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诈降计
鸣奇2025-09-05 09:152,066

  曹祜收到刘阐的消息时,已经到了武阳南面。

  对于刘璝之事,他也颇为唏嘘。虽然双方是敌人,但是忠臣总是值得尊敬的。于是曹祜下令,礼葬了刘璝。

  有人不解,便问道:“大将军,刘璝冥顽不灵,意图对抗朝廷天军,不祸及家人,已经是朝廷开恩,如何还要厚葬?”

  “人死如灯灭,葬礼,只是给活人看的。”

  在曹祜看来,关于忠臣,不管是敌是我,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尊重。能够表彰的一定要表彰,不能表彰的也要给对方一个体面。

  无关个人道德,而是关乎社会道德。

  如果忠臣的价值不能体现,那谁还会当忠臣。

  为何明清官员忠诚度低?以靖难为例。明成祖打到南京,解缙和建文二年的状元胡广,榜眼王艮,传胪吴溥四人相约殉国。四人都是江西老乡,一番慷慨陈词,最后只有王艮自杀了,而投降的解缙和胡广先后成了内阁首辅大学士。做忠臣的失去生命,家族没落;最贰臣的扶摇直上,飞黄腾达。做陈子龙(柳如是前男友)身死族灭,做钱谦益就能抱着柳如是灯红酒绿,那还有谁会做忠臣呢?

  所以曹祜要最大程度地表彰忠臣,只要让人们意识到做忠臣的好,大家才会做忠臣。

  汉安县的事,曹祜并不在意。

  说到底,小股势力,翻不起大浪来。

  曹军主力,一路西进,兵锋直逼武阳。沿途守军,望风而逃,曹祜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攻略了大半个犍为郡。

  犍为郡南部的南安峡谷天险,李严、霍峻根本没有守,直接便放弃了。

  李、霍二人兵马并不多,分兵守南安峡谷,武阳城就不稳,在南安峡谷兵马放的少了,意义又不大。

  二人虽然无奈,也只能放弃这个要隘。

  此时的武阳城内,已然是人心混乱,暗潮涌动。刘备兵败的消息早就传遍,眼看着刘备生死未卜,谁也不想给刘备殉葬。

  心思最活的,当属太守李严。

  李严也是心中郁闷,当初他舍弃名誉、地位,投靠刘备,谁能想到,这个刘大耳,竟然如此的不中用。

  刘璋部下的叛将中,李严是最不可被原谅的。

  刘璋任命李严为成都令,又任命为护军,统领大军,如此信重,不是心腹,绝不可能有这种待遇。但李严直接就降了,简直不当人子。

  所以此番李严有心投降,但又犹犹豫豫。

  他着实害怕被打上“朝三暮四”的标签,绝于士林。

  可让李严投降,他也不愿意。

  李严一直犹犹豫豫,未下决定,直到武阳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乃是曹祜麾下令史吕乂,李严的老乡。而吕乂前来的目的,正是为了诈降。

  听到对方劝降,李严一时忸怩起来。

  也不是不能降,关键是条件如何?

  吕乂在李严这里,来去匆匆,很快便离开。

  到了次日,天刚蒙蒙亮,霍峻便来寻他。二人见面后,霍峻第一句话就将李严给吓住。

  “李府君,曹军那边派人来劝降。”

  李严一直琢磨着未来的事,有些心不在焉,此时听了霍峻之言,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跟吕乂的事情被发现了。真若如此,可就麻烦了,毕竟他手中郡兵,不过千人,根本不是霍峻的对手。

  李严的脑海不断旋转,他甚至想到跪地求饶。

  好在李严确实机智,立刻说道:“霍将军,你在说些什么?”

  好像在驳斥,却又模棱两可。

  “李府君,曹军派人来劝降,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借着两句话,李严有了一个思考。

  李严素来人际关系不好,跟霍峻更是没什么私下来往。正常情况下,霍峻不会也不应该来跟自己讨论这么隐私的事情。

  而且劝降之事,哪怕严词拒绝,一般也不好告诉别人。毕竟瓜田李下,容易惹人猜忌。

  霍峻告诉他,就有些意思了。

  是试探,还是引诱?

  “仲邈,你也是跟随左将军多年的老人了,怎么能有这种想法?这种事情,休要再提。”

  “李府君,要早做决断啊。”

  “霍仲邈!”

  李严勃然色变,抽出剑来,对准霍峻道:“你是要背叛左将军吗?”

  霍峻见状,这才长揖及地,满是歉意道:“李府君,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还请李府君恕罪。”

  在李严疑虑的面容中,霍峻说出了他真实的意图。

  曹军确实派人来招降霍峻,但霍峻并不愿意投降。

  霍峻是南郡枝江人,老家属于刘备的控制区。他本人又是当地豪强,这种身份,根本容不得他投降。

  霍峻准备坚守武阳。

  他自问能守住武阳城,唯一担心的便是李严是否会倒戈。毕竟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开始崩盘的。

  刘备安排霍峻来武阳,是为夺李严兵权的。可李严实在厉害,霍峻也怕逼反李严,不敢动武,所以江阳郡兵一直控制在李严手中。

  于霍峻来说,李严手中的郡兵,是守卫武阳城最不稳定的因素。

  于是才有了今日的试探。

  李严听后,心中连称侥幸。若是反应太慢,或者中了霍峻的诈瞒之计,今日命要休矣。

  “李府君,既然曹军来劝降,咱们不如来一个诈降之策。曹军其势如虹,而我军则因为屡屡战败,士气低落。

  若不能重阵士气,则城池难守。

  此番诈败,不在于歼敌多少,而是要重整旗鼓。”

  “仲邈所言有理。”

  这个时候,不管霍峻说什么,李严都会顺着对方。

  “只是曹贼多智,若想诈降成功,并不容易。”

  “此事还需麻烦李府君。我是南郡人,又跟随左将军多年,若是诈降,曹军未必会信任。

  但李府君不同。

  李府君是南阳人,又是在左将军入蜀之后投靠的左将军。现在左将军兵败,府君投降,合情合理。

  但因为府君兵少,而我人多,府君无法拿下城池,只能打开城门,引曹军入城。

  到时候曹军入城,而我在城门内设下埋伏,必能大破曹军。”

  李严都懵了。

  这种安排,都是他之前便跟吕乂商量好的。

  眼看霍峻目光灼灼,李严只能同意了。

  只是这戏,似乎有些唱不下去了。

继续阅读:第684章 褪色的信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