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曹魏姓曹,曹操的曹
鸣奇2025-10-11 08:302,162

  毛玠案在校事府下场之后,很快便被查清。

  毛玠本人是清白的,被诬告的。而诬告他的,不是魏王,不是御史,更不是丁仪,而是一群坏分子。

  即保皇派。

  如荆州、东吴将所有的问题都推到曹操身上,曹魏也将所有的脏水都泼到那些保皇派的身上。

  当然在曹魏一遍又一遍的清洗下,到底还有几个保皇派分子,着实难说。

  但不要管那些,坏事就是他们做的。

  曹魏内部,好好地宣传了《驳天不雨者盖黥刑籍没说疏》这篇奏疏,甚至大小官吏,专门进行了学习。

  借着这个机会,曹操狠狠整顿了官员作风,统一了内部思想,确保曹魏上下,紧紧团结在以魏王为核心的大魏中央。

  毛玠虽然幸免于难,想回尚书台却是不成了。

  当然曹操算是给了毛玠足够的体面,命毛玠转任大将军府右军师。虽说没什么实权,但至少拿得出手。

  尚书台经过崔琰自尽,徐宣免职,毛玠调离三件事后,三大核心尽失,元气大伤。

  到了这个时候,终于任曹操揉捏了。

  曹操宣布,尚书台改制,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尚书仆射两人,尚书五人,共同负责尚书台事务。

  尚书台仍总揽全国政务,但所处置的政务,由侍中寺负责审核。凡尚书台处置的政务,皆需侍中寺署名,如此就断了尚书**揽大权的能力。

  包括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全部纳入侍中寺管理。

  侍中本就是皇帝身边近臣,不仅负责通传内外事务,还是皇帝的顾问,现在又获得了审核封驳之权,其权势立刻便不亚于尚书。

  如此一来,尚书台和侍中寺相互制衡,再也不怕一家独大。

  这场改革,削的是尚书台的权,本来尚书台应该是反对或者抵制,但是尚书台没了毛玠、崔琰、徐宣三个大佬,卫觊被曹祜压得不敢动,王思新上任,无论是权势还是威望皆不知,最终此事极其顺利地通过。

  此时的尚书台,只有卫觊、何夔、王思三人,新的人选,很快出炉。

  出乎所有人预料,尚书令由华歆担任。

  尚书台虽然因为侍中寺的崛起,权力大减,但仍然是实权宰相,其权力之大,非九卿可比。

  因此魏国内部,对此职争的厉害。

  就连曹祜的老丈人卫觊,心中也是热切。

  至于董昭、王粲,甚至老资格的国渊、何夔、谢奂、万潜等人,均对其虎视眈眈。

  可谁也没想到,最后的赢家竟然是华歆。

  华歆自在许昌朝廷任职后,先后做过议郎,尚书,侍中,还代荀彧为汉尚书令,但实际上无论影响力还是功绩,俱不突出。

  对于曹操这个安排,不少人还愤愤不平。

  曹祜却是明白,这就是赤裸裸地酬功。

  当初废黜伏后,曹操的老队友郗虑态度暧昧,而华歆却是直接将伏后从宫中夹墙里拽出来。

  华歆此举,直接为他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华歆三十多年前就做过郎中,还做过尚书郎和豫章郡太守,与钟繇、王朗等是目前朝中仅有的几个做过灵帝时期的汉官,还在洛阳待过的人。

  这种人本来是铁杆的保皇派。

  可华歆却能坚定的站在曹操这一头,单是象征意义,便无比巨大。

  华歆是青州人,跟一众曹魏元勋联系并不多,算是个孤臣。曹操为了保证对尚书台的控制力,选择华歆也就不奇怪了。

  尚书仆射是卫觊和何夔,尚书台仅剩的两个老人。

  而五个尚书,除了新补的王思,还有原来的侍中和洽、桓阶,以及荆州人汉尚书刘先,三辅人军祭酒李义。

  其中桓阶担任吏部(全程吏部曹)尚书。

  曹操本来想用和洽,曹祜强烈反对。和洽反对清廉选官,曹祜肯定不能允许他对选官标准进行改革。

  而桓阶却是天下有数的清官,人送外号“酱酻太守”。

  尚书台中,卫觊和王思算曹祜的人,李义是左冯翊人,也倾向于曹祜,而华歆、何夔、刘先三人,肯定不会反对曹祜,这就使得曹祜在尚书台的影响力过大,所以安排了和洽、桓阶二人制衡。

  原本的几个侍中,王粲早就转任秘书令,和洽、桓阶转任尚书,徐奕被任命为兖州刺史,只剩下一个杜袭。

  于是曹操又任命陈群、郑称、傅巽为侍中。

  郑称是大儒,傅巽是北地人,刘表的旧部,二人皆与曹祜不太熟。

  总得来说,朝堂之上,曹祜的影响力明显增强,但想一手遮天,那就纯属做梦了。

  曹魏姓曹,曹操的曹。

  ······

  四月初,曹祜在漳水北岸,送别毛玠。

  历史上的毛玠,毛玠案后,便郁郁寡欢,很快去世。但现在的毛玠,他不想死,更不敢死,因为他还有未竟的事业。

  回望邺城,毛玠感慨万千。

  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如此失意地从此地离开。

  “大将军,我的经历已经证明了,格格不入非是好事。平常的时候,别人或许不敢招惹你,但一旦有机会,肯定会把你打倒。

  邺城的大将军,便是面临这个局面。”

  “毛公担心我没法继位?”

  毛玠点点头。

  “如果可以,希望大将军能够退让一些,哪怕是虚与委蛇。大将军还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对于大将军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改革,而是顺利继位。”

  “毛公说得,我皆清楚,可也正因为如此,没法退让。”

  “大将军。”

  “这些年来,有没有告诉毛公,选才要以德行为重?可毛公为何仍是以清廉、务实为标准,哪怕得罪人?”

  毛玠没法回答。

  “人总要有些坚持,哪怕是错的。”

  毛玠叹了一口气。

  “大将军,此番牢狱之灾,我想了很多。正常来说,魏王不应该将我下狱,但却是下了。

  我以为,这不仅仅是妖言惑众,或者是魏王想清洗尚书台。”

  “那是为何?”

  “将我与三公子切割开。”

  曹祜一愣。

  “毛公何出此言?”

  “我跟了魏王二十多年,也算了解他。魏王对我动手的原因,我想了很多,可都否决了,最后只剩下这一条。

  时至今日,三公子不可能战胜大将军,魏王不该如此。

  除非魏王还有别的打算。

  不管是什么打算,大将军都要小心”

  毛玠说完,拱手拜道:“希望玠是杞人忧天,大将军保重。”

  “多谢毛公提醒。”

  打算?还能有什么打算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