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战,若论奇谋,法正当属第一。
陈寿在《三国志》中便评价庞统如荀彧一般,经学思谋;而法正走的是程昱、郭嘉的路子,有奇画策算。
关于攻成都之事,法正便献策,绕过新都,奇袭成都。
解释一下就是趁着刘璋没有防备,堵上一把。至于成功失败,不好说。
雒城失守后,刘璋便调集重兵守新都,作为抵御刘备最重要的防线。
若换了诸葛亮,肯定不会同意,可刘备却偏偏好这个。
受《三国演义》影响,都觉得刘备是个老实孩子,可刘备用兵,实际上以奇、诡著称,擅长弄险。
无论是汝南,还是博望坡,入川,汉中等战役,都是赌博行径。
法正之言,正中其下怀。
赌一把,万一能赢了呢。
于是刘备命庞统率少量军队,镇守涪城,迷惑对面的曹军,而刘备本人则亲率两万人马,假装出兵汶山郡,攻打羌人,然后趁机从东北方向,直击成都。
同时张飞秘密前往江州,调江州主力,沿江西进,两路夹击成都。
刘备所部,直趋成都城下。
早就被刘备暗地里招降的蜀郡督邮朱叔贤,联合校尉任夔,打开成都外城城门,引刘备入成都。
益州军猝不及防,连战连败。
刘璋只得困居内城。
成都城有十八个城门,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外城,大城和少城。其中大城算是内城,而少城是商业区。
刘备既破外城,便派人前去招降。
于刘备来说,最好的结果便是兵不血刃,拿下成都。毕竟刘璋真若是殊死一搏,他也未必受得住。
为了恫吓刘璋,刘备在城外建了十多个空营,紧依锦江,东西相连,远远望去,仿佛千军万马。
刘璋站在城头,看着无数荆州军,吓得直哭。
就在此时,张飞也率部赶到成都城下。
张飞所部,沿水路急进,一路绕过城池。沿途郡县,也没人敢阻拦,于是顺利到达成都城下。
眼看大批船只从南面而来,刘璋更加惊惧,他不知道,偌大的犍为郡难道也丢了吗?
刘璋彻底慌了。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北面的曹军,能够前来支援。
曹魏主力,屯兵梓潼,由徐晃指挥。
闻听刘备率主力南下,徐晃立刻出兵涪城。
涪城之前被水冲的半垮,此时是重修后的新城。庞统虽然兵少,但据险而守,徐晃一时也无法破城。
就在此时,成都城下的法正想了一个良策。
他让人拿出之前俘获的夏侯渊的令旗,摆在成都城中展示,告诉刘璋,他们已经击破了曹魏援兵。
与此同时,法正又命人在城中散布谣言。
若是刘璋选择死守,城破之后,刘璋全家,一个不留。
此时的成都,算得上是内无良将,外无援兵。虽然还有三万士兵,可刘璋没有一丝一毫与刘备死战的胆气。
在恐惧与刘备的诱惑中,刘璋最终选择,向刘备投降,交出成都。
刘阐得知消息,立刻来劝。
“父亲,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父亲如何能投降?”
刘阐还有句话没说,你就是要降,也不能降刘备啊。
“阐儿,从你祖父,我刘氏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皆是我之故也,何心能安!”
刘阐眼看劝不动刘璋,也是无可奈何。
但刘阐并不愿投降刘备,他是曹操的女婿,跟着曹操,总比跟着刘备要强。
“父亲既然一心要降,那儿子只能自行为战。”
刘阐手中,有兵万余。
这是曹祜强逼着刘璋给的。
对于刘阐的举动,刘璋也不阻止。父子二人,各投一方,不管哪一方胜利,总不会全盘皆输。
刘阐之后便联络了长史射坚,议曹从事射援兄弟,与他一同降曹。
射氏兄弟老家是右扶风,此时曹祜控制着右扶风,他兄弟二人自不愿投降一群荆州人。
之后刘阐又联络了河内人中郎将阴浦。众人率万余人,趁荆州军不备,打开南门,向东而去。
随着刘阐等人离开,刘璋失去了最后一丝抵抗之心,遂派张裔为使向刘备投降。
刘备许诺必定礼待刘璋、安抚百姓,又遣从事中郎简雍劝说,
刘璋便打开城门,亲自出城投降,三军将士,无不落泪。至此,统治蜀地二十七年的刘焉、刘璋父子集团覆灭。
刘备倒也没有慢待刘璋,而是将财物归还于他,再让刘璋再次担任振威将军。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征讨荆州之时,刘璋派中郎将阴溥为使,致以敬意。曹操遂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其兄刘瑁为平寇将军。
所以刘璋就是个杂号将军,至于刘备之前为他表奏的镇西大将军,根本没人承认,属于非法操作。
刘备进入成都之后,置酒,大飨士卒,取城中金银,分赐将士。
之前刘备出兵之时,为了激励士气,曾与士兵约定,“攻破成都之后,府库百物,皆赐给众人”三军将军,打了数年,自是要犒赏众人。
其中赐诸葛亮、庞统、法正、张飞及关羽五人黄金各二百斤,银五百斤,钱两千万,锦八百匹,作为诸将中最高赏赐。
(多打了一年,成都府库少了许多,封赏自然也少了)
这一次,算是彻底将成都府库给掏空了。
之后刘备自领益州牧,以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为军师将军,镇守江州;以军师中郎将庞统为护军将军;前益州太守南郡人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三人共署左将军府事。
军议校尉法正为扬武将军,领蜀郡太守;裨将军黄忠为讨虏将军;从事中郎麋竺为安汉将军;从事中郎简雍为昭德将军;从事中郎孙乾为秉忠将军;蜀郡太守许靖为左将军长史;蜀郡督邮朱叔贤为左将军司马;李严为犍为郡太守;费观为巴郡太守;张存为广汉郡太守;陈震为汶山郡太守;彭羕为益州治中。
荆州军苦战三年,算是苦尽甘来,但所有人都清楚,接下来要面对的曹魏反扑,才是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