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殿中,丁氏已为祖孙二人准备好了饭食,还为曹操端来新煎好的药。
曹操有些不满道:“整天吃药,整天吃药,好人也要吃坏了。”
曹祜本以为祖母会发怒,没想到丁氏罕见地没说什么,给曹操取来了蜜饯,还端了一碗蜜水。
“张公说了,一次最多只能吃一颗,否则影响药效。”
曹操见好就收,赶紧将药给喝了。
喝完了药,曹操还有些不满道:“你大母这是将我当做稚子了。”
曹操虽然这么说,但看得出很高兴。
丁氏也不理他。
二人用完饭,祖孙又进了书房。
曹操拿出一个文卷,递给了曹祜。
“这是我拟的魏公国大臣名单。魏公国朝廷,类大汉朝廷,置尚书台,有尚书令一人,仆射一人,尚书五人;置侍中寺,侍中四人;置御史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各一人;置六卿,大理(廷尉)、大农(大司农)、郎中令(光禄勋)、少府、太仆、中尉(执金吾)各一人。”
天子设九卿,魏公国可设六卿,
九卿之中,除了负责外交和民族事务的大鸿胪,管理祭祀的太常,负责宗室的宗正,负责禁军的卫尉之外,其他五卿皆设。再加上等同于九卿的中尉,合为六卿。
曹魏六卿的名字,用的都很复古。
曹祜接过文卷,粗略一观。
尚书令是荀攸,这个没问题。尚书仆射未设,五尚书分别是毛玠、崔琰、卫觊、徐宣、何夔,其中毛玠为吏部尚书,管人事,何夔为度支尚书,管财政。
四侍中则是王粲、杜袭、和洽、徐奕。
袁涣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钟繇为太仆;董昭为大理;王修为大农;万潜为少府;国渊为中尉;羊秘为御史中丞。
其他一些官员,自不必提。
这个安排,跟曹祜记忆中的差不多。九卿地位高,都是老臣;五尚书权力大,都是骨干;四侍中最亲近,皆是心腹。
五尚书少了常林和徐奕。常林做过幽州刺史,资历没问题,但他之前是五官将功曹,跟曹丕绑定太深。
其实常林跟曹丕关系一般,曹丕继位后,只让他做九卿,地位远不及桓阶、邢颙等人。
至于徐奕,则是受关中之事的影响。若非是曹操心腹,连侍中也不会给。
而取代他们的卫觊、徐宣,俱是老臣,在朝中影响力并不大。
四侍中原本有卫觊,现在卫觊成了尚书。
至于九卿,袁涣、王修、万潜、国渊,甚至是曹祜的舅舅羊秘,问题都不大。
有问题的是钟繇的任命。
九卿之中,最有地位的是太常,可最有权力的,乃是主管律法的大理。大理的职权包括后世明清的刑部、大理寺以及部分督察院的工作,还有律法制定权。历史上钟繇担任的便是大理。
钟繇牵扯到帝党,曹操不放心他,所以夺了他的实权,只授太仆。
而大理这个要职,被曹操给了一直亲近曹祜的董昭。
十七个人中,董昭和大舅算是他的人,万潜也支持曹祜,何夔和曹祜关系不错,但仅限私人关系。
荀攸马上就要没了。
崔琰、钟繇、徐奕跟曹丕关系好,王粲跟曹植关系好。
毛玠态度暧昧。
袁涣、王修、国渊、卫觊、徐宣、杜袭、和洽等人则态度不明朗。
总得来说,新的魏国朝廷,曹祜实力和影响力仍是一般。
“对于这份名单,你有什么异议和补充的吗?”
“孙儿并无异议。”
“阿福,大父老了,未来还是要靠你,朝中官员的任命,你应该说话。”
曹祜点点头。
“孙儿真的没有意义,只是有些疑问,这其中为何没有程公?”
“程仲德?”
“对。”
“程仲德老了,待在家里,保全晚节,对他、对我,俱是好事。”
“孙儿明白了。”
“阿福,前几日,外放为平原国相的陈群回邺了。”
曹祜没有说话,他不知曹操的用意。
“还在忌恨他当初陷害你的事情?”
“大父,些许小事,孙儿根本不放在心上。”
“陈群有大才,若是不用陈群,就要用荀家人了。你应该也查出来了,你在关中的风波,韩斌案,俱和钟繇有关。
是不是在疑问,我杀了钟繇之子钟劭和董遇,却没有处置钟繇?”
“孙儿确实有些疑问,钟繇此人,心思不纯,他试图在天子和大父之间,来回横跳,以图最大的利益。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他是在横跳,可满朝文武,有几个人,不是心怀汉室的。只是因为这一点就不用他,那很多人就用不了了。
你应该清楚,我当年崛起,颍川世家大族是出了大力气的。
同样,因为我的崛起,他们在朝野内外的势力,拓展迅速,盘根错节,影响力超乎想象。
我和颍川世家大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可以对他们进行压制,可也仅此而已,不能下死手,否则就要伤到根基。
像是荀彧、荀攸、钟繇这样的人物,动一发而迁全身。所以只要他们不反对我,只要他们还在为我做事,我便不会动他们。
钟繇乃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天。”
曹祜想反驳,理由却没法说。钟繇不仅还能活十几年,熬死了同时代的所有大佬,而且七十多了,还能生儿子。
“大父想怎么安排陈群?”
“给你做长史,你看如何?”
曹祜当然不想让陈群做长史,毕竟时刻让陈群盯着,他要算计自己,就容易了。
“那王长史呢?”
“我另有安排。”
“大父,此次南征汉中和益州,功曹高柔和主簿李孚,亦多有功劳。”
“我知道了。”
此时的曹操,格外的虚弱,不仅是身体上,还有精神上。面对曹祜,他也只能有商有量,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曹祜是他的继承人,他的安排,是要曹祜满意的。
“朝中多青年才俊,你再选拔一批,留在身边听用。张辽之子张虎,乐进之子乐綝,俱是英年才俊,有乃父之风,你就留在身边听用吧。”
五子良将,徐晃与曹祜关系不错,张郃还排不上号,于禁算废了,真正的大佬,只有张辽和乐进。
曹操将他两人的儿子给曹祜,用意便着实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