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曹祜去拜见祖母,丁氏便问起昨日的事情。
曹祜宽慰祖母道:“大母放心,只是个误会。”
“真的只是误会吗?”
丁氏目光深邃地看着孙子。
曹祜只得无奈地答道:“大母,我这个位置,引人注目,肯定会有人觊觎,这是很正常也无法避免的事情。”
“的确,重要的只有你祖父的看法,可关键是,你祖父怎么看?你祖父这个人,我跟他生活多年,也算了解。
他病重之时,恨不得立刻将天下送给你,你答应的慢了都不成。
可当他好了,他就会担心,你会抢他的权力,亲父子也不成。
阿福,我要你实话告诉我,你祖父还能活多久。”
“这个?”
丁氏眼看曹祜不答,直接说道:“阿福,别告诉我,张仲景没有暗示过你?”
曹祜只能说道:“三四年是没有问题的。大父的疾病很多,但是底子很好。大父晕倒那次,换了旁人,可能就醒不过来了。”
丁氏道:“你之所以离邺,也是因为此?”
曹祜点点头。
丁氏直接咒骂道:“老奴还不死啊?”
曾经有多爱,现在就有多恨。
“大母,现在的我,其实还接不了大父的权力。”
“阿福,你能力不在你祖父之下。”
“大母,现在我若是接过权力,受限制太多,搞不好就是一锅夹生饭。我需要一个强大的基本盘,让我在继位之后,能够压制住祖父的这些旧臣。”
“我明白了。”
她还得为孙儿争取成长时间。
曹祜走后,丁氏唤来了贴身侍女春雁。
“你去见一见陈小五,就说他的主人,需要他了。”
春雁走后,丁氏长叹一声。
“可惜啊。”
······
春耕和田猎的事,似乎就这么过去,很快到了正月十五。
曹操为了庆祝魏国建立的第一个上元节,在邺城之中,准备了大规模的灯会,以示与民同乐。
除了灯会,还有百戏表演。
百戏最引人瞩目的,自然是幻术,也叫做鱼龙曼延。安帝时期的东海黄公,表演的幻术,便有划地成河、现场立马,令人咋舌。
曹操亲自主持的宴会上,也有一位幻术表演者。
众人酒酣耳热之际,曹操便道:“今只饮酒,有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所缺少者,只是松江鲈鱼做的鱼末子了。”
这时一人站起来道:“此事简单。”
众人望去,乃是曹操养的术士左慈。
曹操养了一大批术士,其中有名的就有王真、封君达、甘始、鲁女生、华佗、东郭延年、唐霅、冷寿光、卜式、张貂、蓟子训、费长房、鲜奴辜、赵圣卿、郗俭、左慈等十六人人。
传说甘始可点石成金;鲁女生能日行三百里;东郭延年能夜里看书;冷寿光活了一百五十多岁;费长房能骑着竹杖腾空行走;赵圣卿能驱神使鬼;郗俭能百日不吃喝;左慈擅长房中术······反正各有各的本事。
曹操是不信术士的,他甚至是古代帝王中,少有的几个看淡生死的人。
之所以将这群人聚拢到邺城,就是担心这群人在地方上成为祸乱之源,因此自己花钱养着他们。
邺城有了这群人,倒是热闹了不少。
擅长辟谷的郗人俭喜欢吃伏苓,他到了邺县后,马上掀起一股“伏苓热”;甘始会气功,他到邺县来又掀起一股“气功热”;左慈擅长“补导之术”,即房中术,结果邺县又掀起一股“房中术热”。
历史数千年,不过是一遍遍演着重复的故事。
左慈是曹操身边的红人,邺城的大明星,众人见他出言,立时注目。
只见左慈要了一只铜盘,装满水,用竹竿安上了鱼饵在盘中垂钓。不一会便钓出一条鲈鱼。
曹操热烈鼓掌,众人亦是惊讶不已。
曹操又道:“一条鱼不能满足在场宾客,有两条才好。”
左慈便又下饵钓鱼,不一会儿又钓出一条,与前一条一样,都有三尺多长。
曹操亲自上前,将两条鱼做成了鱼末子,赐给在场众人。
众人正吃着鱼末子,曹操又道:“既有松江鲈鱼,却无益州生姜为佐料,还是不美啊。”
左慈又道:“这也容易。”
左慈拿出一个碗,没一会便变出一份益州生姜。
左慈之后又表演了数个幻术,俱让人惊叹。
曹祜知道,左慈表演的就是后世的魔术,甚至有些表演,他还能看出内情。但他也不多说,只是当做享受。
宴席最后,左慈突然在空中变出一只白雀。
众人更是万分惊愕。
白雀者,祥瑞也。
众人皆言,此天赐福于大魏,必使得大魏,江山永固,万年昌盛,直说得曹操是红光满面,兴致盎然。
曹祜知道,这是祖父和左慈合演的一场戏。
但谁会说破呢?
这时曹操向身侧的曹祜问道:“阿福,你看的明白吗?”
曹祜立刻回道:“这个左元放(左慈),确实有些能耐,孙儿觉得,是不是有些技巧,只是看不明白。”
曹祜的回答似乎让曹操很满意,他立时大笑起来。
“以后你就明白了。”
一场大宴,颇为尽兴,曹操也喝了不少酒,已经有了醉意。
宴会之后,曹祜本来也要离开,被丁氏差的人留住。
时已至三更,曹祜也不知道祖母唤他作何?
“今日众人观幻术如何?”
“百官皆是叹为观止。”
丁氏道:“这就是你祖父,明明厌恶的要死,可既然对他的统治有利,他还是会与之同流合污。”
“祖父是想告诉世人,他的统治是一场盛世。”
“真的是盛世吗?”
曹祜没有回答,而是问道:“大母可是有事?”
“唤你前来,是想商量一下你成婚的细节。眼下离着你成婚的日子,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曹祜虽不知祖母为何要大晚上商讨这些,但还是陪着祖母,听其说其中的细节与安排。
祖孙二人说了有半个多时辰,眼看天色不早,曹祜就要告退。
这时门外的春雁忽然说道:“起火了。”
曹祜立刻走到屋外,只见南面铜雀殿的一配殿,正燃起大火。
曹祜担心有事,立刻便赶了过去。
到了殿前,配殿已陷入大火之中,这时曹操身边一个小黄门道:“魏公在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