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帝国的黄昏
花若惜2025-11-11 09:362,596

  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会议厅。

  顾钧站在发言席上,身后是巨大的联合国会徽。

  他面前坐着常任理事国的代表。还有十几个非常任理事国,以及旁听席上挤满了各国记者。

  “今天,我们讨论的议题,是关于殖民地人民自决权的提案。”

  “在讨论之前,我想先问在座的各位一个问题。什么是文明?”

  英国代表格拉德温·杰布抬起头,冷笑一声。

  “顾先生,您不会是想给我们上课吧?”

  “不。”顾钧摇头,“我只是想,让在座的各位看看,某些国家口中的文明,到底是什么样子?”

  他打了个手势,工作人员推过来一台投影仪。

  幕布上,出现了第一张照片。

  那是一座小山,少说也有几百人。

  会议厅里,响起了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是1890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自由邦的橡胶配额制。当地人如果完不成橡胶采集任务,就会被处理掉。”

  “根据统计,在利奥波德二世统治的二十三年里,刚果有一千万人死亡。”

  他换了一张照片。

  这次是一个村庄,整个村庄都在燃烧,地上躺满了人。

  “这是1954年,法国军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清剿行动。”

  “他们怀疑这个村庄支持民族革命军,于是包围村庄,开枪射击,然后放火。三百二十七人,无一幸免。”

  又一张照片。

  一群土著人,脖子上套着铁链,排成一列。监工举着鞭子,站在旁边。

  “这是1920年,英国在肯尼亚的劳工营。”

  “当地人被强制征用,修建铁路和种植园。每天工作十六小时,吃不饱,穿不暖。死亡率超过30%。”

  一张又一张照片,在幕布上闪过。会议厅里,陷入沉默。

  许多旁听席上的记者,脸色发白。有的捂住了嘴,有的闭上了眼睛。

  英国代表格拉德温·杰布猛地站起来。

  “我抗议!”

  “顾先生,您这是在混淆视听!这些照片,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您伪造的?”

  顾钧看着他,没有任何表情。

  “杰布先生,这些照片,全部来自您的国家。”

  “什么?”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档案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殖民地档案室。”

  “比利时外交部历史文献中心。”

  “每一张照片,都有档案编号,都有拍摄者姓名,都有时间地点。”

  “如果您怀疑真实性,我可以把原始档案都调出来,当众核对。”

  杰布的脸涨得通红,张了张嘴,一句也说不出。

  法国代表阿曼·贝拉尔也站了起来。

  “就算照片是真的,那也是历史!是过去的事,我们现在已经文明了!”

  “是吗?”顾钧笑了。

  他拿出一份文件。

  “这是今年八月,法国外籍军团在阿尔及利亚的战损报告。”

  “八月七日,奥兰省,法军炮击平民村庄。”

  “八月十四日,君士坦丁省,法军使用凝固汽油弹,烧毁三个村庄。”

  “八月二十二日,阿尔及尔,法军逮捕叛乱嫌疑人两千三百人。”

  “贝拉尔先生,这是历史,还是现在?”

  贝拉尔脸色惨白,一屁股坐了下去。

  顾钧扫视全场。“各位,殖民主义,不是历史。它现在,此时此刻,依然在发生。”

  “在阿尔及利亚,在肯尼亚,在安哥拉,在莫桑比克……”

  “它依然在掠夺,而我们,作为联合国,作为人类文明的代表,难道要对此视而不见吗?”

  他举起手里的提案。

  “东海联盟提议,联合国成立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制定时间表,在十年内,帮助所有殖民地实现独立!”

  “我们要让全世界知道——殖民主义的时代,结束了!”

  “哗——”

  旁听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些来自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记者和外交官,全都站了起来,拼命鼓掌。

  掌声持续了整整五分钟。

  投票开始。

  美利坚代表抬起手:“美利坚合众国,赞成。”

  苏联代表也举起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赞成。”

  英国代表和法国代表,脸色铁青,但最终还是举起了手。

  “……弃权。”

  他们不敢投反对票,因为全世界都在看着。

  如果他们投了反对票,那就等于公开承认——他们要继续殖民,继续掠夺。

  那样的话,他们在道义上就彻底破产了。

  提案,通过。

  一周后,巴黎,索邦大学。

  学生会主任让-保罗·萨特站在讲台上,身后挂着一条横幅:

  “停止在阿尔及利亚的战争!”

  台下,挤满了学生。

  “联合国已经通过了决议,全世界都在呼吁非殖民化!”

  “可我们的政府,还在阿尔及利亚烧毁村庄。他们用我们纳税人的钱,买凝固汽油弹,去烧毁村庄!”

  “这不是法兰西,这是耻辱!”

  “我们要和平,我们要正义!”

  “我们要法国政府立刻停止战争,让阿尔及利亚人民自由!”

  “停止战争!”

  “停止战争!”

  学生们高喊着口号,涌上街头。巴黎出动了防暴警察,但根本拦不住。

  学生越聚越多,一千,两千,五千,一万……

  他们堵住了香榭丽舍大街,堵住了塞纳河大桥,堵住了爱丽舍宫的大门。

  爱丽舍宫里。

  总统科蒂站在窗边,看着外面黑压压的人群,脸色苍白。

  “该死……该死……”

  国防部长吉约马在一旁。

  “总统先生,我们可以出动军队……”

  “你疯了吗?”科蒂打断他,“你想让法兰西变成第二个沙俄帝国吗?”

  “那……那我们怎么办?”

  科蒂沉默了很久。

  “给阿尔及尔发电报。让前线部队……停火。”

  “什么?”吉约马惊了,“停火?那我们之前的牺牲怎么办?”

  “牺牲?”科蒂苦笑,“我们已经牺牲了一千四百条命,换来的是什么?是全世界的唾骂,是国内的骚乱,是经济的崩溃。”

  “继续打下去,法兰西会被拖垮的。”

  他转过身,看着吉约马。

  “给伦敦打电话。告诉艾德礼,我们……我们准备谈了。”

  同一时间。纽约,时代广场。

  一家电影院门口,排起了长队。

  今天上映的,是一部纪录片——《东方之光》。这部片子,是东海联盟拍摄的,讲述联盟在非洲的援助项目。

  导演是联盟著名纪录片制作人,镜头朴实,没有任何煽情。

  但正因为朴实,所以震撼。

  影片开始。

  第一个镜头,是加纳的一片棉田。

  一望无际的棉花,在风中摇曳。

  联合收割机在田间轰鸣,一排排棉花被收割,打包,装车。

  旁白响起:

  “1956年,加纳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黄金海岸。当地人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种棉花,收成全靠天。”

  “1957年,加纳独立。东海联盟援助了一百台拖拉机,五十台联合收割机,还有两千吨化肥。”

  “现在,加纳的棉花产量,是独立前的三倍。”

  镜头切换。

  一个土著农民,站在收割机旁边,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我们把棉花卖给英国人,他们给我们玻璃珠子和廉价布料。”

  “现在我们卖给东方人,他们给我们拖拉机和化肥。”

  “我们自己种,自己收,自己卖。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第二个镜头,是几内亚的一所学校。

  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正在读课文。

  “我们是几内亚人……”

  “我们热爱和平,热爱劳动,热爱学习……”

  旁白:

  “1958年,几内亚宣布独立。法兰西撤走了所有援助,甚至拆掉了电话线和灯泡。”

  “他们说,没有法兰西,几内亚会饿死。”

  “但东海联盟来了。”

  “我们帮几内亚建了一百所小学,十所中学,还有一所技术学校。”

  “现在,几内亚的识字率,是独立前的五倍。”

继续阅读:第522章 一部纪录片,击溃两帝国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末海贼王:从荒岛逆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