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汇报结束后,曹祜独留下了刘靖。
“文恭,我听说你和凉伯方,最近有了一些矛盾。看你刚才,似有话有说,却是没开口,可是为了此事。”
刘靖略一沉默,便道:“明公,确有此事。”
“可是职权上的矛盾?”
刘靖点点头。
“我和凉府君之间,非是意气之争,而是意见不同。双方主要争端,便在于修渠之事上。
我认为渭水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常阻塞漕运,便想以前汉漕渠为基础,重修一条新渠。
但凉府君认为,关中疲惫,尚需休养生息。渭河漕运,虽然不畅,但勉强可用。待国家安定之后,再修新渠,也是不晚。
而且。”
刘靖没再说。
“是不是凉伯方认为,他是京兆尹,你只是长安令,京兆典农校尉,一条贯穿京兆东西的大渠,哪怕要修,也是京兆尹的事,跟你没什么关系。”
“确实如此。”
曹祜为了制衡凉茂,给了刘靖极大的权力。
曹祜这个典农校尉,既能插手土地事,又能插手水利、徭役,更兼他还是州簿曹从事,其权力几乎不亚于凉茂。
这就惹得凉茂不满。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双方矛盾重重。
也并非故意针对,在凉茂看来,他是夺回本来就属于京兆尹的权力。
重修关中漕渠一事,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凉茂是决不能接受,这件事由刘靖来主导,那对他京兆尹的权威打击是致命的。
“文恭,你给我说说,你具体的规划。”
“明公应该清楚,渭水的漕运能力很低。虽然三郡每年,尽力清淤,可渭水河道浅且曲折,每每事倍功半。
前汉武皇帝时,也是因受困于渭水漕运,修建了关中漕渠。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漕渠始开。这条水渠长约三百里,紧邻渭水,由汉长安城西南分渭水向东北流,联通了关中数十条河流,至潼关西注入黄河。
漕渠修建之后,水运路程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从长安到潼关的运输,将大大缩减。
九年之后,武皇帝,又开掘昆明池,修昆明渠,连通漕运。
从东面而来的货物,可直达长安城外。”
曹祜点点头。
“如果要修渠,文恭准备将新渠修多宽,多深?”
“河宽六十步到八十步,连两侧堤坝,百步左右。水深一丈五到两丈五。”
曹祜笑道:“看来文恭对于修渠之事,早做了计划。”
“不瞒明公,我已三次勘测漕渠故道,并制作了河道图。”
“文恭,在我看来,单是疏浚漕渠故道,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长期利用。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修建的新渠横亘东西,将会横跨渭水南岸,七八条关中大河,到时文恭怎么解决新渠与这些河流的交汇问题。
这些河流,多从南向北流,上游地势本来就高,一旦遭遇洪涝,很可能会冲毁新渠。
第二,渭水泥沙巨大,你准备如何解决新渠的泥沙淤积问题?要年年清淤吗?如此会不会影响漕运。”
“大将军,关于第一条,我准备采用传统的‘横绝’技术解决与这些河流的穿越交汇问题,同时在渠道北侧设有泄洪排沙与灌溉的水闸。”
“何为横绝?”
“把河水拦腰截断,使其完全注入新渠中。具体做法是,在渠北岸的渠堤,用堆石头的方法加高加厚,河水就此被截断。如此一来,能极大地解决新渠水流不足的问题。
同时在堤北岸修一条退水渠,并设置多个泄洪、灌溉的水闸。
至于清淤,首先,在渠首设置排沙口,让清流入渠而泥沙归河。其次,深挖一部分河道,修建沉沙池。第三,制作清淤船,定期清理淤沙。”
曹祜听后直点头。
“文恭,你在水利之事上,不亚于昔日的李冰,郑国,王景啊。”
“我也是多看了父亲留下的一些笔迹。”
“刘公乃是真正的社稷之才。”
刘靖一家,三国第一水利世家。刘馥修了芍陂、茹陂、七门、吴塘等多处水利设施,刘靖、刘弘父子修了车箱渠,都是利国利民之事。
“文恭,把你想的,都说出来。你既然迫不及待地要修渠,所求的不仅仅是修一条水渠。”
“不瞒明公,我还建议,在渠口东处,即华阴境内,修建一大仓,作为进出关中的物资集散地。
同时我还想凿穿砥柱,使长安到洛阳的水路,能彻底畅通。”
黄河中最险的一段,便是三门峡。传说黄河之中有砥柱山,堵住了黄河东流之路,大禹治水时,凿宽了山两侧的河道,使河水分流而过,形成了三条泄水狭谷,这三条河谷分别叫神门、鬼门、人门,合称三门。鬼门居南,水流湍急,不可渡;神门居中,狭不容舟;仅有在北的人门可流船。
即使能行船,可此地有山石阻隔,河道又狭窄,河水至此,成急速的漩涡,河水流速加快。船只行到此处,船毁人亡之事,不可计数。
后来唐朝玄宗时期,没有办法,只能在三门山最险处开山十八里,以车载运,避开湍险。
而刘靖竟然想凿穿砥柱,简直是异想天开。
“你听听你在说些什么?”
曹祜着实让刘靖的想法给惊到了。
“砥柱在急湍的大河之中,你竟然要凿毁他,你有没有想过,此事若真的可行,千百年来,为何没有人去做?”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不是明公常说的话吗?
只要去做,就有成功的可能,不去做,则绝无成功的可能。
前人没有做成的事,未必我们今人便不能做。”
曹祜一愣。
这种话,应该是自己说才对。他作为一个后世人,什么时候成了一个保守派。他给这个时代带来的,应该是开拓进取的精神。
砥柱确实不容易摧毁,可若是容易,又指望他曹祜做什么?
他是那个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曹祜,是那个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曹祜,什么时候连想都不敢想了。
不就是摧毁砥柱吗?去做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