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雄雄野心
鸣奇2025-07-28 16:282,033

  曹祜与众人聊到四更天,方才兴进结束。

  怪不得中老年人喜欢聚在一起吹牛打屁,这种场面下的主讲人,众人瞩目,挥斥方遒,确实酣畅痛快。

  不过曹祜高兴了,高柔等人却极为害怕。曹祜若是让这些邪门歪道所迷惑,走上了岔路,那就麻烦了。

  因此宴席结束,高柔甚至顾不得时已天晚,便请求单独召见。

  曹祜知道高柔来意,直接问道:“文惠是为今晚之事?”

  高柔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将军今日所言,实非大道。淫祠巫道,实害人不浅,还请将军察之。”

  曹祜笑道:“我从不信这些东西,从前是,以后也是。”

  “那将军今日?”

  “文惠,我问你,武皇帝时,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我问你,武皇帝真的相信儒家吗?”

  高柔一时不能回答。

  “不过是种手段而已。

  文惠,你我可以学习儒家大道,可普通百姓呢,没有读过书的人呢?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普通人。

  儒教,注定只能走上层路线。

  我们有君子之道,明晓礼仪、道义,有着自己的准则和追求,可是普通百姓呢?他们也有精神需求,也需要精神的寄托。

  而满足这个需求的是什么?难道是儒家大道吗?

  不是,是宗教。

  有的人生在王侯之家,有的人生来便是黔首布衣,前者锦衣玉食,挥金如土,而后者呢?家徒四壁,啼饥号寒。

  后者甘心吗?

  社会有秩序和暴力约束后者,可秩序和暴力不是万能的。当他们对现状无法忍受时,就会奋起反抗。秦朝就是一个例子。

  宗教的出现,缓解了双方的矛盾。

  因为宗教告诉他们,这一世忍让,下一世就能像他们羡慕的那些人一样,过富贵生活。

  对于那些底层人来说,这就是希望。”

  “这怎么可能,谁见过下一世?”

  “可也没人能证明没有下一世。

  文惠,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证明此事对错,而是想告诉你,宗教对于普通百姓的重要性。

  我华夏一族,早在上古时期,便有巫者,其实这就是一种信仰。

  只是几千年来,百姓信仰繁杂,淫祠野祭数不胜数。单从数量和规模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好事是因为,繁杂的淫祠野祭使得每一种信仰规模都不大,不会威胁到国家权力。

  可坏事就是,这些淫祠野祭,毫无战斗力。对上外来的正规化宗教,会被迅速冲的七零八落。

  而这些外来宗教,会在极短地时间内,在我大汉攻城略地,统治普通百姓的思想。

  就说西来的浮屠教。

  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已在各地泛滥。

  咱们的习俗,也受其影响。

  文惠,你知道元宵节为什么观灯吗?

  明皇帝时,浮屠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明皇帝便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陀,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表佛法大明,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

  所以信仰这张纸,你不去书写,别人就会涂抹。待别人涂抹后,就再也没有你落笔的机会了。

  说这些,非是我要建立道教的主要目的。

  我之所以要将五斗米道,改组为道家,乃是为了外扩。

  上古之时,我华夏族所居之处,不过中原一隅之地,东有东夷,西有西戎,南有南蛮,北有北狄。

  之所以能有今日之万里疆土,皆是前辈们奋进开拓的结果。

  而我们,也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本上睡觉。

  我们必须要为我们的子孙,开拓更广袤、更富饶的土地,以扩大他们的生存空间。

  而这件事,除了铁骑,还有汉文化和宗教。

  利用铁骑,让异族臣服于我;利用宗教,让他们接受我们的统治;最后利用汉文化,彻底将异族给消融。”

  高柔听后,一时瞠目结舌,他万想不到,曹祜竟然有这么大的野心。

  他一直知道,曹祜所图甚大,可今日之事,超出了他的想象。

  高柔久久未曾回神。

  “将军,我大汉有万里山河,富有四海。”

  高柔话未说完,曹祜打断道:“华夏虽大,可子孙后代,永远都会缺少生存空间。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缓解这个问题。”

  “将军,宗教这个东西,一旦坐大,很容易反噬。

  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所以才有黄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所以我要在中央设置专门的宗教管理机构,道士的度牒,只能由朝廷发放。后续我还会制定道观限田、限业,道士限产等律法,最大程度地减少这种反噬。

  而其他的,只能留给后人处置。”

  高柔沉默许久。

  他很不支持曹祜的做法,可作为一个谋士,他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完善曹祜的想法,规避可能的问题。

  “将军若一意如此,我有三个请求。”

  “文惠请说。”

  “第一,在将军没有坐到那个位置前,尽量不要轻易推广道教。以将军现在的实力和身份,一旦推广道教,很可能节外生枝,弄巧成拙。”

  “此言有理。我很清楚,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二,道教的经书,要有将军重新修订,务必要将精义的解释权,完全控制在将军的手中。”

  曹祜点点头。

  “第三点,张鲁不能留。”

  曹祜听后,微微皱眉。

  “道教脱胎于五斗米道,那么张鲁本人,会在道教的推广中,地位无限地提升。甚至成为教派的象征或者符号。

  这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张鲁的存在,会影响将军对道教的解释权。”

  “如果我利用张鲁来阐释教义呢?”

  “张鲁未必会那么听话,是个不可控的因素。”

  曹祜有些犹豫。

  留着张鲁,教义问题就是小事。曹祜的想法,完全可以通过张鲁的口说出。可高柔担心的,也确确实实存在。

  “让我再想想,妥善处置此事。”

继续阅读:第364章 糜烂的益州局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