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我要娶高门贵女
鸣奇2025-07-28 16:512,020

  曹操很高兴,曹祜却没有得意忘形。

  “大父,在我看来,凉州的问题,更多的是政治问题。

  自后汉以来,连年有人要求放弃凉州。这些年来,凉州内乱不休,人心动荡,破烂不堪,咱们费尽心思的拿下凉州,难道再走老路?

  凉州通联西域,南接益州,乃是交通要衢,核心之地。只有凉州安,国家才能安。而要想凉州安,当使人安。

  所以我建议大父,以朝廷的名义,征召整个凉州境内名士,要数十,上百,越多越好。将他们征入朝中,择优授职,让凉州上下看出朝廷的态度。

  唯有如此,才能使之归心。”

  一者是以官职收其心,二者是强干弱枝。

  曹操此时也平静下来。

  “凉州是有人才的。韦康手下有个叫杨义山(杨阜)的,他当时便劝我说,‘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如此可见,此人大局观无双。”

  曹操忧虑道:“他们若不来呢?”

  “那就一请,二请,三请。朝廷要拿出态度来,对于凉州,要抑胡虏,谋汉化,杀豪强,用名士,通商路,兴百业。朝廷要用心经营,真真正正地接纳凉州。”

  “我对凉州还不够用心吗?”

  曹操觉得曹祜此言有失偏颇了。为了拿下凉州,他花的心思可不少。

  “不够。”

  “为何?”

  曹操不觉皱眉。

  曹祜似乎今日胆子格外大,又道:“敢问大父,朝廷之中,除了贾文和,可有凉州籍贯的重臣?可有凉州籍上将?

  凉州人在朝中无人,凭何相信朝廷的诚意?

  朝廷不是一州一郡人的天下,应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曹操抬头看了曹祜一眼。

  仅仅一段时间不见,他都有些不适应曹祜了。

  “你在左冯翊,也是这般强势?”

  曹祜知道曹操的意思,他也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的语气太着急了,颇不恭敬,立刻说道:“大父,我哪敢啊,我在左冯翊,属于被人欺负的主。

  平时都是他们说,我只能听着,待所有人言尽,我才出面总结。”

  “真的如此?”

  “大父,我在左冯翊是一方之主,自然要平衡势力,做好调和,只有多听少说,才能少犯错误。

  可在大父面前,我是谋士,自然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至于说得是对还是错,反倒不重要,自有大父决断。”

  曹祜的行径使曹操有些惊叹,他不由得叹道:“孝武皇帝十八岁登基,开启新政,果然有些人的才能是天生的。”

  曹祜的锐气与才气,曹操都有些羡慕。

  “你所言有道理,我会安排此事。

  听说汉阳郡有姜、阎、任、赵四大姓,竟能跨郡拿人。这样的人物,怎么能留在凉州呢。

  至于你说得表示朝廷的决心,也是正理。

  之前韩、马等人作乱,便有人建议我,诛杀二贼家眷,以示朝廷决心。待渭南战后,又有人建议我,杀掉二贼家眷。

  我还想着马超小儿能够幡然醒悟,未曾对马腾动手。

  现在看来,此事不得不行了。”

  马腾在凉州时叛时降,杀了马腾,一点也不冤。可关键是马超尚在,留着马腾,未必不能发挥作用。

  而且马腾在羌人中影响力巨大,当前时候,不利于争取一些摇摆的羌胡。

  但曹祜也不敢多言。

  曹魏的规矩就是降而复叛者杀,所以曹魏的屠杀,除了早期在徐州,后期基本上都是针对胡人和叛军。

  曹祜还没有挑战国策的资格。

  再说子不教,父之过。马腾有马超这个好大儿,他不死谁死。

  “大父,马腾一家现在何处?”

  “俱羁在家中,严密看管。当时不知道与韩遂、马超一战能否得胜,想着万一有败,留下马腾也能做谈判筹码,因此未将其下狱。”

  “大父,我能去见一见马腾吗?”

  曹操不解道:“阿福,你是何意?”

  “大父,马腾纵横西北,也算是一代枭雄,眼看就要落幕,就让我去送一送他吧。”

  ······

  曹祜在铜雀台待了一上午,见到了来来去去的人与纷杂繁琐的事务。眼看曹操政务繁忙,他也不好多打扰,便起身告退。

  曹操亲自将曹祜送出大堂,随意地问道:“你祖母怎么样了?”

  “回大父,还在恢复中。她老人家年纪大了,身子骨本身也不好。”

  曹祜说着,轻叹了一口气。

  曹操也没说什么,安慰道:“你在邺城,多陪陪他。”

  “嗯!”

  “阿福,你今年十六了吧?”

  “还差几个月便整十六了。”

  “年纪不算大,但你作为重臣,也该成家了。有时候只有成了家,别人才会觉得你稳重。

  过上几日,我为你举办一场加冠礼,然后再为你选位淑女。”

  “皆听大父安排。”

  曹祜自知对于自己的婚姻没有决定权,所以也不挣扎。

  “你有何要求?”

  “大父选的,肯定是好的,只是我有一请。我希望大父选的人,出身越高越好。”

  “这是为何?”

  “大父,咱们家真正显赫,也不过三四代人,离着老牌的世家大族,尚有差距。世人贵出身,不管我承不承认,出身越高,越为人高看,出身越低,哪怕身居高位,也为人轻视。

  我曹家若想跻身世家大族之林,亦只能顺应规则。

  所以家中女君只能是高门女子,而不能是寒门庶人。

  前汉天子,好以贱人为妻,频频以歌伎、舞女为后,生出多少事端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不可不警。”

  曹操总觉得曹祜是在说他。

  曹操自从与丁氏和离,家中居长者,便是卞氏,而卞氏恰恰是出身倡家。

  “没想到阿福还是个在意出身的人?”

  “大父,其实我更相信,英雄莫问出处,大丈夫出身寒微,不是耻辱,可世道如此,人们的偏见亦如此,短时间很难纠正。既然如此,我为何要娶一个出身低的人,然后与世界对抗呢?”

  曹操笑道:“阿福放心吧,必使你如愿。”

继续阅读:第144章 虎落平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