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告密
鸣奇2025-07-28 16:542,107

  尹奉面对曹祜的拒见,毫不气馁,他似乎打定了主意,要见到曹祜。

  待曹祜从郡府返回,便发现尹奉还跪在驿馆前,高声呼喊,尽管声音已经嘶哑,神情却依然坚定。

  曹祜冷笑道:“这是要申包胥哭秦庭啊。”

  李先道:“大将军,让他在这里呼喊,影响太坏了。”

  “他愿意哭就哭吧。”

  曹祜回到驿馆,便让人收拾行李,准备明日离开。

  盐政的事,接下来要进入拉锯环节,众人肯定要为了利益进行撕扯,朝廷也要进行调整。哪怕曹操下了决心,也需要安排、布局。命令下到地方,再进行落实,没有三五个月是不可能完成的。

  曹祜也不可能在河东郡等这么长时间。

  而且具体的执行,是底下人的事,最大的功劳这一块,他作为发起人和策划者,已经拿到了。

  回到驿馆,卫葭见丈夫回来,便问道:“夫君,门外好像有个人求见。”

  “不去管他。”

  卫葭见状,也不好多说。

  曹祜回到书房,一个人盘算着盐政还有何阙漏。申时左右,徐质来报,卫昶求见,似有要事。

  曹祜换了身衣服,让人将卫昶引到堂上。

  “九叔匆匆而来,可是有要紧之事?”

  卫昶满脸焦急。

  “大将军,出大事了。荀奂小儿,企图作乱。”

  “九叔说详细一些。”

  “大将军不是让我放出一些口风,我回去之后,便将朝廷要收回盐场,进行官营的消息,放了出去。

  此消息一出,立时在各家之间,沸腾起来。

  各家对此事自是不满,更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利益,因此纷纷叫嚣。有说要劝朝廷改变主意的,有说要阻止朝廷执行此事的,还有人说,要与朝廷对抗。

  后者领头的,便是荀家。

  荀奂是荀家在盐池的管事。整个盐池,荀家和钟家实力最强,两家共占了有三分之一的产量,盐池各家,基本上也以荀家为首。

  荀奂昨天晚上,召集了大部分管事,秘密进行了协商。”

  “大部分管事?”

  “除了四海商团,卫家,丁家,还有几家跟大将军关系特殊的,其他人的都请了。众人商议,要一致对抗,不能让朝廷将各家盐场收回去。

  各家也都表示支持。

  之后荀奂又召集了几个亲近势力的管事,众人商定,暂停盐场生产,并在盐池周边制造混乱,确保各家的食盐,运不出安邑县。

  只要周边各郡县,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没有足够的食盐,生出乱子来,朝廷必然重新估量此事。”

  曹祜听了,一时无语。

  “谁出的馊主意?别说一两个月,盐池以后彻底不产盐了,也不会影响朝廷的决断。”

  “所以这些人都疯了。”

  曹祜看向卫昶道:“既然荀家秘密商议,九叔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卫昶有些尴尬道:“祁县王家的管事,与荀奂交好,双方关系很亲近,荀奂也很信任他。但他不知道,王家与我卫家,才是真正的至交,这种事情,牵扯极大,王家不可能瞒着我卫家。”

  曹祜笑道:“难道王家不知道,告诉了你,你们卫家很可能便会告知我?”

  卫昶没说话。

  曹祜知道,卫昶没说实话。

  这件事,看似是荀家、钟家要对抗朝廷,搞不好,是被卫昶坑了一把。卫家,甚至包括太原、河东、上党等家族,想利用曹祜和朝廷的刀,将荀家、钟家这种过江龙,赶出盐池。

  众人已经在为以后的专卖权斗争了。

  “今日便多谢九叔了。”

  卫昶走后,曹祜招来房晦。

  “克明可知荀奂?”

  “大将军也知此人?”

  房晦道:“荀奂此人,乃是荀家在盐池的总管事,号称‘盐池虎’。此人性格强势,专横霸道,手段强硬,是个人物。

  荀家在盐池的很多盐场,都是他用特殊手段抢的,盐池的秩序,基本上也是由他来制定的。”

  “他凭什么?”

  “按照荀奂自己说的,就凭汉尚书令姓荀,魏尚书令也姓荀。”

  曹祜也是无语。

  “四海商团和他发生过矛盾吗?”

  “这倒没有。荀奂虽然狂妄,却也极有分寸。他对付的,都是比荀氏势弱的,像咱们家,都护将军家,还有丁家,他是不敢贸然对上的。”

  曹祜点点头。

  如果盐池各家是一个行业组织,那荀家应该就算龙头。如果打掉荀家,那么接下来在盐池的工作,便会方便不少。

  曹祜立刻又让人将杜畿召来。

  杜畿到后,曹祜便道:“伯侯可知,河东郡要出大乱子?”

  杜畿听到此言,一时有些懵。他在河东郡十年,掌控力与日俱增,不说对地方情况了若指掌,也不至于要出乱子了却一无所知。

  “大将军,发生了何事?”

  “盐场要作乱算不算大事。有人要组织起盐场的盐工,甚至要攻打安邑。伯侯应该知道,盐池周边,上百个作坊,有数万人。

  这些盐工一旦组织起来,是什么后果。”

  杜畿听到此言,大吃一惊。

  “大将军,这从何说起。”

  “有人散布谣言,朝廷要对食盐实行专卖,所有的盐场,全部收归官府,所有的盐工,全部遣散。”

  “哪怕盐场收归官府,也不可能遣散盐工。”

  “如果这些人能分辨是非,就不必教化了。”

  曹祜说到这,轻叹道:“伯侯,朝廷要想在盐池试点新盐政,就必须对盐池有绝对的控制力。

  盐池和所有盐场,不能受到破坏。盐工亦要稳定。

  最关键的事,每日的产盐只能上涨,不能下降。”

  “畿明白。”

  杜畿不是傻子。他也知晓荀家在盐池的势力,他很清楚,荀奂若是暗地里组织盐工,对抗官府,是可能的。

  可是若让荀奂发动动乱,甚至组织盐工攻打安邑,给他十个胆子,也不可能。

  此事就连荀家也撑不住。

  可偏偏曹祜就这么说了。

  这是曹祜给这件事情定了调子,不容改变。而他要么按照曹祜说的处置,要么就是与曹祜对抗。

  杜畿清楚,曹祜之所以不明说,就是因为当初是荀令君举荐的他为官,他又与钟元常关系亲近。

  这是让他做抉择。

  杜畿和曹祜之前并无交集,可是盐政这件事,让二人绑在了一起。

  “请大将军放心,畿必定会讨平叛乱,彻底稳定盐池局势。”

继续阅读:第485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还知道你有多冤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