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走后,刘封瞠目地看着陈震。
“陈公,法孝直的建议,实在是,实在是。”
刘封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神鬼难测,便是说得法正吧。
陈震并不喜欢刘封。
刘封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多立战功。但他同样偏狭执拗,性情桀骜,对待众人,并不礼敬,因此并不得荆州文武喜欢。
再加上刘备在多年不育之后,生下长子刘禅。刘禅今年已经九岁,渐成人。这刘封便被很多人当作了麻烦。
法正刚才提建议时,陈震还真用心考虑了这几条建议。
不得不说,法正的建议甚是打动陈震。真若是刺杀了曹祜,便能盘活全局。刘备不仅获得喘息之机,还能卷土重来。
至于刺杀之事能否成功,刘封勇力过人,曹祜却是个儒将,一旦机会得当,刺杀曹祜,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刺杀之后,不论成败,刘封肯定难以活命。
如此一来,刘备的继承人问题也得以解决,简直是两全其美。
陈震越想越觉得此事靠谱。
此时刘封相问,陈震便道:“大公子,法孝直之言,确实有些骇人听闻,但他说得有一点很对,以目前的局势,成都城守不住。
这里毕竟是益州治所,刘璋父子在此经营了三十年,人心不在我们这边。
现在已经秘密联系曹军,或者准备联系曹军的人,便不在少数。
真打起来,只怕是兵败如山倒。”
陈震叹了一口气。
刘封失落道:“真的没法守吗?”
“大公子,若是在江陵,若是在公安,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绝对可以守。可在成都,人心实在不在咱们这边。”
“那,那。”
“法孝直的中策,也不可行。曹军不可能通过谈判放咱们走的,哪怕毁掉成都城。所以,要想死中求活,也就只有,只有法孝直的上策了。”
刘封沉默了许久,方才问道:“此策有多大的可行性?”
“三成。”
“三成?”
“三成已经不少了。打仗本就要赌。项羽破釜沉舟是赌,韩信背水一战也是赌。此番主公入蜀,胜率最多也就两成,甚至更低。
可若是没有曹祜,已经赢了。
曹操老了,威胁不到主公了。可是曹祜还年轻,单论时间,没人能比得过他。
所以除掉曹祜,便能改变局势。
当然,大公子是主公的养子,没必要为了主公。”
陈震话音未落,刘封狠狠地拍了一下桌案。
“我是父亲的长子,是父亲钦定的长子。”
陈震之言,戳到了刘封的痛处。
刘封性格虽直,但他并不傻。他很清楚,随着弟弟刘禅年纪渐长,他这个大公子的位置,越来越不稳。
虽然他作为父亲的继承人已经十几年,可到底不是亲生儿子。
谁不想将自己的事业交给自己的亲生儿子。
刘封看着眼里,急在心里,却无计可施。
这一次,或许是个机会。
如果能刺杀了曹祜,虽然自己会死,但至少能够证明,自己这个大公子,并未辜负父亲的期望。
自己是为父亲而死的,堂堂正正的死的,而不是被父亲废黜的。
刘封抬头看向陈震道:“陈公,你说我若是死了,父亲会以我为骄傲吗?”
陈震心中一惊,看向刘封。
“大公子!”
“父亲会为我骄傲吗?”
“荆州上下,都会以大公子为骄傲的,包括主公。”
刘封突然笑了。
“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了。陈公,你去见曹祜,就说我向他投降,条件就是不得伤害我荆州将士。”
陈震听后,对着刘封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然后不发一言的离开。
“父亲,我也不知道此举是对还是错,但我会拼死一搏,我终会让你以我为骄傲的。”
刘封眼角已然湿润。
还记得初见父亲的那一日。
他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他第一次见父亲,是跟着舅父在樊城的宴会上。
宴间,随军厨役上菜时,不慎将肉块遗落在地,自己随手拣起,转身丢入口中。
父亲当时问自己,为何见到肉落到地上,不去灰沙,不责下人,随口吞食?
自己的回答是,身为将吏,应时时垂怜百姓,粒米片肉来之不易,弃之可惜;弃之可惜,士卒厨役,终日劳累,爱之有余,偶有过失,安忍叱斥。
也是这次见面,让父亲记住了自己。
后来,自己便被父亲收为养子。
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十几年来,自己跟着父亲身边,朝夕相处。在自己心中,自己虽非父亲亲生,可早已胜过亲生。
虽然二弟刘禅出生后,自己的地位不稳;虽然自己心中清楚,父亲是想立弟弟刘禅为继承人。
可于自己来说,那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父亲。
“父亲,我会用自己的生命,为你解决最大的麻烦。”
······
法正回到家中,孟达竟还未离开。
孟达心中没底,今日不得到法正实言相告,他绝对不会离开。
法正见状,也是无可奈何,只得将自己的筹谋,告诉了孟达。
孟达听后,舌桥不下,但又觉得不太靠谱。
“若是真刺杀了曹大将军,对左将军是有利无弊,可刺杀之人,肯定难以活命。可刘公仲(刘封)此人,并非那种愿意舍生取义的义烈之士。
左将军明摆着有换继承人的意思。
刘公仲心中不记恨左将军就不错了,真能够舍生取义?我不太相信。”
法正笑道:“你不了解咱们这位大公子,他啊,对左将军的感情,深着呢。而且这些日子,左将军为了更换继承人,多次表达了对大公子的不满。
大公子心中,憋着一股劲,想要向左将军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而这次刺杀大将军,就是机会。”
“他不怕死?”
“他啊,更怕得不到左将军的承认。”
法正心中也忍不住叹息,刘封只是一个想要得到父亲承认,却绝不会得到父亲承认的人。
正是因为法正了解刘封,才会出此策,若是换了旁人,他肯定不敢献这样的计策。
“子敬,给大将军送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