单,入门一张小木桌子,四把小椅子,两道深色的布帘把整个屋子分成两个部分。

  朱元璋坐在一把小椅子上,对着布帘“圣女,别来无恙。”

  布帘的那侧响起一把清脆女声“自小明王离奇淹死于江中,妾以为永无再与陛下见面的机会,将死之人,何来无恙?”

  朱元璋微微叹息:“小明王之事纯属意外,朕已狠狠责罚廖永忠,削其爵位。但圣教在朕手中发扬光大。朕以明为国号,异日九泉之下也无愧小明王和各位兄弟。圣女有通天彻地之能,当明白朕所言不虚。”

  帘后一阵沉默,隐约有女子的啜泣和叹息声。朱元璋定了定神:“然则明却有灭亡的一天,想必圣女也不甘心吧。”说着,自袖中掏出自己御笔所写的《烧饼歌》递入两帘之间。

  一盏茶的功夫,帘的后面再次传来声音:“此是何人所作?”

  “青田刘伯温。”

  “所言不虚,和《推背图》互相应证应该无误。”

  朱元璋一拍桌子:“朕栉风沐雨二十余年,始有天下,就这么没了吗?。”

  “世上从无不灭的国家,陛下还不清楚吗?”

  朱元璋把拳头攥紧:“哼哼,八千女鬼乱朝纲,你说朕如果禁魏姓会如何?”

  “陛下,昔年有十八孩儿主神器之说,隋炀帝杀尽天下李姓大臣,李渊依然成就大业;又有‘三代后武代李兴’之说,唐太宗杀武安人、武卫县公、左武卫将军李君羡,可曾保住自己的子孙后代?各有天命呀!何必做无益之事。”

  “可是朕不甘心呀,圣女难道你就甘心吗?这个天下也是圣教的天下,朕要让明之国号千秋万代。”

  又是一阵沉默,屋内的女声重新响起““初际未有天地,但殊明暗,暗既侵明、恣情驰逐。明来入暗,委质推移。明暗追逐之间有大奥妙,陛下可曾听说过来者吗?”

  朱元璋猛的站了起来:“什么是来者?”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已经注定。但是如果有人原本不属于这个世界,那么牵一发而动全身,万千人的气运将就此改变。不过……”

  “不过什么?”

  “谁也无法确定来者将改变怎样的命运,或许会更好,或许会更糟。也许大明能千秋万代,也许三五十年后再无大明。”

  朱元璋的呼吸沉重了起来,在这间狭仄的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忽然站定“人活百年,谁无一死。但有一线偷天的机会,哪怕虚无缥缈,哪怕耗钱折寿,人人趋之若鹜。人如此,国亦如此。朕要赌这一把。”

  帘后传来一声苦笑:“陛下自红巾军起,从来都是以弱对强,没有这样的赌性也成就不了如此庞大的帝国。但既然是赌,自然就有输的可能。”

  朱元璋眼中射出坚定的光芒“上天给朕一个奇迹,而朕要给子孙后代一个奇迹。你有召唤来者的办法吗?”

  “妾以祖师亲传之《下部传》及生命献祭,或可召唤,”帘后再一声叹息“但凡为圣教争一线可能,妾虽死无憾,也省得陛下日夜惦记圣教经典。陛下要召唤来者到何年代?”

  朱元璋老脸一红,来回在小屋子里踱步,忽然下定决心,抬起头来“不能到数百多年后,其时已经病入膏肓,来者也回天乏术了。朕要在大明的第一个转折点就要扭转乾坤。”

  “是<烧饼歌>中’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的年代吗?”

  朱元璋点点头:“皇帝被抓,已经是最差的局势了,也是大明无法洗刷的耻辱。来者即使对朝局不利,朕也宁折不弯。反之,则可能改变国家气运,国势日隆。”

  “如陛下所愿,妾先行一步。在永恒光明世界与小明王等候我大明皇帝陛下。”

  当月光如水铺满整个应天城时,一个女子在皇城的空旷处,默默的把自己的双手在胸前拢成火焰状,口中喃喃的诵吟着那些古老深邃的字节。她的周围出现了十个以她为圆心慢慢移动的影子,五个闪耀着圣洁的光辉,而另外五个则融入在夜色之中。女子忽然从怀中掏出一本散发着柔和光芒的经书,望上方抛去,这本书就此消失在虚空中,五个明影和五个暗影陡然加速以人类肉眼无法确定的速度两两互相追逐,然后彼此纠缠着奔往天际。当十个影子消失不见的时候,一道亮光似乎从女子的体内喷射而出,很快又变成无边的黑暗。女子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神色,随即诡异的一笑,在明暗的转换中消失的无影无踪。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所来兮何所终。

  远远的站在奉先殿前遥望的朱元璋并没有注意到这最后一幕,他沉默良久,望着侍立在一旁的太子朱标:”你都看到了?”朱标点了点头。“朕亲笔记录了《烧饼歌》及明教圣女韩绮献祭的来龙去脉,这份记录放在奉先殿牌匾后。我大明历任皇帝继位后,来此祭拜列祖列宗,方可观看这份记录。非皇帝观此记录者,视同谋逆,诛九族。”朱标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父皇励精图治,我大明必将千秋万代。”边说边偷瞄了一下朱元璋的脸色“儿臣以为不可不问苍生问鬼神!”朱元璋出乎意料的没有生气,只是摇了摇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怪力乱神,子所不语。这是朕的命令,你牢记就是。”在一阵令人窒息的无声后,朱标还是跪下磕头“儿臣遵旨。”朱元璋点了点头:”夜深了,早些休息吧。明天一早替朕传旨,陈友谅余孽意图刺杀刘伯温,命天策卫进驻刘府,日夜保护伯温的安全。”朱标身躯一震,却没有再说什么。

  刘基阴着脸回到自己的府宅,有生就有死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但是今天君臣之间的奏对,无异于在大家都为刚出生的婴儿出现而开心时,言之凿凿的预言这个新生命的死期。虽然是实话,说的人、听的人却都不会开心。在这个月明星稀之夜,刘基仍然一个人在观星台上仰望着星空。自亘古以来就在夜空中闪烁的那几颗星星,明灭之间仿佛在嘲笑渺小的人类,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又何必机关算尽?陷入沉思的刘基,忽然感到内城方向闪过强烈的光芒,转头望去却发现整个内城没有一丝光线,仿佛完全消失了一般。刘基定了定神,揉了揉眼睛,内城方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刘基刚刚松了口气,忽然想到了什么,掐指一算,大惊失色:“陛下,这是何苦来着。来者未必就是善者。”

  刘基的书房整夜都亮着灯。第二天一早,刘基把书童雨墨喊进书房,递过三个锦囊”不要问为什么。第一个锦囊是我现在赶你走的原因,你看过之后立即销毁,百岁寿诞之时口述于你三代后人;第二个锦囊是我想教给你的一些东西,你以后自己参悟吧;第三个锦囊,”刘基笑了笑“是留给你三代后人拆开的,你代存吧。”雨墨刚要开口发问,刘基大袖一挥“速去,迟则不及。”雨墨虽然十七八岁年纪,但已经和刘基在乱世闯荡多年,此时此刻也不犹豫,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拿起锦囊转身就走。刘基自言自语:“我妄泄天机,命不久矣。留你一脉,只望你三代后能够限制来者,让大明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皇帝被俘也是天命的一部分,其实并不可怕。朱重八,你顾虑太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呀!”

  目送雨墨离开,刘基终于松了一口气。天策卫如雷的蹄声在长街的尽头响起……

继续阅读:第一章 名将白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正统十四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