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被打了一顿军杖,在于禁的安排下,屁股都打烂了,差点被打死。
可怜司马懿平日里总是算计,以自保为上,第一次这般尽心尽力,忠正无私,却落得这个结果。
司马懿真心不想过问此事。
但他也清楚,这件事他还不能不管,一旦大军落败,他也无可幸免。哪怕他兵败之后,他能顺利逃走,这一仗也是仕途上的一个黑点。
曹祜对他还虎视眈眈,哪怕不杀他,数年之内,也难有作为。
因此司马懿只能拖着病躯去见赵俨。
赵俨见状,也感叹司马懿的忠直。
“仲达,何至于此?”
“赵公,我军处于危难之中,我实不能坐视不顾啊。赵公,敢请劝说于将军,救一救我大军,让他立刻移营吧。”
这些日子,雨下个不停,赵俨也心中不安,便去见于禁。
于禁见到赵俨,立刻说道:“赵公,我发现,城外小寨,士兵已经懈怠,这场大雨,正是破敌之机。
等雨势转小,我立刻出击,袭破小寨。”
赵俨便道:“文则,这雨越来越大,营中排水不便,我想咱们是不是移营到高处?”
“又是那个司马懿在蛊惑人心?赵公,现在这营挪不得。双方比的便是谁先漏出破绽,而荆州军,已经漏出来了。
咱们的营地位置确实低一些,但也是相对的,但是这里方便咱们出击江州城,一旦移营,就得后撤,仗就没法打了。
至于水淹,怎么可能,难道他们还能截断长江,改变水势?”
赵俨也觉得有道理,便没多言。
眼看赵俨也劝说无用,司马懿忧心忡忡,为了前途,他最终决定,写信给曹祜。
越级上报,这在军中是大忌,可是司马懿也顾不得了。
得到了曹祜的回信,司马懿大喜,便去见于禁。
于禁见司马懿秘密给曹祜去信,勃然大怒。
“司马懿,你好大的胆子,谁准许你不经本将同意,私自给龙骧将军去信的?你想干什么?”
“于将军,懿今日之举,实为公心,龙骧将军既已下令撤退,请将军从命。”
“现在下着大雨,咱们往哪撤?”
“那就先移营。”
“往哪移?”
“咱们身后的山丘之上。”
“山丘之上,哪里有营寨?”
“恳请将军给在下三千人马,我连夜去修新的营寨。”
“不行。”
“龙骧将军已下令。”
“别拿龙骧将军压我。”
于禁只能看向赵俨。
此时赵俨也收到了曹祜的信。对于曹祜,他还是比较相信的,既然曹祜觉得有问题,那大概率有问题。
“文则,既然龙骧将军有命,就必须听从,你就是不想撤,也得跟龙骧将军,分说清楚。
我建议,咱们先移营。
我看这雨,渐渐小了,给司马仲达一些兵马,让他修营寨。
咱们移营之后,是留是撤,再作分说。”
有赵俨帮助,于禁方才同意,但只给了司马懿一千人。
司马懿也无可奈何,拖着受伤的身子,召集了人马,便往北门山丘而去。
此时在江州城中,诸葛亮正下令预备船筏,收拾水具。
赵云等人皆是不解,便道:“陆地相持,何用水具?”
诸葛亮道:“非汝所知也。于禁此来,不屯于开阔高处,反而聚于罾口这种低洼之处,何其不智也。方今秋雨连绵,大江之水必然泛涨;我已差人堰住各处水口,待水发时,乘高就船,放水一淹,罾口之兵皆为鱼鳖矣。”
到了夜里,于禁正端坐帐中,只听得万马争奔,征鼙震地。
于禁一时大惊,急忙跑出大帐,便见四面八方,大水骤至。整个营中,一片混乱,四散逃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
于禁一时,惊慌失色。
怎么可能?
于禁常在北方,根本不清楚,长江若是泛滥,其水势若滔天之波,银河决堤一般。诸葛亮在荆州多年,见识过大江决堤,这才引于禁屯于洼地,水淹其军。
此时的于禁,在天地之力面前,亦是无能为力,只能登上小船,各处躲避。
等到天明,大雨已歇,诸葛亮命赵云摇旗鼓噪,乘大船而来,追杀于禁所部。
申氏兄弟,眼看形势不对,立刻向诸葛亮投降。
虽然此举可能会引得曹祜报复,二人老巢,远离江州,一旦投降,肯定是回不去了。
但为了活命,亦无可奈何。
倒是夷王袁约,颇有气节,不愿投降,遂死于乱军之中,
于禁、赵俨二人,一路率数百人退到一处河堤上。
眼见赵云前来,并无惧色。赵云用船将他们包围,又令士兵放箭,于禁身边卫兵,纷纷毙命。
这时赵云道:“可是于文则将军,我家军师有言相告,你已兵败,四下无路,不如投降。”
于禁大怒道:“我受魏公厚恩,岂肯屈节于人!”
于禁奋力御敌,而赵云四面急攻,矢石如雨,双方短兵相接,激战约一个时辰,于禁护卫,死伤殆尽。
望着层层叠叠的荆州军,于禁也是后悔不已。
“悔不听司马仲达之言。”
赵俨道:“仲达在山上,不曾被水淹,亦可来救。”
“荆州军有所准备,司马仲达那一千人,只怕难有作为。”
如于禁所料,眼看大营遭遇水淹,司马懿便出兵相救,可他区区千人,根本不能近前。
司马懿索性紧守营寨,收拢残兵,以求自保。
于禁这边,已是不敌,赵俨拿起佩剑,就要自刎。
“赵公这是作何?”
“我闻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今日是逃不出去了,索性一死,以报魏公。”
“赵公不可。”
于禁劝道:“不到最后时节,绝不可言死啊。”
赵俨听后,也只能随于禁力战。
于禁护着赵俨,向北而走,就在这时,有数十荆州兵,驾着小船而来。于禁提刀飞身一跃,跳上小船,连杀十余人,其他人皆是弃船赴水逃命。
于禁乃接赵俨登船,他在船头,一手提刀,一手使短棹,企图逃走。
就在这时,大将向宠乘大船而来,将小船撞翻,于禁和赵俨二人,俱落于水中。
几个荆州军士兵,跳入水中,将于禁、赵俨二人给擒获。
······
此战淹死者无数,其他侥幸活命之人,亦纷纷投降。
于禁麾下,一万六千人马,包括八千曹军精锐,自此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