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以真心换真心
鸣奇2025-07-28 16:272,046

  祭礼过后,曹祜便让人将百姓请到军营之中安顿。

  曹祜换过衣服,便召集众人,前往军营之中去过除夕。

  高堂隆听后,立刻反驳道:“府君,身份有别,尊卑有序。按照礼法、制度,除夕之夜,当与君子同宴,如何能与小人相嬉?”

  “何为礼?何为制?我只知道,军营之中,有我的兵,我的百姓,我当与他们在一起。”

  曹祜也不管众人,自顾自地乘马到了军营中。

  每逢佳节倍思亲,曹祜很清楚,越是节日,军心越容易动荡。曹祜没法让部下不去想家,陪着众人过节,能最大限度地打消众人疑虑,快速安定人心。

  为了过好这个除夕,破城之前,曹祜便进行安排。从临晋急调了上百头猪、羊,以及各类蔬菜、面粉,还有数千斤的酒水。

  因为郃阳城残破,鹰扬军的主力多未入城,而是驻扎于城外军营中。

  曹祜入营后,便高声喊道:“今日与诸位兄弟,同过除夕。此地虽无家人,我与众兄弟,皆为家人。

  咱们今日一起吃肉,喝酒,高高兴兴,到了来年,我给你们娶娇妻,分土地,建房屋。”

  “好!”

  众人听后,纷纷欢呼叫好之声,震耳欲聋。

  士兵们烹羊宰猪,曹祜见状,也一同动手,包起了月牙馄饨(水饺)。

  传说水饺是张仲景发明的,叫做娇耳,用来治冻烂的耳朵。但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国人便发明了水饺,后世还出土了三国时期的花边水饺。先秦之人不仅吃水煮的饺子,还吃煎饺。

  此时的水饺,叫做餦馄(馄饨),当然后世馄饨成另一种食品,那是另外的故事了。

  本来曹祜是准备安排民夫,提前将水饺包好,可后来一想,别人包的,哪里比得上自己包的。

  这不只是包饺子,是联络情感,增添向心力,是增加众人对曹祜这个统帅的忠诚度与感情。

  这时石苞给曹祜端来一盆蜜饯和一盆铜钱。曹祜高声喊道:“我今天用蜜饯和铜钱为众兄弟包一盆月牙馄饨,

  这些铜钱都是祈过福的,一会谁若是吃到了,就归谁所有。你们待会多吃一点月牙馄饨,吃得多,赚的也多。”

  众人大笑。

  一人高喊道:“府君,你也会包月牙馄饨?”

  曹祜笑道:“我不仅会包,还会包个花边来。”

  众人听后,笑得更欢畅了。

  没过多久,高堂隆、严苞等人也到了。曹祜都表态了,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得来做个样子。

  看着曹祜跟厨子一般,众人皆惊。

  孙礼道:“明府,君子远庖厨也,你是一军之主,如何能做这种粗俗之事?你赶紧放下。”

  “德达,做饭怎么成了粗俗事?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说‘君子远庖厨’,是指要有仁心,而非做饭一事低俗。

  民以食为天,人要活着,更是少不得吃喝拉撒事,我看做饭不仅不低俗,反而很高雅。”

  曹祜说着,又包了一个饺子。

  “德达,这些士兵,其实要的并不多。连一个月牙馄饨都不愿意为他们去包,凭什么要他们为你拼命?”

  很快饺子包好下了锅。

  曹祜包的蜜饯铜钱水饺分散到各屯中,意在能人更多的人吃到。

  这时一人吃着水饺,突然咬到一硬物,他伸手拿出,竟然是一枚铜钱。他看着吃了一半的水饺,一时有些失神。周围的人发现原因,纷纷恭喜他。

  这人放下碗,突然对着曹祜磕了一个头。

  “俺王老六活了四十年,第一次吃到主帅包的月牙馄饨,俺,俺,俺这辈子值了。这铜钱是将军赏的,俺要留给俺儿子。”

  王老六两眼噙泪,满面通红,语无伦次。

  曹祜上前将他扶起,笑道:“月牙馄饨好不好吃?”

  “好吃!”

  “那蜜饯甜不甜?”

  “甜!”

  “吃了我的月牙馄饨,以后就得听我的话。”

  王老六赶紧道:“俺此生此世,为将军效命,至死方休。”

  曹祜笑道:“那可不成,你们都得活着。”

  曹祜说完,又看向众人道:“咱们鹰扬军的兄弟,很多都是单身汉。这一次平贼,俘获了很多单身女子,我做主,配给诸位,让诸位弟兄,也在左冯翊有个家。

  不过人数有限,以战功排先后。

  我还准备,在临晋建一座荣军院,凡是伤残之兵,都由荣军院奉养。

  你们都是为我拼命,无论是死,是伤,我曹祜不会忘了你们。只要我曹祜有口吃得,绝不让诸位兄弟饿肚子。

  ······”

  “谢将军!”

  “将军万岁!”

  众人的呼声如山呼海啸一般,响彻云霄。

  “诸位兄弟,我向你们保证,诸位不负我,我曹祜不负诸位。”

  曹祜带头,众人一起唱起了《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军营的气氛,高涨到极点。

  众人又哭又笑,可在他们心头,却深深镌刻上对曹祜的忠诚。

  高堂隆如一个外人一般看着曹祜的表现,也有些咋舌。待士兵恩重到这个地步,士兵凭什么不为他卖命。

  建安十六年腊月三十,军民在残破的郃阳城,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

  ······

  大军又歇了两日,到了初三,曹祜任命吕昭为郃阳长,他则亲率大军北上夏阳(治今陕西省韩城市南),讨伐贼寇靳富。

  临行之际,吕昭将曹祜送到城西,曹祜又嘱咐道:“表兄,郃阳我就交给你了,务必让此地大治。”

  “明府放心,必不辱使命。”

  吕昭今年二十三岁,年纪轻轻,一出仕便是一县之长,亦是踌躇满志。

  “郃阳紧邻河东,要盯着对面的动向。”

  “唯!”

  曹祜大军冒着严寒,一路向北,直到夏阳城下,出乎曹祜意料。原本屯于此地的大盗靳富直接弃了此城,挟持民众,退入硙山之中。

  仗还没逃,贼人已缩到山中,这仗难打了。

继续阅读:第117章 贼不上钩是诱饵不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