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曹祜和刘靖,关于伏后之死,郑度说了三种可能。
待郑度说完,曹祜便向二人问道:“你二人判断,子制说得这三种可能,哪种最有可能?”
刘靖道:“第一种有些可能,但是魏公。”
刘靖没直说。
有些话身为大臣,实在不好说,也就是郑度这种人,什么都敢言语。
“祖父若想恫吓天子,直接就对天子动手了,不会再拐到伏后身上。”
刘靖见状,便接着说道:“至于第二种可能,时间不对。此举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在激化矛盾,让魏公和天子以及天子身后的大臣的矛盾更加尖锐。
魏公不会如此不智。”
“那就只有第三种可能。”
刘协肯定做了什么激怒曹操的事,但具体是什么,却不好说。
曹祜一时也难以判断。
而很快丁氏派人送信给曹祜,提到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是伏后鼓动天子南逃荆州,甚至还联络了荆州的刘备势力和一些亲近天子的大臣,准备直接南逃。
只可惜为坐镇许昌的曹丕发现,及时处置,这才没有让刘协走脱。
但刘协此举,着实激怒了曹操。
曹操虽然没法处置刘协,但却能将怒火全部释放在鼓动刘协逃走的伏后身上,所以才有了伏后被废的事。
事情似乎真相大白了。
郑度看了信,立刻便道:“大将军,此事或有疑问。”
“子制且言。”
“天子南逃,不是一件小事,单凭天子和伏后,肯定不可能做到,要想成功,必然会有掌握兵权的将领的参与。
那么问题就来了,此人是谁?
太夫人未在信上提及,肯定不是疏漏,很可能是这个案子中,遗漏了这个人,亦或者,并未存在这么一人。”
曹祜立刻想到了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的许都之乱。
这一年正月,丞相司直韦晃与少府耿纪、京兆人金祎、太医令吉平及其子吉邈、吉穆起兵许都。
这几年,曹祜之所以没有去揭发几人,一方面是因为事情还未发生,曹祜并无证据,而身为丞相司直的韦晃是曹操的心腹,若无实质证据,未必能如愿,反而会又起波澜。
另一方面,韦晃、金祎是京兆人,耿纪是右扶风人,吉平是左冯翊人,一旦重手去查,伤害的是曹祜的基本盘三辅人在朝中的利益。
“去查丞相司直韦晃与少府耿纪。”
“大将军怀疑他二人参与了此事?”
“不好说啊。”
郑度走后,曹祜一个人在脑海中捋这个案子。
天子,伏皇后,刘备,还有及时处置的曹丕,整个案子,颇为不寻常。虽然曹祜本人也找不到太多的疑点,可总觉得有问题。
曹操末年的几个案子,都透露着诡异。
先是崔琰案和毛玠案,两个宰相级别的人物,权倾一时,莫名其妙的就被处置了。
谁会同时动自己身边在任十几年的内、外组织部长。
然后是建安二十三年许都之乱,曹操心腹王必身亡,在朝中的三辅人士被清洗一空。再之后的魏讽案,一场莫名其妙的谋反案,朝中的荆州刘表旧部被清洗一空,大批的谯沛人士,卷入其中。
到底只是偶然出现,还是有人有计划的操纵呢。
郑度很快回报,许都被处置的官员中,并没有韦晃、金祎二人。
“伏后案发之后,魏公便安排三公子处置许都事务。三公子在许都,倒是没有将伏后案的影响扩大化。
他既未大肆清理朝中官吏,也未更换一些重要位置,反倒是一再对许都官员安抚,得了不少好名声,许都之中,人人称其贤。”
曹祜听后道:“子制,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其实并不存在天子要逃往荆州之事,或者说这件事,就是针对天子的一个陷阱。
而目的,就是在许都引发一场大案。
当时我那三叔正在许都,正常情况下,许都发案,祖父肯定交给他处置。他便可以通过此案,培植势力,增长名声。
现在来看,其目的实现了。”
郑度听了,有些狐疑。
“但三公子在许都,以安抚为主,并未将各职换成他的人,这样又如何培植势力了?至于增长名声,倒是有可能。
只是操纵这么大一个案子,仅仅是为了增长一些名声,值得吗?”
曹祜听了,也觉得郑度说得有理,有些事情说不通,但是他就是本能地觉得,此事跟他那叔叔有关。
“对于这个案子,我们了解的情况实在太少了,很多地方,属于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啊。”
郑度沉吟片刻,方才言道:“大将军,此案确实有疑问,也确实是一个大案,但总得来说,对大将军并无什么影响。
大将军没必要太关注此案吧?”
“子制,这个案子,祖父犯了错误。”
伏后案上,曹操是犯了大错的。
伏后不管怎么说,仍是皇后,而且是在位二十年的皇后。你说废就废,而且弄得这么不体面,只能惹得天下人不满。
按照现代话说,叫做败坏路人缘。
此事之后,曹操的名声将会更臭,反抗他的势力,也会更加团结。
而这些,其实是没必要做的。
在曹祜看来,曹操对待天子的态度是有问题的。
曹操将天子留在身边,就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连你曹操都不在意天子,又凭什么让其他人在意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成了一句废话。
真要是嫌刘协不听话,将他弄死,换个小孩子上位就好了。
刘协有好几个儿子,总有合适的人。
相爱相杀是小说,真要是政治上这么搞,属于闹着玩。
曹老板有些地方确实太感性了,这是他无法成为顶级帝王的核心原因。
董承之乱时,想办法弄死伏后,然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协。等到生下儿子,哪怕生不出儿子,抱养一个也可以。
待孩子有个五六岁,六七岁,再想办法弄死刘协,直接拥立自己的外孙做皇帝。
如此一来,谁还敢骂他曹操是权臣。
刘邦来了也没法骂他。
天子年幼,舅舅或者外公帮他看着朝堂,这是汉朝的制度,合情合理合法,否则何进一个杀猪的,凭什么做大将军,统领百官。
两汉第一个权臣,上将军吕禄,他控制朝政的法理性并不是因为他是吕后的侄子,而是因为他是汉前少帝的岳父。
两汉权臣,霍光,王凤,王莽,窦宪,梁冀,窦武,何进,都是如此。
曹祜正狐疑着此案,突然陈留传来一封急报,打破了长安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