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封赏
鸣奇2025-07-28 16:272,037

  益州的情报,越来越多,曹祜备战也越发积极,他几乎每天都在军中,亲自操持着军队的编练。

  八月初,从邺城而来的封赏,终于到达汉中。

  曹操很清楚,曹祜急着南下巴地,只有尽快完成封赏,才能提振军中士气,因此命令下属,不得延误,第一时间,便将封赏下发。

  前来宣旨的乃是右军师毛玠,以军师宣旨,也就只有曹祜有这个待遇了。

  毛玠不太出名,《三国演义》里,也就有个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以毛玠、于禁代任水军都督的事迹。

  但其实此人是少有的能臣,大名鼎鼎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就是毛玠提出的。

  《三国演义》里好像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十二虎臣什么的很厉害,但真正掌握权力的,是一众位同宰相的文官。

  曹操此番平定汉中,虽只占领了半个郡,意义却重大,再加上曹祜是亲孙子,因此封赏颇为厚重。

  除了仍领龙骧将军,侍中,雍州刺史,护羌校尉,长安典农中郎将,假节,还加行镇西将军,使持节都督雍益军事,增食邑一千一百户,共三千五百户。

  各种官职,基本上加到顶了。

  军中诸将,夏侯霸、曹允二人迁偏将军,解慓、庞德、郝昭、典满、曹震迁裨将军,杨暨、成公英、段默、王昌、成何、张球、魏延、文钦、王双、北宫勇等十余人迁中郎将,升任校尉、军司马、军侯的,不计其数。

  徐晃增食邑二百户;王基、殷署、夏侯霸、曹允、曹休封关内侯;至于乱七八糟的名号侯、关中侯,封了上百人之多。

  虽然之前曹祜战功赫赫,可从这一战开始,他才算真的有了一批属于他的功勋将领。

  其他文官,也多有封赏。

  赵俨这个军中的二号人物,被封为宜土亭侯,食邑三百户;督运粮草的凉茂和坐镇武都的苏则皆封关内侯。

  当然获封最多的,还是投降的张鲁。

  曹操似乎觉得张鲁投降的态度很积极,也似乎是想千金买马骨,因此封张鲁为阆中侯,食邑五千户,五个儿子,皆封为列侯。

  而且曹操还为自己的儿子曹宇向张鲁求亲,两家结秦晋之好。

  一众封赏,并不出曹祜所料。

  此时的曹祜对于官职早已不在意,因此并没有太多喜色。

  毛玠前来传诏,自然要设宴款待。

  宴席之上,曹祜便问道:“毛公,我上书魏公,请求与刘璋联姻,不知魏公和朝堂上是何意?”

  双方的关系,并不算太亲近,不过曹祜的一些用人策略,毛玠还是很欣赏的。

  “曹将军,魏公并未提及此事。”

  “那毛公觉得如何?”

  “与刘璋联姻,倒不是不可。现在刘璋、刘备二人争蜀,刘璋肯定需要朝廷的支持,只是魏公膝下,并无合适的女公子。

  刘璋好像也没有待嫁之女。”

  曹祜笑道:“哪里没有合适人选,我那五姑母,尚未许人,不正合适?”

  毛玠心中一惊。

  他作为曹操心腹,如何不清楚,曹操想把女儿嫁给天子。

  “毛公,这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事,还请毛军师劝说祖父,同意此事。不瞒你说,刘璋节节惨败,刘备占领益州,只在眼前。

  益州天府之国,民殷国富,地势险要,若让刘备占据益州,悔之晚矣。”

  毛玠不清楚曹祜是否知道此事,只得应允,却不多言。

  曹祜也明白,祖父此时还不回信,便意味着他不同意此事。

  不过不要紧,曹祜自己也能想办法解决。

  此番酒宴,曹祜有拉拢毛玠之意,众人很自然地便聊到了用人之事上。

  高柔很聪明,便故意问道:“听说毛公用人,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吏有穿着新衣,乘坐好车者,谓之不清;公廨之中,官吏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

  甚至有些人,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也自挈壶餐以入官寺。

  如此之行,实在太过矣。”

  毛玠没有回答,曹祜却道:“文惠,如果在廉和奢之间,我宁愿选前者。虽说很多人为了廉洁而廉洁,似乎过犹不及。

  但矫枉有时候,必须过正。

  凡人者,皆有私欲,没有人不喜欢华美服侍,高堂大屋,因此不加以约束,很容易便使得风气败坏,社会转奢。

  可约束人的本性,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如果不以最高的标准去约束贪腐与奢靡,那么就很难做到节俭与清廉。

  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件屋子太暗,你要是说,在房顶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不过呢,制度是约束别人的,也是约束自身的。

  上位者整天招权纳贿,穷奢极欲,却要求底下人克己奉公,食不兼味,居不重席,也是不可能真正做到清廉之治的。

  毛公不是只要求别人,而是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所以他的做法,并无过错。”

  “多谢将军夸赞。”

  虽然毛玠并未沾沾自喜,但他还是很高兴曹祜的夸赞,真是说到他心底里了。

  “将军对用人之道,也见解颇深。”

  “毛公,我用人,有三个基本标准,清廉,务实,公正,尤其是地方官,做不到这三点,是很难治理好地方的。

  当官,永远要记得,我们所食的俸禄,是来自于百姓的供养。”

  毛玠听后,对着曹祜深深一拜。

  “将军贤德。”

  曹祜与毛玠又聊了很多,一场酒宴,酒酣耳热。

  喝到兴进之时,毛玠突然说道:“昔日出使邺城,当时还是大将军的袁本初,刚刚攻灭公孙伯圭,统一黄河以北,虎踞四州,意气风发,谁能料到,不过三年,兵败身死,子孙互相攻伐,以至身死族灭。

  我常想袁本初实力明明无比强大,为何覆灭这么快?后来我得出结论,是因为他长幼不分,兄弟内讧。”

  毛玠话音刚落,气氛为之一凝。

继续阅读:第372章 这天下,就该是我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