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先是一愣,随后说道:"他的事我也听说过,至于为什么还活着,我就不知道了。"
李云飞眉头微皱:"那么,新任水师提督是谁?"
"尚未正式任命,但多半是刘志远,此人对你们的海上联盟,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朝廷派你来,究竟有何目的?"李云飞单刀直入,索性敞开了问。
赵明深吸一口气:"实不相瞒,朝廷内有一派重臣主张招安李船长,借你之力抗击荷兰人和倭寇。近年来,海防形势日趋严峻,水师腐败无能,朝廷急需像李船长这样的能人异士。"
"哈哈哈——"
李云飞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几分嘲讽:
"有趣,当真有趣!我等被官府视为海寇,如今却要被招安?赵大人,这玩笑可开大了!"
赵明面不改色:"李船长莫要误会。你们打败抗荷兰人,证明了你的实力和智谋。朝廷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有招安之意。"
"招安?"李云飞冷笑,"朝廷是要我等当炮灰吧?"
"李船长此言差矣,招安后,你们不再是朝廷眼中的'海寇',而是大明水师的生力军。这对联盟的发展,难道不是一大助力?"
李云飞陷入沉思,朝廷的招安确实机遇与风险并存。
一方面,官方的认可和支持能让联盟不再东躲西藏;
另一方面,朝廷向来多变,今日招安,明日可能就会翻脸不认人。
"赵大人,"李云飞思索一会儿,最终开口,
"此事关乎重大,我需与联盟众人商议。朝廷能给我等多长时间考虑?"
赵明点头,"那是自然,朝廷愿给李船长一月时间。一月后,我会再来,听取你的决定。"
两人又详谈了一些细节,包括朝廷可能提供的支持,和对李云飞的期望。
谈话结束时,已是三更时分。
赵明婉拒了李云飞留宿的好意,表示需即刻返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张大力护送赵明回到小船,确保他安全离开。
待张大力回来时,李云飞已召集了林倩倩和铁柱等核心成员,准备商议对策。
"朝廷密使?"
林倩倩很是惊讶,一双杏眼瞪得溜圆,"他们要招安咱们?"
李云飞点点头,将赵明带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转述给众人。
铁柱最先表态:“这是好机会。如果得到朝廷支持,咱们可光明正大对抗荷兰,还可获得物资援助。”
"呸!"张大力啐了一口,满脸不屑:
"我不信那帮人!平日里对百姓视若无睹,如今遇到麻烦,就想起我们这些'海寇'了?一旦接受招安,咱们就会成为朝廷的棋子,任人摆布!"
"我同意大力的看法,"
林倩倩柳眉微蹙,"朝廷向来反复无常,今日招安,明日翻脸。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联盟,不能交出话语权。"
"可朝廷的支持对我们确有好处啊,"
另一位船长插嘴道,"至少名义上,我们不再是'海寇',这对联盟的壮大很有帮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李云飞却始终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但不表态。
"大哥,你怎么看?"张大力终于忍不住问道。
李云飞沉吟片刻:"朝廷招安,确实是机遇危险并存。我们需要更多消息,才能做出决断。"
他转向林倩倩:"倩倩,你能通过你的渠道,查一查这位赵大人的底细吗?我想知道他代表的究竟是哪一派,以及朝廷对我们的真实态度。"
林倩倩点头:"我这就派人联系家父旧部,请他帮忙查探。"
"大力,你负责加强渔村的防务,尤其要盯紧可疑人物。朝廷多半会派人暗中观察我们。"
"放心吧,大哥!"张大力拍着胸脯保证。
"铁柱,请加紧火器打造和改良。无论最终作何决定,实力才是根本。"
铁柱摸了摸下巴:"我这就带人加紧赶工,争取一月内打造出新一批火炮来!"
众人散去后,李云飞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漆黑的海面,思绪万千。
"倘若能借朝廷之力,壮大联盟,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不过,他不想让联盟成为任何人的棋子。
天刚蒙蒙亮,晨曦未至,李云飞的住所外便传来一阵脚步声。
"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晨间的宁静。
李云飞眉头微皱,披衣而起。
昨夜与朝廷密使会面之事,本是极为机密,却不知为何,心中总有一丝不安萦绕。
门外,竟是郑一川。
这位"海上义军"的领袖,一身粗布短衫,腰间别着一把短刀,神色透着几分不同寻常的凝重。
"李船长,"郑一川目光如炬,直视李云飞,"可有雅兴同我喝杯晨茶?"
李云飞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侧身让出门口:
"郑将军大驾光临,自是蓬荐生辉。快请进。"
茶案前,两人相对而坐。郑一川接过茶碗,却未急着品茶,而是轻描淡写地开口:
"李船长,近来可有听闻什么风声?"
李云飞心中警铃大作,这老狐狸,莫非已经察觉了什么?
"风声?不知郑将军指的是何种风声?"李云飞故作糊涂。
郑一川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听闻最近沿海一带,朝廷官员活动频繁。不知道这风向变化,会否影响我等的联盟大计?"
这话看似随口一问,却字字如刀,直指核心。
李云飞心头一震,却面不改色:"哦?我倒是没听说这等事。"
他端起茶碗,慢悠悠地啜了一口,
"不过,就算有人来访,又与我等何干?咱们不过是些商贾,做着本分生意,何须畏惧官府?"
"哈哈哈——"
郑一川突然大笑,眼神中却透着几分锐利,"李船长说得极是。"
笑声停止后,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云飞一眼:
"这朝廷的态度,对我等还是有几分影响的。若他们支持咱们对抗荷兰人,自是天赐良机;若他们从中作梗,怕是要多添几分波澜。"
李云飞眼中精光一闪,决定试探郑一川与朝廷的真实关系:
"郑将军昔年也曾混迹官场,对朝堂之事了如指掌。不知郑将军如何看待朝廷对海防的态度?"
此话一出,茶室内的气氛陡然凝重。
郑一川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眉头紧锁,似在思量如何作答。
"朝廷......"他停顿了一下,手指轻敲茶案,
"朝廷内部派系如蛛网,错综复杂。有人真心为国,有人只顾私囊。对海防一事,更是争论不休。有人视海防为国之重器,愿倾力支持;有人却只顾陆防,将海事视作末节。"
说到这,郑一川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声音也低沉了几分:
"我当年弃官而去,正是因那些只顾自身富贵的蛀虫!他们中饱私囊,克扣军饷,致使水师战力不堪,终酿大祸!"
李云飞心中暗暗记下,郑一川谈及朝廷时,语气中既有愤恨,又有无奈,甚至还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眷恋。
这老狐狸与朝廷的关系,果然扑朔迷离,非同寻常。
"那么,"李云飞目光如炬,直视郑一川,
"若是朝廷派人来招安我等,郑将军以为,咱们应该答应,还是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