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保持一致
鸣奇2025-09-27 09:302,056

  曹祜说完,董昭有些愣神,他完全没有想到曹祜提的这个观点。

  董昭还想说什么,却被曹祜给打断。

  “董公,我之前便说过,劝进一事,我不会参和,也不能参和,所以这件事情,不必再跟我说,有谁参加,有谁不参见,有谁支持,有谁反对,都是他们自己的事。”

  “大将军,若是能组织此事,必然会对大将军的声望有极大的增长。而且也能最快地熟悉邺城的官吏。”

  董昭显然不以为然。

  “董公,我自有主意,此事不必再提。我初至邺城,董公夤夜而来,不至于只有此事吧。”

  董昭笑道:“大将军,其实还有一件事,是关于公国官员任命的事。

  自荀令君(荀攸)去世后,尚书令一直空置。进来魏公有意重设尚书令,并设一尚书仆射佐之。

  今年十月,郎中令袁曜卿(袁涣)去世,郎中令一职出缺。

  无论尚书令,尚书仆射,还是郎中令,均是要职,均需与大将军商议。”

  曹祜略一沉吟,立刻便明白了董昭的用意。

  董昭想做尚书令。

  虽然大理权力极大,虽然九卿的地位,要在尚书令之上。但是尚书台却实实在在地掌握着国家的核心权力。

  换句话说,谁当上了尚书令,谁就是这个国家实际的宰辅。

  当初荀攸为何一直装死,也是因为尚书令的权力太大了。也因为尚书台权力太大,曹操设秘书监,进行分权。

  只是现在秘书监都是年轻人,尚未成长起来。

  董昭做尚书令,对曹祜来说是好事。

  两人一个掌军,一个掌政,联合起来,就是想造反亦不是不可能。

  可正因为如此,曹操绝不可能同意。

  曹祜打量着董昭,这么显而易见的事,难道董昭不明白吗?

  “对于尚书令和尚书仆射的人选,董公可有建议?”

  “大将军,这两个位置着实重要,在我看来,最好不要让外人得了。尚书台中,资历最老的毛孝先,崔季珪,都对大将军,颇有敌意,尚书台决不能落入二人手中。

  我看卫伯觎就很合适担任尚书令。”

  曹祜知道,董昭是在试探自己。

  曹操为了防止外戚专权,也不可能让曹祜的岳父做尚书令。

  董昭这是怕曹祜支持卫觊,跟他争尚书令。

  “董公,卫伯觎不合适。”

  “那除了卫伯觎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了。其他人要么资历不足,要么便是怀有异心。”

  “董公,崔季珪高格最优,朝野称颂,可否为尚书令?”

  董昭听了,立刻着急起来。

  “大将军,崔琰不可用!”

  “这是为何?”

  “崔季珪侄女嫁给五公子,本人却又对三公子亲近,甚至公开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此不为首鼠两端?

  而且崔季珪此人,表里不一,心怀叵测。

  其弟崔盛,与妻张氏不和,曾扬言‘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为皇后。’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崔季珪知之却为崔盛遮掩,可知其不臣之心。”

  曹祜听后,皱了皱眉。

  “董公,这种事可不能开玩笑。”

  “大将军,我所言句句属实。这件事还是崔盛之妻张氏与旁人言,这才为人所知。”

  曹祜发现,董昭在大理待了这么长时间,果然没闲着,打听隐私的能力是见长啊。

  “既有此事,为何不上报?”

  “魏公信重崔琰,又无首告,我这个大理,总不能无端地去查朝中重臣。”

  接下来董昭还想旁敲侧击,希望曹祜能够支持他做尚书令。但曹祜始终没有正面回答。

  眼看天色不早,董昭也只能告退。

  董昭走后,曹祜忍不住笑了起来。

  董昭不仅想做尚书令,还想借自己的口去告崔琰的状,甚至是要了崔琰的命。

  老东西确实擅长内斗,就是有些分不清大小王。

  不过董昭确实有一点说得很对,尚书令为中枢之长,这个位置很重要。在这个位置上的哪怕不是朋友,也不能是敌人。

  这个人应该是既对他没有敌意,又能让祖父接受的人。

  只是到底该给谁呢?

  曹祜想了一圈,暂时也无合适人选。

  曹祜回到后院,儿子曹扬已经睡了。

  曹祜坐到儿子身边,卫葭低声说道:“前几日父亲见我,让我问问夫君,他这个尚书,‘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外舅如何有此问?”

  “父亲觉得他外戚的身份,不适合再为尚书,又担心一旦辞去尚书之位,会误了你的事?”

  “朝朝你以为呢?”

  “嫁于夫君,已使我卫氏尊贵已极。卫氏确实不宜子弟侄布列朝堂。汉之吕、霍之事,可为切骨之诫,不可不察。”

  “外舅能做到这个位置,不是因为有我这个女婿,而是他有这个能力。让外舅勿要多想。”

  卫葭想说什么,但没有开口。

  父亲确实不能辞,至少现在不能辞。他还得为丈夫去争那个位置。

  曹祜有些乏累,便躺在儿子身旁,将头靠在卫葭的腿上。

  “邺城朝廷争斗的厉害,我这刚回来,他们就想将我拖入漩涡。一个个竟还打着为我好的名义,你说可笑否?”

  “其实长安也争。”

  曹祜抬头看向卫葭。

  “朝朝知晓些什么?”

  “我虽深居宅中,但也有所耳闻。幕府和州府,常常争权。幕府侵吞了州府的很多权力,杨别驾、傅治中对此,很是不满。

  幕府内部,左冯翊和陈长史,王长史之间争的也很厉害。

  王军师还拉偏架。”

  “你怎么知道的?”

  “官场上的事,从来瞒不过内宅,我在长安,常有命妇来拜见。”

  曹祜苦笑道:“争斗是人类的天性,我也没办法。我只希望他们不要因为斗争而误事,保持足够的战斗力。”

  “也有人不争,比如刘文恭。”

  “文恭的性格,确实不爱争斗。”

  “不是不爱争斗,而是刘文恭明白,不论何时,只要与夫君你站到一起,便能保持不败。”

  曹祜一愣,却是豁然开朗。

  朝堂纷杂的事,自己不必太头疼,只要跟祖父保持一致就好。至少在不侵害到自己的利益时,跟祖父保持一致。

继续阅读:第728章 实话实话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