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一旦归为臣虏
鸣奇2025-07-28 16:282,052

  江州大战,曹军大败,主帅于禁和关中护军赵俨二人,俱被俘虏。

  二人被押送到城中后,终于见到了荆州军的指挥官诸葛亮。眼看诸葛亮年约三十,一身儒装,温文尔雅,俱是吃惊。

  二人俱是一世英雄,万想不到,今日竟败于一书生手中,心中一时百感交集。

  诸葛亮命人给二人松绑。

  “赵公,于将军,在下治军不严,慢待了二位,还请海涵。”

  于禁回了一礼,赵俨却是不搭理他们。

  对二人反应,诸葛亮也不在意。

  “赵公,于将军,我知二位此时,心情复杂,但我有一言,却要说于二位。

  曹操者,汉贼也。侵擅国权,恣心极乱,暴戾强伉,杀人不忌,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国。

  此等恶贼,天必收之。

  二位追随曹操,实乃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悬首藁街,已是必然之事。

  左将军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二位若能及时醒悟,改弦易辙,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助左将军兴复我大汉,必将朱轮华毂,拥旄万里。

  又如何是今日沦为贼虏,可能比的?”

  “呸。”

  赵俨厉声斥道:“无知小儿,安敢狺狺狂吠?天下大乱,雄豪并起,是魏公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方有今日之盛举。

  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知徒,安敢与魏公相比。”

  “曹操身为人臣,僭越君权,崇诈杖术,征伐无已,难道不是真的?”

  “魏公乃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安是你能懂的?”

  二人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以至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诸葛亮最后气笑道:“赵公今沦为臣虏,真不惧死。你身为汉臣,却为曹贼而死,九泉之下,可能见你颍川赵氏的先祖?”

  赵俨听后,一时大笑起来。

  “你跟我说先祖?家父是李司隶(李膺)手下的簿曹从事,李司隶死后三年,忧愤而亡。

  我亲叔父是荀沛相(荀昱,荀攸祖父的亲哥哥)的佐吏,与他一同下狱论死。

  我赵伯然,满门忠烈。”

  诸葛亮一时语塞。

  以赵俨家族境遇,他还真没法说对方不忠。

  诸葛亮看得出,赵俨是个死硬分子,便转头看向于禁。

  “于将军,何不早降,省的白白损了性命。”

  于禁还是沉默。

  诸葛亮突然一声厉喝。

  “于禁,安敢抗拒天命?”

  于禁下意识地说道:“上命差遣,身不由己。”

  于禁说完,也是一惊。

  赵俨怒道:“于文则,死则死矣,有何惧哉?”

  诸葛亮道:“圣人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求死,何必非得拉着旁人。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

  于将军放心,左将军为人宽仁,思慕良臣,只要于将军愿降,必将厚待于将军。”

  于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赵俨有些着急起来。

  “于文则,于禁,你跟随魏公二十多年啊。切莫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我等死则死矣,气节不可丢。”

  诸葛亮一挥手,众人便将赵俨押走。

  诸葛亮其实更在乎于禁。

  今日大战,荆州军俘虏了四千多于禁本部。这对于缺兵少将的荆州军来说,是件好事。

  于禁若降,更利于他们招降这支部队。

  堂上只剩下于禁,诸葛亮道:“于将军,当早做决断。听说你与曹祜不和,你今日全军覆没,哪怕回到曹操那里,只怕也没好下场,还不如早降。”

  于禁长叹一声,拜于地上。

  “于禁,愿降。”

  诸葛亮大喜过望,上前将于禁扶起,又下令军中,礼遇于禁,不得慢待。

  至于赵俨,宁死不降,诸葛亮亦是无可奈何。

  不过鉴于赵俨的威望和地位,诸葛亮并未直接将其处死,而是将其关于狱中,等待刘备的处置。

  江州一战,荆州军大获全胜,只剩下司马懿率领残部在北面山上拒收。

  诸葛亮于是命赵云督领人马,向北出击。

  此时的司马懿,也是惊魂未定。

  虽然他有所警觉,可天地之威降临时,还是充满了畏惧与无助。

  司马懿当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立刻退往垫江,只要他跑得快,荆州军肯定追不上,如此命算是保住了。

  至于另一个,则是坚守山丘,收拢残兵,等待曹祜的到来。

  司马懿略一犹豫,便做出了选择。

  他要留下来。

  返回垫江,看似稳妥,实则凶险。

  曹祜给他的任务是让于禁退兵,可结果却是于禁全军覆没。若曹祜要处置他,谁也救不了他。

  留在此地,坚守待援,至少能向曹祜证明,他一直在努力。

  司马懿收拢了数百人,龟缩在营寨之中,坚守不出。

  一场洪水过后,到处泥泞不堪,反倒不利于荆州军攻击。赵云几次出击,俱不能攻破司马懿防守。

  诸葛亮派人来劝降,司马懿全都斩杀。

  诸葛亮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硬骨头,只能派于禁前去劝降。

  去劝降自己的部下,对于禁来说,是种羞辱,他实在不愿前去。可既已投降,他什么也拒绝不了。

  真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于禁到了山下,亮明身份,便开口劝降。

  司马懿大吃一惊。

  他万没想到,于禁会投降。

  山上军队,俱是于禁旧部,于禁劝降,这些人很可能便直接降了。

  到时他司马懿,真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不过司马懿的确睿智,很快便有了计策。

  司马懿站在山前,大声喊道:“贼人,如何敢冒充于将军?于将军跟随魏公二十多年,哪怕是死,亦绝不会投降。

  尔等贼人,为了诬陷于将军,竟然如此卑鄙,找人冒充,实在是狼心狗行,丧尽天良。

  我等哪怕是死,亦不容你们,诬陷于将军。”

  本来心惊的一众士兵,亦反应过来。

  众人也觉得,于禁跟随曹祜多年,不会投降,因此皆以为是荆州军的诬陷,义愤填膺。

  而山下的于禁,已是汗颜无比,再无颜见人,只得躲走。

继续阅读:第394章 连锁反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