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我们还有多少军队在非洲?”
“不到两万人,大人。”国防大臣报告,“而且都在肯尼亚镇压茅茅运动,抽调不出多余人手。”
“那……那我们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艾登叹了口气,“谈判。承认加纳独立,保住我们的经济利益。”
艾德礼闭上眼睛。
这意味着,日不落帝国的太阳,又落下了一块。
加纳独立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非洲大陆。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卡斯巴区。
法国外籍军团上尉雅克·马修带着一个排,在狭窄的巷子里巡逻。
“该死的地方,到处都是叛军。”
旁边的士兵端着MAS-36步枪,紧张地看着两边的房子。这是法兰西军队的制式步枪,栓动式,打一发拉一下枪栓。
“上尉,前面好像有动静。”
马修举起手,示意停止前进。
就在这时,一扇门突然打开。本·贝拉端着一把54式冲锋枪,冲了出来。
“为了阿尔及利亚!”
“哒哒哒哒——”密集的枪声在巷子里炸开。
马修还没反应过来,身边的士兵已经倒下了三个。
“卧倒!还击!”他大喊。
但来不及了。民族革命家的战士,从四面八方涌出来。每个人手里,都是清一色的半自动步枪或冲锋枪。
法国士兵拼命拉枪栓,但射速根本跟不上。
一发,两发,三发……而对面,是每秒十发。
三分钟后,战斗结束。
法兰西外籍军团一个排,十二个人,全军覆没。
马修捂着胸口,倒在血泊里。他看着本·贝拉手里的冲锋枪,眼里全是不可置信。
“这……这些武器……哪来的……”
本·贝拉没回答。
他只是从马修身上搜出了一张地图,还有一个钱包。钱包里,有马修妻子和孩子的照片。
本·贝拉看了一眼,塞回了马修的口袋。
“回家吧,法国人。这里不是你的家。”
一个月后。
巴黎,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勒内·科蒂脸色苍白,手里拿着一份战损报告。
“六月,阵亡三百一十二人。”
“七月,阵亡四百五十七人。”
“八月,阵亡六百二十一人。”
他抬起头,看着国防部长皮埃尔·吉约马。
“该死,这才三个月,我们已经损失了一千四百人!”
“总统先生……”吉约马擦了擦额头的汗,“叛军的武器装备,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
“我们的情报人员,从战场上回收了一些样品。”
他打开一个箱子。
里面,是一支崭新的56式半自动步枪。
“这是东海联盟的制式装备,射速是我们MAS-36的五倍。可靠性更高,后坐力更小,训练周期更短。”
“更要命的是……”他顿了顿,“我们的情报显示,叛军手里至少有两万支这种步枪。”
“还有迫击炮、火箭筒、地雷……”
科蒂瘫坐在椅子上。
“两万支……东海联盟这是要把阿尔及利亚变成第二个越南吗?”
“不止阿尔及利亚。”外交部长克里斯蒂安·皮诺插话,“我们的情报显示,东海联盟正在埃及、利比亚训练非洲革命军。”
“受训人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喀麦隆、马里、几内亚、坦桑尼亚……”
“他们学习游击战术、爆破技术、政治动员……三个月后,这些人会回到各自的国家,发动独立战争。”
科蒂闭上眼睛。
“我们……我们还能守住多久?”
“最多两年。”吉约马苦笑,“如果东海联盟继续加大援助力度,可能连一年都守不住。”
“那……”科蒂睁开眼,“给伦敦打电话。告诉艾德礼,该联手了。”
与此同时,开罗,苏伊士运河管理局。
纳赛尔坐在会议桌前,面前摆着一份财务报表。
“第二季度,运河通行费收入一千五百万美元。”
埃及籍的财务主管——从东海联盟技术学校毕业的阿里·法赫米,正在汇报。
“按照协议,其中30%,也就是四百五十万美元,注入非洲发展基金。”
“第一批资金已经拨付。”
“加纳,一百万美元,用于修建三所技术学校和一座小型炼钢厂。”
“几内亚,八十万美元,用于购买农业机械和化肥。”
“阿尔及利亚民族革命军,两百万美元,用于......用于医疗和人道主义援助。”
纳赛尔笑了。
“医疗?”
“是的,总统先生。医疗。”法赫米也笑了。
两人都知道,那两百万美元买的不是药品,是武器。
“法国人抗议了吗?”纳赛尔问。
“抗议了。”法赫米递过来一份外交照会,“他们说我们资助恐怖主义,威胁要在联合国制裁我们。”
“让他们去。”纳赛尔站起来,走到窗边。
窗外,一艘艘巨轮在运河里穿行。有美利坚的,有苏维埃的,有东海联盟的。唯独没有不列颠和法兰西的。
“告诉巴黎,埃及支持一切非洲人民的正义斗争。”
“如果他们不服气,可以像两年前那样,派军队过来试试。”
他顿了顿。
“顺便提醒他们,上次他们的伞兵,是被谁赶下海的?”
法赫米笑了。
他想起了苏伊士运河危机。
英法联军空降塞得港,想强行夺回运河控制权。结果,东海联盟的舰队突然出现在地中海。
舰队司令给英法联军发了封电报,只有一句话:“立刻撤退,否则开火。”
英法联军撤了,灰溜溜地撤了。
从那以后,苏伊士运河就是东海联盟和埃及共管。
运河的利润,源源不断地流进埃及国库。而纳赛尔,用这笔钱,在全非洲撒下革命的火种。
巴达维亚,东海联盟总部。
李云飞站在巨大的非洲地图前。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标注着东海联盟在非洲的布局。
学校、医院、工厂、训练营……
还有一条条红线,连接着各个独立运动组织。
“统帅,法兰西和不列颠在巴黎发表联合声明,指责我们是新帝国主义。”情报官汇报。
“让他们说。”李云飞头也不抬。
“他们还说,要在联合国提案,制裁我们对非洲的军事干涉。”
“能通过吗?”
“通不过。”情报官摇头,“美利坚已经表态,不会支持这种开历史倒车的提案。”
李云飞笑了,美国人精明得很。
他们知道,殖民体系崩溃,对美利坚有利。
英法的殖民地独立了,这些新国家需要贷款、需要技术、需要市场。而美利坚,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
当然,前提是东海联盟别把这些国家全拿走。
“美国人的条件是什么?”李云飞问。
“他们希望……在非洲问题上,我们保持克制。不要搞独占,给他们留点利润空间。”
“可以。”李云飞点头,“告诉华盛顿,我们不要殖民地,只要朋友。”
“非洲有五十多个国家,我们吃不下,也不想吃。”
他顿了顿。
“但规矩,得我们一起定。”
情报官记下了。
“还有一件事。”李云飞转过身,“联合国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顾钧大使已经准备好了发言稿。”
“证据呢?”
“都收集齐了。”情报官递过来一个档案袋,
“过去一百年,英法在非洲的罪行。殖民记录、掠夺清单、奴隶贸易数据……还有照片,三百多张。”
李云飞打开档案袋,抽出几张照片,看了很久。
“这些照片,都是真的?”
“都是真的。”情报官说,“大部分是从西方国家自己的档案馆里找到的。还有一些,是我们的记者在非洲实地拍摄的。”
李云飞把照片放回去。
“很好。告诉顾钧,这次在联合国,不要客气。该撕破脸,就撕破脸。”
“我倒要看看,那些口口声声文明的国家,怎么解释这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