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我的益州
鸣奇2025-09-01 09:052,091

  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益州有粮,关中有兵源,同得益州和关中者得天下。除了浪翻车的苻坚,从无例外。

  历史上的唐朝,看似浅水原、太原等战后兵败如山倒,风雨飘摇,其实稳如泰山。自始至终,同时占据益州和关中的李唐,属于粮食吃不完,兵源无穷尽,装备堆如山。隋末的历史,从李渊先后占领关中和益州,天下大势便定了,剩下的不过是其他势力的垂死挣扎而已。

  曹祜不敢保证未来会如何,但他不会将自己的安危寄托着曹操的宠爱上,所以控制益州,就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大将军,益州刺史的位置,魏公肯定有所安排。与其因为此事触怒魏公,不若将各郡太守,全部换成忠良之士。

  如此哪怕益州刺史是外人,益州事也为我所控。”

  “占领益州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改造益州。就说益州打了这么多年,人口离散,土地荒芜,多少百姓成了流民,隐户,又有多少土地被抢夺,霸占。

  要清理隐户,丈量土地,恢复生产,重建秩序,就需要一个强势的,有能力的刺史,统一协调诸事。

  名不正则言不顺,连名都没有,根本不可能动得了益州庞大、复杂的利益集团。”

  王基听了,一时也有些沉默。

  曹祜不是想简简单单地控制益州,是想让益州按照他所希望的方向去改造。

  “而且既下益州,下一步就是东征荆州。可若想占领荆州,就得建立一支庞大的水军,而这,也需要在益州筹建。

  不掌握益州刺史这个位置,这些事都做不成。”

  王基听后,皱眉道:“益州太重要了,大将军本身就是雍州牧,若是任命一个完全听命于大将军的益州刺史,朝廷很难接受。”

  “想办法也得让他们接受。”

  益州刺史不仅要能力,还得要资历。

  曹祜麾下,还真找不出个合适的人。

  王基想到这,突然一愣,曹祜不会想让他做益州刺史吧。

  王基不由得看向曹祜。

  曹祜也知道王基反应过来了。

  “伯與,你做这个益州刺史如何?”

  “大将军,我无论是出身,还是资历,只怕都不足以担此重任吧?”

  “你说了出身,资历,却没说能力,也就是说,你觉得凭你的能力,是可以做益州刺史的?”

  王基没有正面回到,而是道:“朝廷只怕不会同意。”

  “伯與你今年二十六岁,二十六岁的益州刺史,要是我是朝廷官吏,我也犯嘀咕。可谁让你们当初跟随我的时候,年纪太轻呢。

  文靖二十四岁,长安令,署京兆府事;克明二十五岁,四海商团掌舵人;友闻二十四岁,鹰扬军统帅;景宗二十二岁,大汉雍州的骑兵统帅。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没人要求,这升天的鸡犬,一定要多少岁啊。”

  “朝廷同不同意,不必你来操心,你只需告诉我,由你担任益州刺史,能不能做到,让整个益州,如臂使指。”

  王基听后,起身拜道:“请大将军放心,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那就好!”

  “伯與,接下来你要做好上任益州刺史的准备。在益州刺史任上,做好三件事。

  其一,就是恢复生产,人口。将益州建成最重要的粮仓。

  其二,修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所以蜀地难以向外开拓,就是因为道路艰险,粮食难以外运。

  但现在,益州要有粮,益州的粮,要能运到关中。”

  听到“关中”,王基心中一顿。

  王基军事嗅觉很敏感,曹祜此举,是要做在关中及周边打大战的准备。曹祜是雍州牧,手握大军,唯一能威胁他的,只有朝廷。

  “其三,汉化。益州蛮夷众多,这是一件长远之事,但不能不去做。

  其四,兴建水师,这个就不用说了。

  其五,南拓。益州南北广阔,可不管是朝廷,还是刘季玉父子,能掌控的,只有北方数郡,南部的越雋、牂牁、益州、永昌四郡,还有蜀郡、犍为、巴东三属国都尉,控制力聊胜于无。

  我们现在没有精力去掌控这些地方,但以后,肯定要收回来。

  你这个益州刺史,是真正的任重而道远啊。”

  王基之前做过汉中郡太守,本来觉得做这个刺史,也不过是大号的汉中郡太守,可曹祜这么一说,倒是让他心中有了不小的压力。

  “大将军,我若做这个益州刺史,可是要向你要两个人。”

  “何人?”

  “一是令狐孔叔。此人擅长参谋,又擅长治理地方,乃是一个才能多面的干吏。有他在益州负责内政,我能放心。”

  “令狐孔叔确实是良吏。不过我真没想到,你会要他。”

  “颜文林更合适,只是大将军不愿意给啊。”

  颜斐一个小小的户曹掾,但是兼领着土地署,实权并不亚于陈群、高柔这些人。

  “你倒是聪明。”

  “另一个是程喜程公乐。”

  “治理益州,要宽严相济。令狐孔叔是宽,而程公乐则是严。”

  程喜自被曹祜任命为理曹掾之后,也开始立起了人设。因为他出身校事的原因,天然不受信任,于是程喜便当起了酷吏,孤臣。

  有老乡满宠这个标杆在,他倒是做的不亦乐乎。

  而且程喜并不是王温舒、宁成那样的疯子,他只是立个人设,努力做好曹祜手中的刀而已。

  眼看他如此识趣,曹祜便渐渐倚重于他。

  “就以令狐孔叔为蜀郡太守;马盛衡为别驾,主掌一州财赋、民政事;程公乐为治中,主掌一州刑名按劾之事。”

  蜀郡是益州最重要的郡,益州一半的良田都在这里。至于别驾和治中,也是刺史佐官最重要的职务。

  曹祜直接确定了王基手下两个最重要的属官人选,但王基并未多说。

  曹祜一直在收官吏的任免权,这会是个常态。

  “大将军,按照惯例,别驾、治中,皆要由当地人担任。可仍让程公乐负责刑名按劾之事,可是不是让他换个官职。”

  “不必!往后所有人都要习惯,往后刺史总揽州中事务,别驾负责民政财赋,治中负责司法监察,一州中最重要的三个官职,可能不会再允许本地人担任了。”

继续阅读:第676章 打你是为你好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