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法治?德治?
鸣奇2025-07-28 16:262,046

  曹祜回到帐中,曹操已经没了刚才的怒意,正平静地翻着书。

  曹祜坐下后,曹操突然问道:“阿福,刚才我下令捉拿刘桢的时候,见你面色有异,你可是有别的想法?”

  曹祜犹豫再三,方才说道:“大父,若是我的话,我可能不会捉拿刘桢?”

  “为何?”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因为我担心别人说我,阻塞言路。”

  曹操听后,忍不住大笑起来。

  “大丈夫行事,安得瞻前顾后。你以为刘桢今日,只为问罪于你,你错了,他们剑指的是我。

  他们以为今日之事,十拿九稳,所以企图以大势来迫我屈服。

  今日若不处置了刘桢,来日他们便会得寸进尺,欲壑难填,忘乎所以,把你当作豕犬一般的人物。

  阿福,你要让他们知道,政由你出,谁也不能让你低头。”

  “孙儿记住了。”

  曹祜虽然这么说,却并不认可曹操的话。

  刚而易折,要让官吏成为助力,而不能让他们彻彻底底地站到对立面上。若论独裁,何如秦皇、汉武,不照样是人亡政息。

  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场景,只存在于游戏之中。

  教导了孙子一番,曹操心情似乎是格外大好,竟然拉着曹祜,讲起了《商君书》。

  “阿福,我最近重读《商君书》,颇有感触。今天,大父就好好教教你,驭民之术。你记住了,以善民治奸民,国削至乱;以奸民治善民,国治至强。

  我年轻的时候,也以为世上好官多了,国家就好了。

  后来发现,不是如此。

  好官越来越多,可国家却越来越乱了。

  《商君书》中说,驭民之术有六,曰弱民,曰愚民,曰疲民,曰辱民,曰贫民,曰虐民。

  我年轻时觉得《商君书》何其荒谬,后来才发现,商君真大才也。

  何谓弱民?百姓蠢朴,才能顺应君令,不敢反抗。要记住,民强而国弱,民弱而国强。

  何谓愚民?圣人治国之要,令民归心于农。如何令民归心于农?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疾务农。这世上,只知道一心种地的老百姓,才是真的好老百姓。

  何谓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暇顾及他事。

  何谓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民无自尊自信,便会更加尊重官员,为得官爵,不计生死。

  何谓贫民?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百姓手有余粮,便会懈怠,要让他们一直处于温饱状态,他们才会为了生计,拼命生产。百姓心中对生存有畏惧,才会对君主绝对依附;经常遭受外敌入侵,才会感受君主的重要性,死心塌地为君主卖命。

  何谓虐民?以善治民,则民亲亲;以奸治民,则民亲制。用良善之人治理天下,必将天下大乱;而以恶奸之人治理良善之人,才天下井然有序。

  归根到底,从主之法,顺主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也。战时用其死,安平尽其力,寡闻从令,顺民也。

  商君这些治国支策,真是鞭辟入里,真知灼见。”

  曹祜听后,面色微变。

  “阿福觉得不对吗?”

  “商君之言,或许是对的。只是如商君这般,将百姓当作猪狗牛羊,真的能心安吗?治理国家,不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好,百姓更加安康吗?

  大父,我觉得人生来不是要当坏人的,理想也不应该从一开始便是肮脏的。如果对待百姓,只是像蓄养牲畜一般,那为何不远离朝堂,在家中饲养真的牛马猪狗呢?”

  对于曹祜的话,曹操并不为忤,反而面带笑容。

  曹祜能够主动思考,对曹操来说,乃是一件好事。

  “我年轻的时候,也有理想,总觉得能够如伊尹、周公那般,匡正天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

  可这么多年,那份理想,已经消磨的差不多的。

  真实的世界里,像商君说得那般统御天下,就能最好。”

  “大父,什么是最好,以天下之利而奉一人?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我觉得不是。

  最好应该是像《礼记大同篇》里说得那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曹操笑道:“阿福,你还年轻,等你长大了,你会明白的。”

  “大父,如果,我是说如果。让你回到三十年前,你还愿意有曾经那些理想吗?你还会有曾经那些理想吗?”

  曹操心底一颤。

  是啊,曾几何时,理想对自己来说,重于生命。

  “我知道,大父或许是对的,可能有一天,我也会被岁月磨破了棱角,将《商君书》的内容奉为圭臬,只是在此之前,我想守护一下自己的理想。

  这个世界上,应该要有理想,也应该有为了理想去殉道的人。”

  曹操听后,忍不住一笑。

  “你和你父亲,真的很像。当年前往宛城之前,我也与你父亲讨论过治国之道。当时我们对德治还是法治有过激烈的争吵,谁也说服不了谁。

  你父亲跟你一样,有自己坚定的理念,并且为之践行。

  你知道你父亲和你几个叔父最大的区别吗?

  你父亲是走自己的路,而你的叔父们,是在学我走路。”

  “大父,其实路没有优劣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商君虐民而强国,桀纣虐民而覆亡,便是此理。”

  “你呢,你的路是什么?”

  曹祜思索良久,方才说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我以为真正的治国之道,既要法治,又要德治。

  法治者,公平也。立法要明,执法要公。虽然世上没有完全的公平,可保证相对的公平正义,才能让国家有序运转。

  德治者,爱民也。

  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贫民,虐民。可民不是傻子,一旦真的活不下去,也会奋起反抗。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十步之内,人尽敌国也。

  唯有爱民,让老百姓有活下去的方法,有上升的渠道,有归属感,有获得感,有幸福感,对未来有憧憬,国家才会真的稳定。”

继续阅读:第83章 姓曹是权利更是责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