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祜领了诏命,也不休息,便又前往遭了火灾的偏殿。
此时偏殿的火已经被王图带人扑灭,现场是断壁残垣,烟尘弥漫,一片狼藉。
见到曹祜,王图便请起罪来。
不过曹祜没让他说完,直接打断道:“王将军,此事非我所能言,如何处置,还要祖父决定。”
王图满脸沮丧,却也只能叹息。
二人都很清楚,此事之后,王图这个护军将军,是别想再当了。
倒不是因为曹操遭遇了火灾,而是火起之后,竟然没有人管他,还是曹祜将他背出来。
这暴露的问题太多了,曹操必然要对身边人进行一场大清洗。
曹祜并不管这些事,而是到了已倒塌的偏殿前。他从门的位置进入,一点一点检查殿中痕迹。
曹祜并不太懂专门的痕迹鉴定,但是他也明白,可以根据殿中烧毁的情况,判断起火的地点。
走到殿东侧,曹祜忽然向一个小黄门问道:“这里应该是一处屏风吧。”
“大将军,正是。这个屏风正好挡住东面的过道。”
“上面有帷幕?”
“是!”
曹祜还是狐疑,这火是怎么点的呢?
曹祜翻看着屏风,从残渣底下,找到一个铜炉。曹祜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有残渣,除了檀香的,还有燃尽的纸张。
检查完一圈,再无发现,曹祜将当日曹操身边的内侍聚集了起来,进行询问。
“你们送魏公进殿之时,检查殿中情况了吗?”
刚才那回话的小黄门面色微变。
“魏公喝得大醉,我们将他送到殿中。魏公不喜旁人在他休息的时候,待在殿内,我等便离去。”
“所以就是没有检查。”
小黄门只能低头承认。
“你们说说,送魏公进入偏殿后,有什么异常?与你们平时感觉不同的,都可以说出来。谁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我可以保他减轻,甚至不受处罚。”
众人畏畏缩缩,都说了一些,但并无多少有用的。
这时一人道:“我记得当时殿中点起了香。我当时还想,这是谁这般勤快,倒是省了我的事。”
“你是说本来该你点香,可有人点了。”
“正是。”
曹祜转头跟赵达说道:“查这个人是谁。”
“唯。”
曹祜又询问了一些问题,直到再无收获,这才返回了玉龙殿。
此时曹操并未休息,而是在等到曹祜的结果。
眼看曹祜回来,本来脸上正难堪的曹操突然浮出笑容,起身问道:“阿福回来了,我让人煮了肉羹,你先填一下肚子。”
“多谢大父。”
曹祜也不客气,坐下边吃边说道:“大父,我怀疑,此事大概率是人为之事。”
“你且细说。”
“大父,据我判断,火是贼人提起放的。”
“提前放的?”
曹操有些吃惊。
“贼人利用香炉点的火,他先在下面放好纸,纸上有洞,香从纸中穿过,然后点着香,香燃到纸的位置,就会把纸点燃。
这香炉藏在帷幕一侧。
纸点燃之后,又引燃了遮盖他们的帷幕。
帷幕易燃,又遍布房间,火顺着帷幕,迅速窜满了整个偏殿。”
曹祜听后,满心地后怕。
“也就是说,对方一开始,就奔着烧死我去的?”
“应该是。大父有喝完酒之后,去偏殿小憩的习惯,对方正是利用了此习惯。大父去偏殿之前,这里的防备并不严密,甚至可以说,没有防备。对方秘密潜入之后,按照我刚才说的,做好了布置。
等到大父进入,也没人敢打扰。
于是火就此燃起。
能做到这一切的,只能是铜雀台的人,我已经命赵达,严查在大父进入偏殿之前三个时辰内,所有靠近偏殿的人。
想来此人逃不脱。”
“还是阿福敏锐。”
“是大父洪福齐天。”
曹祜折腾了快一夜,又受了伤,身体也是疲惫的很,便在一处偏殿消息。
曹祜这一觉,到了快午时才醒。
到了玉龙殿,曹操笑道:“果然还是年轻人,休息一番,精神抖擞。”
“是在大父、大母身边,睡得安心。”
祖孙二人吃了一顿晚点的早饭,曹操平静地问道:“阿福,你觉得昨夜之事,是谁所为?”
这一次曹操确实被吓到了,对方竟然能把手伸到他的身边,这意味着他的安全根本无法保障,这是曹操绝不能接受的。
“大父,能将手伸到铜雀台,只怕非是寻常人。”
“这里没有旁人,你尽管说。”
“我怀疑是天子。”
“为何?”
“除了天子,旁人很难有这个影响力。毕竟铜雀台的人,说到底,都是大父的家奴,他们本该没有背叛大父的理由。”
“是这样吗?”
在曹操看来,好像也没有旁人了。
“阿福,你昨夜救我的时候,可曾害怕?”
曹祜笑道:“大父,熊熊烈火,随时可能送命,我如何会不害怕?”
“那你为何救我?”
“因为你是孙儿的大父啊。”
曹操听了,一时动容。
“阿福,这是你第二次救我了。”
“若无大父,便无父亲,若无父亲,更无曹祜。”
“阿福,邺城之中,你也算第二人了。你难道不明白,若是我昨夜死在那场大火中,魏公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曹操说完,曹祜猛地站了起来。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之为与不为之道也。
大父觉得,我不该救你吗?”
曹操万没想到,曹祜会如此激动,态度也是如此得强硬,倒是让他有些错愕。他很快意识到,这次试探,令曹祜不满。
“阿福,是大父失言,大父向你道歉。
你和子修,都是孝顺孩子,大父知道。
大父这辈子,年少时不修德行,年长后,因我之故,父亲、兄弟、长子、侄子,皆是罹难。
是上天厚待我,让我到了晚年,还有阿福你这样的子孙。”
曹操说得,亦有些激动。
曹祜赶紧说道:“大父,你没了儿子,我没了父亲,我们祖孙二人在这个世上,乃是相依为命,最亲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