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知道直升机空中射击精度不高,但是不断落在周围的弹头,还是给车上的人很大心理压力。
万一有一颗子弹瞎猫碰到死耗子,命中车辆关键位置,那么他们就只能跑步逃离了。如果弹头掉到人体上,肯定会被大口径子弹撕碎。
宾利被直升机搞起火来,调转枪口对着空中就是一个长点射。直升机离地面有五百米距离,等子弹飞到时,已经偏到了天际。
现在孙利他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钻进原始森林,和缅军进行游击战,原始森林可以抵消缅军的武器优势,而且在里面孙利他们的军事素质可以充分发挥。
密支那的东面北面是华国,既然缅军要对付自己,那么肯定知道自己是华国人,在这两面肯定布置有兵力等自己上钩。西面是印度,一个陌生而又混乱的国度,孙利也只能往这里逃了。
想的总是很简单,要想逃亡印度,他们还有很多路程要赶,而且最迫切的就是摆脱天上和后面的追兵。
直升机他们不在乎,从交战到现在已经半个多小时了,相信直升机的弹药和燃油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在过一会儿自己就会离开,只是不知道缅军会不会继续加派直升机支援。
至于后面的追兵,孙利几人还有心干掉。这次是意外作战,他们的武器全都是缴获的,在随后的作战中消耗的厉害,只能以战养战,在后面追兵那里补充物资了。
不过缅军怎么会再次上当呢,几辆军车始终保持合适间距,使用密集火力压制他们,根本没有下手机会。
直升机终于离开了,车上几人心情都放松了一些,就在此时科尔报告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车辆的燃油没有多少了,最多还能坚持三十公里。
虽然后面还有追兵,但是孙利掏出卫星电话继续联系起来,就在他想要继续联系国内时,汉斯来了电话。
汉斯告诉孙利,他可以带人逃往印度,也可以想办法进入孟加拉,这两个国家对西方国家的人还比较友好,不过孙利是明显的黄种人,在印度怕是不好行动。
还有一条就是找机会逃到孟加拉湾,可以安排人员在海上接应,这个方案是最好的,不过他们现在在内陆,离海岸线还有几百公里,就不要报有幻想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天边出现了红色的晚霞,穿过树林的公路视线已经很差了,孙利他们准备在这段时间解决追兵,同时尽可能补充物资。
车上的孙利、道达尔已经席勒,在转过一个弯道后先后跳下了飞驰的汽车。后面的追兵有三辆军车,车上都架设有机枪,每辆车上有五名军人,除了驾驶员和机枪手,还有三名机动兵力。
道达尔还是一支步枪和一具RPG,这是他们缴获的最后一枚火箭弹,是用来打掉最后一辆军车的。
席勒和孙利埋伏在道路另一边,他们将在战斗初期打掉两名机枪手。
这一系列安排语言描述感觉时间很长,实际上从三人跳车到做好射击准备,过程没有超出十秒钟。
追过来的三辆军车没有降低速度,他们也怕在弯道处有埋伏。不过袭击还是没有被躲开,一枚火箭弹拖着火焰飞向了车队。
“轰”的一声后,最后的那辆军车被火箭弹炸开了车头,整个车身在冲击力下翻了身。
孙利和席勒不顾爆炸产生的弹片还未完全落地,就举起了手里的步枪开始射击。
前车的机枪手被孙利一个点射击毙,但是第二辆的机枪手,席勒失手了。
这名机枪手经验丰富,在后车遇袭后就做好了准备,没有冒然观察周围形式,而是伏下身体藏到了护板后方。席勒的瞄准目标很小,加上他对于机械瞄准不熟悉,以至于没有首弹命中。
形式马上就调转了,第二辆车的机枪手开始调转枪口,朝着孙利两人躲藏的地方瞄准。
就在此时马路上传来了引擎声,科尔驾车回来了,宾利使用机枪对着敌人车队扫射,那名敌人的机枪手这次没有逃脱,两发重机枪子弹穿进上身,在军车上留下来两条腿。
三个方向都有子弹袭来,而后路又被堵死,残余的缅军士兵很快就被歼灭,孙利他们快速打扫战场,更换了一辆油料充足的车后,快速想着远处逃离。
这次伏击让他们补充了一批子弹,步枪和机枪子弹足够消耗短时间,最让他们高兴的是补充了三发火箭弹,还在军车上找到了几枚阔剑地雷和一些压缩干粮。
乐极生悲,这是孙利他们最好的现实写照。
就在他们顺着公里向前奔驰时,前方出现了一个哨卡,一辆装甲车和十几名缅军出现,在他们还来不及躲避时,装甲车的机关炮就如雨点般袭来。
车上的五人朝着两侧亡命扑出,军车在机关炮中变成了废铁,爆炸的车辆和炮弹碎片,让五人遍体鳞伤。
孙利感到后背被重击了一下,胸口一蒙喉管发甜,一口鲜血吐出了来,眼睛发黑脑袋发晕。科尔运气很好,扑到了一颗树干后面,仅仅是被碎片划破了手臂。
宾利个子最大,受到打击的面积也最多,屁股上插了一块弹片,头皮被削掉小块。席勒最可怜,直接被冲击力撞到了树干,当场晕了过去。
道达尔这个小队长,不愧是军事素质最好的,不但顺利的躲到了树林,并且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时,一发火箭弹就朝着装甲车飞去。
装甲车发动机一直运转着,火箭弹发出时驾驶员就开始机动躲避,不过距离太近,火箭弹最终还是击中了装甲车的尾部,整个后半截车厢扭成了麻花,车内的人员也失去了动静。
装甲车爆炸的碎片,同时也伤害了周围的缅军士兵,但是士兵的战斗意志非常顽强,对于伤亡的同伴没有多看一眼,而是对着孙利他们这边疯狂开火。
倒地的几人被密集火力压制在道路两旁,孙利在吐出嘴里的血后,那股难受劲得到了缓解,赶紧匍匐向树林深处前进。
道达尔发射了火箭弹后,扔掉火箭筒举起了步枪,就在他半跪着准备射击时,一发子弹击中了胸前,强大的冲击力让他直接倒向了后方。
地面上趴着的孙利听到了SVD特有的响声,这些糟糕了,缅军还安排有狙击手,如此情况下他们凶多吉少了。
“嘘”身旁传来轻微声音,孙利转头望去,躲在树干后的科尔做了几个手势。
‘敌人狙击手在十一点方位,离缅军士兵不远。’这是孙利对科尔手势的理解。
跳车时步枪没有拿,万幸G3狙击步枪是挂在胸前的,所以孙利现在不至于没有反抗力。
宾利这个大个子遭受了非常多火力压制。谁叫他体积最大呢,这会儿死死的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席勒从短暂晕厥中苏醒,躲在树干后使劲摇着脑袋,被打晕了和很丢脸,但没有其他伤就非常幸运了,何况随身还带了一支MP5冲锋枪,虽然在丛林战时小口径子弹穿透力不行,那也总比拿支小手枪好的多。
孙利终于离开了敌人火力封锁区,赶紧起身寻找射击点,有密集火力和狙击手的压制,相信缅军很快就会展开直接进攻,留给己方的时间不多了。
丛林的遮蔽物太多了,孙利背起步枪开始向一颗树冠爬去,虽然这样做很危险,一旦缅军发现他的位置,只需要一同扫射就完蛋了,但是不冒这个险,他们也会被围上来的缅军干掉。
爬到靠近树冠的地方后,孙利找了一根较粗的树枝骑上去,G3的枪口从茂密的树枝中穿过,瞄准镜里出现了敌人的画面。
目前的缅军人数更多了,看来是有增援赶到。后半部分被摧毁的装甲车,这会儿有上去了一名士兵,正使用机关炮朝着这边扫射,在旁边还有两挺机枪在射击。
孙利看到如此场景,都有心放弃行动了,一门机关炮还有两挺机枪,怎么可能在短时间把他们都打掉,只要有一具武器扫射过来,他就只能去见上帝了。
心底的纠结仅仅是瞬间,作为一名战士,怎么可能因为危险就放弃行动。
机关炮在中间,机枪分列与两边,右边的机枪在孙利这一方,离机关炮有三米的距离。左边的机枪离机关炮有七米,装甲车还对他的射界有阻碍。
先打机关炮在打掉右边的机枪,左边的机枪孙利赌他无法第一时间准确命中这里,只要有三秒钟选择就多了,是打是逃都无所谓。
机关炮是单人操作,从孙利这里瞄过去,敌人的脑袋完全暴露在护板外,一枪毙命轻轻松松,难的就是随后对右侧机枪手的打击。
三米的距离在瞄准镜内,不到一个刻度,但是要想在击毙机关炮手后,迅速调转枪口瞄准机枪手,可不是想象中移动一下枪口就了事了。
首先要克服气息紊乱,射手瞄准时会可以屏住呼吸,射出子弹后会开始大口吸气,造成短时间气息紊乱,这时候要想再次精确瞄准,难道不是一般大。
第二就是要克服敌人带来的威胁,在射出子弹后,肯定会暴露位置,这时使用步枪的敌人会首先攻击,孙利必须对攻击的敌人视而不见,克服心里压力,继续射杀机枪手。
机关炮手摆动着炮管,看着对面不断爆开,脸上露出残忍的笑容。
“啪”的一声后,机关炮手的脑袋爆开,看到机关炮停止了,旁边的几名缅军转头看向了孙利这边,一名军官指了一下,然后三名士兵开始朝这边射击。
周围的树枝被打的噼里啪啦的,已经完全进入射击状态的孙利毫不畏惧,开始移动枪口对着机枪手,紊乱的呼吸让他的枪口不断晃动,快速找到枪口移动规律,迅速瞄准机枪手射击。
打掉机关炮和右侧机枪手只用了四秒,这时左侧的机枪手开始调转枪口,不过装甲车阻碍了他的射界,这名士兵提起机枪向前移动,企图找到一个理想位置。
就在孙利瞄向移动机枪手时,被压制的同伴们发现敌人火力下降厉害,赶紧抓住机会还击。
席勒的MP5发挥了射速快后坐力小的优势,对着几名靠近的缅军一通扫射,当场击倒了几人,其余士兵赶紧向后撤离。
宾利在发觉落下的子弹减少后,马上向树林窜去,同时取下后背的一支霰弹枪,朝着敌人方向靠近。
被狙击步枪击中的道达尔,看着卡在弹匣上的弹头,赶紧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架,嘴里念着感谢上帝的话语,手里的步枪对着那名移动的机枪手开了火。
科尔一直充当驾驶员,逃命的时候没有携带武器,仅有腰间的一支手枪,这会儿也没有干等着,而是拿着枪钻进了树林,向着敌人那边靠近。
看到那名机枪手被同伴打倒,孙利从树枝上直接朝地上落下,这个位置他已经呆了十来秒,相信敌人的狙击手早已在找机会狙杀他,至今没有开枪应该是茂密树枝原因。
从十米高的敌人向地面自由落体,没有很强勇气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感到身体不断的打在树枝上,孙利觉得浑身都散架一般,在离地面三米距离,后背撞在一根手臂粗的藤蔓后,身体加速冲向地面,落地后嘴里再次喷出一口鲜血。
对于连续吐出两口血,孙利并没有放在心上,撞击让内腑震动出血很正常,能够从口中吐出反而是好事,起码这些血不会堆积在体内变质感染。
在地上躺了十几秒后,孙利艰难的站起来继续寻找位置,缅军狙击手现在是他主要目标。
被打掉的机枪手会被其他人补充,但这期间给同伴创造了反击时机,只要抓住这短暂机会,就能够展开队形,无论是攻是守,对他们目前局势都是缓解。
大个子宾利速度很快,已经来到了敌人左侧四十多米的距离,长年的作战让他直觉非常敏感,刚刚跨国一根躺在地上的断木,就感到毛骨悚然,毫不犹豫扑向了前方。
“啪!”
在宾利离开的位置,一发子弹击中了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