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毛玠案(一)
鸣奇2025-10-08 09:202,038

  进入三月,曹操进封魏王一时,在经历长时间的劝进,辞让之后,终于落下帷幕。

  天子册封曹操为魏王,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历史上此时拖了有一年)。

  至此,曹操基本上完成了代汉的步骤,离着称帝,只有一步之遥。

  但无论是曹操还是曹祜都清楚,这一步不好走。

  四月初,众人还沉浸在曹操进位魏王的情绪中,新上任的魏王第一把火竟然烧到毛玠的身上,将毛玠给下狱。

  此事极为突然,连曹祜听了都大为惊愕,不知缘由。

  曹祜匆匆来到尚书台,便向卫觊询问事情情况,昨天尚书台值班的是卫觊。

  “大将军,昨天魏王是突然下的令,似乎没有和任何人商议。我今日打听此事,好像是有人上疏弹劾毛玠,惹得魏王勃然大怒。”

  “可知是谁弹劾的?”

  “丁正礼(丁仪)。”

  曹祜听了,没再多说,直接去找丁仪。

  曹操刚刚成为魏王,之前又逼死了崔琰,整个邺城的局势,可谓是波诡云谲,暗流涌动。现在毛玠被下狱,几乎是火上浇油。

  丁仪想干什么?

  曹祜直接到了西曹。

  此时的丁仪担任西曹掾,算是曹操丞相府的大管家。

  丁仪见到曹祜,高兴地将曹祜请入房间,但曹祜并没有给他好脸色,直截了当地问道:“正礼,是你弹劾的毛孝先?”

  丁仪一愣,当即有些讨功似的说道:“大将军,确实如此。”

  “什么罪名?”

  “心怀怨怼,口出谣言,诽谤君上。毛玠外出之时,见到一个黥面反者,其妻子没为官奴婢,毛玠便说‘使天不雨者盖此也(老天爷不下雨的原因就是这)’。

  这是什么意思?

  其一,对崔琰被治罪,心怀怨怼。

  其二,影射魏王。

  说句大不敬的话,毛玠之言的真意是说,魏王是个反贼,一心相当魏王,所以老天爷才不下雨。”

  丁仪说得是得意洋洋。

  若非他的才学卓著,见识过人,旁人如何能引经据典,将毛玠论罪。

  此时曹祜也平静下来。

  丁仪说得确实有道理。

  天象之事,是个很犯忌讳的事,尤其是谶讳学最鼎盛的东汉。这并不是文字狱,而是舆论控制权。

  后人并不理解其重要性,觉得是政治迫害,还真不是如此,可参考各国的政治正确。

  在“天人感应”的影响下,“大旱”这种灾情,更是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

  很多时候,因为长期不下雨,皇帝都得下罪己诏。

  今年开春,一直未曾下雨,天下大旱。连曹操这种乐观之人,也是愁眉苦脸,心情困顿。

  曹操刚刚成为魏王,紧接着天下就来一场大旱。

  这几乎就像是老天爷反对此事一样。

  历史上曹操在216年成为魏王,同年大旱,第二年又发生了献帝年间最大的一次伤寒,紧接着218年,219年,人心就开始大乱,从上到下,各种乱子不断了。

  毛玠身份显要,在曹操焦头烂额的情况下,他说这种着实不合适。

  所以将毛玠下狱,着实不亏。

  这真是他嘴贱。

  “你怎么想到动毛孝先的?”

  “魏王一直想动尚书台,之前又处置了崔琰,现在动了毛玠,正好帮着魏王调整尚书台的事。

  只要能找到毛玠的罪名,魏王肯定顺水推舟。”

  “糊涂!”

  丁仪一愣。

  “毛孝先的事,不要再推波助澜了。崔季珪凭什么跟毛孝先比,一个是降臣,一个是元勋,一个是汉臣,一个是魏臣。”

  怕丁仪听不懂,曹祜又严厉说道:“我说了,你不许再插手毛孝先的事。”

  丁仪心中大惊,连忙称“唯”。

  虽然丁仪不愿。

  毛玠、崔琰亲近曹丕,丁仪自认为是曹祜的人;东、西曹掾负责相府官吏任免,但毛玠、崔琰在尚书台也负责典选;毛玠、崔琰是名士,丁仪是外戚。

  所以双方真的哪哪都不对付。

  这才是丁仪对付毛玠、崔琰的原因。

  面对曹祜的严厉约束,丁仪再不愿意,也不敢反驳,至少明面上如此。

  曹祜回去的路上,坐在马车上,不断盘算着此事。

  曹操动毛玠,应该是有原因的。

  第一,毛玠的言论确实是在动摇曹操的统治,这种行为极为恶劣,必须要杀一儆百。

  第二,动了毛玠,尚书台的两尊大佛便彻底被掀翻,曹操的接下来的分权行动,就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第三,崔琰和毛玠,都是亲近曹丕,疏离自己的。动了他二人,算是打击了曹丕的势力。

  想到这,曹祜又不解了。

  曹操一会支持曹丕,一会又打击曹丕,到底目的为何?

  总不能是发疯吧。

  曹祜的马车很快到了铜雀台,但他在台下犹豫了许久,方才上去。

  因为曹祜此时,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件。

  曹操见到曹祜便问道:“去相府西曹了?”

  “有些事想问问丁正礼?”

  “毛孝先的事?”

  曹祜点点头。

  “你怎么看?”

  “毛孝先该杀!”

  曹祜说完,略一沉默。

  曹操便道:“然后呢?”

  “但是不能杀!”

  “为何?”

  “毛孝先以清廉公正著称,早在初平三年就投奔了祖父,担任治中从事、功曹,至今已经二十四年。单论资历,满朝文武,及得上毛孝先的,不超过十人。

  投靠祖父后,毛孝先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战略规划,之后又主持选举,因其为人廉洁,激起天下廉洁之风,一改朝中奢华风气。

  这样的人物,怎么能杀?”

  曹操笑道:“崔季珪不是也被你一言而杀之?”

  “崔季珪忠于的是汉,而毛孝先忠于的是大父,这是二人的本质区别。杀了毛孝先容易,但是杀了毛孝先之后呢?

  人心不仅不会安,还会更加动荡。”

  “阿福,我还以为你会对毛孝先落井下石呢?”

  “大父,我从来都没把自己放在争宠、争位的位置上,所以毛孝先也好,崔季珪也好,甚至死去的凉伯方,他们从来不是我的敌人。”

继续阅读:第751章 毛玠案(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