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刘备的疑问,诸葛亮早有对策。
“除了董幼宰,马幼常,费宾伯二人亦可用。
州中之事,潘承明(潘濬),殷孔休,伊机伯,向巨达(向朗),此皆良实,志虑忠纯,亦可用之。”
刘备听后,眉头微皱。
“马谡言过其实,而向朗,临阵脱逃,今没有斩之,已是恩典。”
“主公,今为用人之际。
马幼常是有才的,不在亮之下。
向巨达之前虽有过错,但能力出众,让他筹集粮草,管理物资,必能尽职尽责,戴罪立功。”
刘备点点头。
其实刘备并不想用向朗,也不想用马谡。可庞,马,向,习,俱是南郡大族,只有获得他们的支持,整个江陵才能安稳。
这也是不得不妥协的事。
“今日更向主公推荐一良才,长沙郡太守,武陵人廖立廖公渊。此人乃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其才干胜亮十倍,可为主公,出谋划策也。”
“廖公渊?”
刘备对廖立的印象倒是不错。
诸葛亮如此正式地推荐,他便道:“便让他接任掌军中郎将吧。”
诸葛亮之后又说了很多安排,刘备一一从之。
眼看诸葛亮将所有事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刘备知道,这一次诸葛亮主意已定,自己是拦不住了。
刘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绞尽脑汁,才想出一个话题。
“孔明准备直接前往邺城?”
“主公,这次我准备先去并州。”
“并州。”
“听说曹祜已经要前往邺城。以曹祜的能力和实力,他在邺城,无论是曹植还是曹丕,皆没有一丁点机会,哪怕有我帮着筹谋,亦是无用。
所以曹祜不能留在邺城。”
“这跟并州有什么干系?”
“曹祜此人,素来爱揽兵权,一旦并州出事,主公以为此人会袖手旁观吗?
说实话,并州离着邺城,还是太近了,如果可以,我更希望将曹祜调到陇右、河西之地,远离邺城。
但陇右、河西,难出大事。
灵帝年间,鲜卑单于和连在钞略北地郡时被人射死。其子骞曼年小,兄子魁头代立。后蹇曼长大,与魁头争国,部众离散,鲜卑势力自此四分五裂。直到这两年,鲜卑才勉强缓过气来。
目前北方的鲜卑势力,主要分作三部,一部是魁头的弟弟,鲜卑单于步度根,与其兄扶罗韩各拥兵马数万人,据有云中、雁门、北地、代郡、太原等地之全部或一部分;一部是小王轲比能,其部众分布在幽州的代郡、上谷等地;最后一步是东部鲜卑,部众分布在幽州的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
这些鲜卑人,能给曹魏制造大麻烦。”
“孔明,曹魏势大,而胡人素来畏威而不怀德,这些人敢得罪曹魏吗?”
“主公应该知道,塞外胡人居于苦寒之地,最向往的,便是南下劫掠。哪怕他们不敢得罪曹魏,为了生存,也必须这么做。”
此时的刘备,又想起当初在幽州的事。
当时的鲜卑单于还是檀石槐,每年腊月,檀石槐都会入侵汉地。每次入侵,都是尸横遍野,生灵涂炭。
从鲜卑王庭弹汗山到他的老家涿县,好像很远,可实际上,只有几百里地。(张家口市尚义县到涿州市,驾车三百多公里)
刘备离开幽州已经二十多年,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忘了这些旧事。
现在看来,有些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此生难以忘却。
刘备不太想跟鲜卑人合作,至少他不愿意让鲜卑人去祸害自己的家乡。可是他又没有任何的办法,能够阻挡曹祜。
想到这,刘备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诸葛亮知道刘备的心思,立刻劝道:“主公,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太和五年(231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再出祁山,北征曹魏,与轲比能串通,兵屯石城,遥相呼应。所以不是黑诸葛亮,他是真的联合胡人打曹魏。)
“孔明,你还是不明白。”
刘备满心的不甘,却又无能为力。
是啊,只有这一种办法了。可是,为什么是这种办法?
“孔明,虽然,但是。”
“主公,亮明白。”
对于诸葛亮来说,他只是要利用鲜卑人来完成自己的目的,但他也是一个汉人,不会真的帮着鲜卑人。
诸葛亮很快离开,二人各怀心思。
做出这个决定之前,诸葛亮犹豫了很久。这件事不管成与不成,他或许都要遗臭万年了。
回到家中,妻子正在跟他缝补衣服。
“听说北面天冷,多带些衣服。也不知道你到了那边,会不会水土不服,吃食上习不习惯。”
妻子说着,忽然一愣。
“我忘了,你是徐州人。”
看着妻子密密的阵脚,诸葛亮心中突然无限的悲伤。
“夫人,我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
妻子看着诸葛亮的样子,上前一把将他保住。
“你是诸葛孔明,在我记忆里,永远都是那个智珠在握,风轻云淡的诸葛孔明。不管夫君你做了什么,都是我的夫君,我都会在家,等着你回来。”
······
隔天一早,诸葛亮带了两个伴当,离开了江陵。
因为此事要保密,只有刘备带着几个护卫在城外十里相送。
“孔明,此番北上,成功很重要,可你的安危,更是重要,你定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主公,亮,必不辱使命。”
刘备还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口。
让诸葛亮保护幽州百姓吗?
那是在本就心情沉重的诸葛亮身上,再绑上一道枷锁。
“孔明,北中郎将长史田豫,乃是我的故交,此人清俭约素,重信守诺。若事有不偕,可托身于此人处,以保全姓名。”
刘备说罢,泪如雨下。
“多谢主公!”
诸葛亮亦涕泣而别。
诸葛亮三人打马向北,而刘备立马于林畔,看诸葛亮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一时大哭道:“孔明去矣!吾将奈何?”
刘备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
“快快将那片树林,尽数伐光。”
“主公,这是何故?”
刘备哽咽道:“那树林,挡住了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