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名将白头
泰卦三爻2025-07-03 13:503,143

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一,雷家站。

  已是黄昏时分,这年的燕赵大地是如此的寒冷,英国公张辅呆呆的站在角楼上,雪白的胡须和鬓角上已经凝了一层霜。在他漫长的军事生涯中,拥有无数的辉煌和近乎传奇的回忆,而今,七十六岁的绝世名将就和一个普通的糟老头子没什么区别。名将白头,英雄迟暮。而他脚下的明军三大营营地一片混乱,已经丝毫不见当世第一强军的风采。眼下大军已经无粮,如果不是这个时代森严的等级制度约束和尽快过居庸关回到京畿的愿望支撑着,只怕早已崩盘。

  当时间凝固在血色的夕阳中,一阵有力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沉思。被岁月打磨的皱纹中一双黯淡浑浊的眼睛忽然爆出一丝精芒,张辅淡淡的转过身来,只见一个阔面重颐的大汉身披一身锁甲,两臂处却露出蟒袍的袖子,腰间的卡簧腰带的锁扣还没有合上,不禁微微皱了皱眉:“怎么?是要你成国公朱勇现在出兵殿后吗?”

  大汉仰天大笑:“你居然知道了。”待到笑声稍停,忽然正色一啸:“顾命大臣、英国公、光禄大夫、左柱国张辅大人你居然开始管事了。”

  张辅似乎没有听出朱勇话中的不满之意,而是焦急的问:“是也先的主力吗?他的位置在哪里?”

  朱勇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微微一晒:“不过三万人而已。”

  张辅摇了摇手:“如果人多就必胜的话,昔年陈逆友谅就不会坐拥百万大军而败于太祖。”

  这是一个沉重的无法继续讨论的话题,两人一时之间陷入沉默。张辅倒背着双手,来回踱了两步,忽然问道:“当初从京城出兵,他们可曾料到今天?”也就在一个月前,瓦剌也先寇边,宣府、大同告急。司礼监掌印王振拼命撺掇正统皇帝出兵立功,而害怕因此使司礼监势力更大的文渊阁大学士曹鼐拼命反对,压着兵部和户部的战备。但没有给养也难不倒王振,反正明军是内线作战,就地征粮就是了,要知道宣大作为京城的锁匙重地,朝廷是下了血本的。兵部在这一带直属的七大仓:新开口堡仓、张家口堡仓、西阳河堡仓、万全右卫仓、万全左卫仓、渡口堡仓、李信屯堡仓的粮食足可支撑五十万人半年之用。所以明军三大营只准备了两天就匆匆从北京出兵。令人没想到的是天子亲至,七大仓都没有供应出一粒粮食。

  朱勇惨然一笑:“不过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宣大已经烂透了,堂堂宣府总兵和大同王阿把巴乞儿称兄道弟,据说还有姻亲。整个宣大之间,鞑子来去如风,我们既无情报又无补给,反而成了客军,已经必败了。”说罢整了整衣冠“军中已经无粮,韩白之勇,非粮不战。我自问不如韩信、白起。只望我败亡后老哥能以大局为重站出来引领三大营返京。”

  张辅神色不变:“当年奉天靖难,讨伐交趾,比这困难的多的形势不是没见过,坚持下去总能扛过去。”

  朱勇沉默了一下,定了定神,对着张辅一拜:“老哥,拜托了。”随后转身大步流星走下角楼,一众人马卷起漫天的灰尘,很快消失在无边的旷野中。

  张辅眼中滑落一滴泪水,旋即自言自语:“惟真,一路走好,必不负所托。”

  当黑夜隐没了最后一缕阳光,张辅心中计议已定,一个可怕的猜测在他的心中始终挥之不去,他轻轻拍了拍手,一个黑影幽灵般的出现在身边,张辅问:“锦衣卫指挥佥事井濙嗣在哪里?”黑影并不回答,反问:“你终于去除心魔了吗?准备重新出山收拾局面?”

  张辅同样没有回答,而是回望着镇内的明军大营自言自语:“当年我错了吗?”

  明军大营的喧嚣已经渐渐归于平静,而镇中心的王家大院却依然灯火通明,因为大明正统皇帝朱祁镇御驾在此。在这样的秋夜里,他仍然穿着一件龙纹黄金盔甲,抱着一把天子剑坐在主屋的正中,但这做派并不能让人感觉到这个年轻的皇帝尚武善战,两只无神的眼睛总让人觉得他缺乏必要的安全感。他的下手左侧坐着司礼监掌印王振,这个无须的阉人,脸上已如白纸一般苍白。而右侧下首的大学士曹鼐一把美髯已经纠在一起,也不知道几天没有打理过了。大军师老无功从大同返程之时,文官集团和王振的矛盾达到了顶点,双方摩拳擦掌一路吵到了雷家站,这里距京师已不足百里,双方却偃旗息鼓了。不仅因为双方要为即将在京师展开的决战做准备,同时发现也先犹如野狼一般始终吊在大军身后。而没有粮食的明军已经没有回师一战的勇气,所有人都只想着尽快带回京师。

  朱祁镇挪了挪身子,不安的问:“成国公能挡得住也先的兵锋吗?”下首的两人面面相觑,都没发声。他们虽然不懂军事,但并不妨碍最基本的判断。朱勇带出去的兵骑在马上直晃荡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看着光景就算是徐达、常遇春复生也无法击败也先。朱祁镇痛苦的摇了摇头,有些腻味的看着下面的两个亲信,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呀。皇考朱瞻基不仅继承了盛世,更是给他留下了威名赫赫的顾命五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胡滢。九岁继位的朱祁镇虽然年幼却也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前三者是治国理政的贤臣,张辅是每战必胜的统帅,而胡滢则是无与伦比的情报专家。但随着逐渐的长大,朱祁镇开始有意冷落顾命大臣。事到临头却发现这两位进退失据。“他们和顾命大臣差的太远了,而我也不及皇考”朱祁镇的心里泛出这一丝明悟。忽然一个内侍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英国公张辅求见陛下。”

  下首两人也回过神来,要知道张辅虽然久不问事,但是兼具大明顶级勋贵、顾命大臣、当世第一名将三重身份的英国公足以左右双方的胜负。更可怕的是张辅已经多年闲散不再管事,今晚突然求见皇帝,必有极为严峻的情况发生。要知道宣德元年,当时宣宗的叔叔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第一时间派人联系在京的靖难战友张辅,张辅直接把说客绑起来交给了朝廷,此后无论什么样的惊涛骇浪,都以避嫌为由不再管事。

  当张辅自黑暗中走进主屋的时候,朱祁镇的眼里闪烁着光芒。自懂事起,他始终对张辅有好感,因为他不管事,不会端着顾名大臣的架子让自己不自在。一个做皇帝,一个做富贵闲人,互不干扰。而今在所有人彷徨无计的时候,张辅却适时出现了。

  但是张辅的第一句话就让朱祁镇如坠冰窟:“陛下,我们可能到不了居庸关。”

  “永乐七年,我朝分封瓦剌三王,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永乐九年,马哈木杀了鞑靼大汗,另立傀儡新汗,永乐十二年被太宗横扫。马哈木死后,其子脱欢继承了顺宁王位并在正统初年又杀另外两王,立黄金家族后裔脱脱不花为大汗,瓦剌重新崛起。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继承了脱欢的势力,而脱脱不花在瓦剌内部找到知院阿剌作为奥援,试图摆脱傀儡地位。瓦剌内部三足鼎立,现在跟在我们后面的只有也先,脱脱不花和阿剌在哪里?”

  曹鼐抹了抹胡须:“三方既然不和,想来另两家坐看我们和也先两败俱伤。”

  张辅点了点头:“如果也先没有和我们两败俱伤,那么他们会怎么做?”

  屋中另外三人齐齐变色,因为脱脱不花和阿剌绝对不会在蒙古草原等待双方决出最后的结果,一定会在附近某处等待也先和大明的对决。不管谁赢了,他们都会站在胜利者这边及时下注。而今这个局面,不问可知,他们会配合也先。预测不出这两支部队的动向,明军几乎陷入必死之局。

  王振急忙喊小宦官添灯油,挂地图。张辅定了定神一指地图,继续说道:“我军意图十分明显自大同沿长城以南,洋河以北奔居庸关入内长城。沿途道路崎岖,也先无法迂回,只能跟在我们身后,不大可能有决战的机会,最多只是小胜而已。但是如果有支部队把我们挡在居庸关外,则三大营休矣。”

  朱祁镇站了起来:“按照老国公的意思,他们会在哪里阻击我们?”

  “怀来!脱脱不花和阿剌要挡住几十万大军不会在野外阻击我们,而会选择一处城池,卡住要道。从这里到居庸关,只有怀来一座城池。”

  屋中忽然陷入一阵可怕的沉默中,良久,张辅向朱祁镇一行礼,随即转向王振:“派些斥候向东去瞧瞧吧。”王振默然的点了点头。

  四个人枯坐在屋子里,这个夜晚让人感觉份外的寒冷。大家与其说是在等斥候的回报,不如说是在等待自己的命运还有帝国的气数。光荣或者耻辱,生存或者死亡。

  天色渐渐发亮,忽然一阵脚步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气氛,兵部尚书邝埜直接冲进屋来:“陛下,成国公全军覆没于鹞儿岭。”

继续阅读:第二章 意外穿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正统十四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