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哪里都有大聪明
鸣奇2025-07-28 16:532,139

  曹祜没在陇县耽搁,立刻驱主力向西,兵发略阳。

  此时控制略阳的乃是氐王阿贵。

  汉末有四大氐王,即阿贵、杨千万、窦茂和雷定。窦茂、雷定的老巢在武都郡,杨千万是杨驹的儿子,此时虽独领一军在外,但根基也在武都郡。唯有阿贵,将部落迁到了汉阳郡北部。

  (《南史》、《北史》都说杨千万是白马氐杨腾、杨驹后人,可白马氐在武都郡,杨千万在汉阳郡,而且一边说杨千万跟随马超造反,兵败后逃入蜀汉,又说被魏封为百顷氐王,而且祖孙三代的活动轨迹都在建安年间,时间也有些紧。所以这一段很有问题,很可能是编的。严格按照历史写,只能解释为杨腾、杨驹在老家武都经营,派孙子杨千万跟着马超造反。)

  阿贵还修建了一座兴国城,作为自己的老巢。

  此时阿贵有部落万众,实力强劲。

  听闻曹军主力西出,他便率军迎击,抢先驻扎到了略阳东面的街亭。

  街亭离着略阳城有数里(位置目前有争议),地形狭长,南北山势险要,是个进能够攻,退能防守的要地。

  曹祜的运气并不好。

  阿贵本来没在此地驻兵,甚至连略阳也放弃了,全部的主力都龟缩在兴国城。

  可是后来韩遂东进之后,便向阿贵请求,派兵进驻略阳。

  韩遂很清楚,朝廷肯定不会坐看他们覆灭姜叙、杨阜势力,占据汉阳郡,必会出兵救援。而朝廷出兵,略阳便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

  韩遂希望通过略阳,攻取陇县,彻底堵死朝廷西进的道路。

  可阿贵偏偏不同意。

  略阳在兴国东侧,显亲在兴国西南,兴国北面的羌人又是韩遂的盟友。韩遂得了略阳之后,相当于将兴国给包围。

  韩遂这些西北军阀和胡人之间,本就是相互利用、相互提防的关系,斗得就是心眼。阿贵自不可能将命脉交给韩遂。

  此事因为阿贵的强烈反对,没有成功,但阿贵也因此意识到略阳的重要性。

  他担心韩遂会偷袭略阳,便亲自领兵坐镇此地。

  可阿贵没等到韩遂,却等到了曹祜。

  听闻曹祜向略阳进发之后,阿贵颇为吃惊。他与曹祜并无交集,完全不明白曹祜为什么放着马超、韩遂不打,先来攻击自己。

  这不科学。

  而且听闻曹祜有数万人马,阿贵有些慌了。

  整个阿贵部落,所有可战之兵加起来,不过万人,如何敌得过曹祜的数万人马。

  阿贵下意识地便想放弃略阳,撤回兴国。

  这时有人给他出主意了。

  阿贵有个军师,名叫王曜。

  这王曜的身份不一般,他出身汉阳大族,是名臣刘宽的弟子,做过华阴令,还做过董卓的别部司马。

  董卓败亡后,他又在李傕麾下任职,李傕败亡后,王曜侥幸逃脱,回到家乡阿阳(治今甘肃省静宁县西南)。

  作为董卓、李傕的旧部,王曜名声极臭,但他却仍不甘沉寂,四处专营。他做过韦端的属吏,也投降过马腾,后来氐人占据汉阳郡北部,他便投靠了氐人。

  对于他来说,不管谁占领汉阳郡,只要能保证他的利益,他就投靠谁。

  按理说王曜这次该投靠曹祜,可曹祜要求地方豪强交出军队、人口的事,早就传遍了整个陇右。

  王曜当然不愿意,便希望阿贵能挡住曹祜。

  听到阿贵想逃,王曜自不愿意。

  若让曹祜占领了略阳,北面他的家乡阿阳,不就在曹祜的攻击范围内了吗?

  于是王曜道:“大王,朝廷之军看似是来势汹汹,可他们一路翻山越岭,来到略阳,定然疲惫不堪,此时我军若撤,将略阳拱手相让,便是给了曹军休整的时间。

  若论险要,略阳远胜兴国,若丢了略阳,难道还能守住兴国?”

  阿贵听着,也觉得有些道理。

  汉军来势汹汹,目标就是他,他哪怕放弃略阳,汉军也未必知足。还不如像王曜说得,在地形险要的略阳抵挡汉军。

  这时王曜又建议,东面的街亭,更加险要。

  氐人善于野战,却不善于守城,与汉军打守城战,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不如拒守街亭,以挡曹祜。

  若是交战不利,再撤回略阳,也是不迟。

  阿贵觉得,也是有理。

  汉人的守城之术,他确实不太擅长。双方在略阳城下交战,确实对氐人不利。街亭多山,就如武都一般,正适合擅长山地作战的氐族健儿们发挥。

  于是阿贵又将主力转移到街亭列阵。

  曹祜听说阿贵出兵街亭,有些吃惊。他有些狐疑,阿贵如何敢主动迎击自己?他不知道自己在武都郡打氐人时,如砍瓜切菜一般吗?

  阿贵还真不知道,他只知道跟着马超进入汉阳郡,如入无人之境,那些汉人根本挡不住。

  曹祜又能强到哪里?

  曹祜觉得阿贵应该很菜,阿贵也觉得汉军应该很菜,就是不知道到底是谁菜了。

  曹祜一路西进,到达街亭,就发现氐人的布置,有些熟悉。因为氐人的主力没有当道扎营,而是驻扎在北面的山上。

  街亭大道上立着一个不大的营寨,寨中士兵,约有千余人。

  原来阿贵到了街亭之后,军师王曜便建议,军中多骑兵,不若驻扎到北面的山上,等官军到后,便从山上冲下,一鼓作气,击破对方。

  阿贵觉得,甚有道理。

  之前阿贵跟着马超与凉州州兵交战,每次都是以骑兵冲阵,先搅乱对方的阵型,然后再用步兵围歼。

  这一次,阿贵依然是这个想法。

  于是阿贵下令,在北面山上屯兵,静待汉军到来。

  阿贵令下后,大将阿迪斯便反对道:“大王,怎么能听汉蛮子的,将营扎到山上,要是汉人突然赶到,将咱们团团围住,咱们不就被困死了。”

  王曜笑道:“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官军来围正好。到时咱们集中骑兵,从山上突围而下,官军必不能挡。”

  “我看这土山,周围连条河都没有,要是汉人断我水道,大家不就渴死了。”

  “阿迪斯大都尉,你不明白,我们汉人有句话,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官军若断我汲水之道,我军处于险地,必然死战,可一鼓作气,杀官军一个片甲不留。”

  阿迪斯还是反对。

  二人争执不下,最后阿贵决定,他自率主力屯于山上,阿迪斯所部在正面大道立营。

继续阅读:第50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