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巴看得出,陈群故意找茬,可陈群提的问题,尖锐却又很实际,并非无理取闹。
此时的刘巴只得耐着性子说道“我觉得,应该以郡为单位,设立专卖区,每个专卖区,只允许一到两家,销售食盐。
同时官府在每郡设一个常平盐仓,每个县城设立一个官营盐店。
官府的盐主要售卖县城百姓,而商人则利用他们的销售渠道,将盐卖到各乡各亭。如此大大减少了官营的难度,又能保障商人的利益。
而官营盐店和商营盐店,又能互相监督,互相限制。”
曹祜笑道:“每个专卖区,可以以竞价的方式,虽然官卖盐价,定为三百文到三百五十文,可谁从官府买的盐贵,就将专卖区给谁。
同时还得让他们购买每年的专卖权。”
王朗道:“这样一来,大家肯定都想争人多、交通便利的郡,边郡的专卖权就没人愿意要了。”
刘巴道:“可以专卖区合并,比如魏郡和武都郡为一专卖区,河南尹和敦煌郡为一专卖区,东郡和辽西郡为一专卖区。
他们想获得大郡的专卖权,就得接受小郡的专卖权。”
曹祜听了,不觉一笑。
刘巴果然是经济大家,打包式出售他都干得出来。
此举一出,盐商们估计要问候他八辈祖宗了。
这时温恢突然说道:“粮食转运不是困难吗?亦可与食盐联合。商人若是将粮食运到边疆,核算成本,到京师开具证明,用此证明便可到盐场领取食盐,以代盐钱。”
曹祜高兴地都要拍大腿。
温恢连“折中法”都想出来了。
曹祜笑道:“若是都这么做,虽然方便了边塞粮食转运,可朝廷的直接收入也少了。盐场也不傻,肯定先给用钱买的盐,拖后这些人的盐。
再说有人作假怎么办?”
温恢又道:“朝廷可印制盐引,一式两份,即存根和凭证,盐引有编号,限定盐重,如此便可防范作假。
至于前一条。
盐场食盐,每年产量的十分之一为盐引盐,必须用盐引购买。如此只损失一成的盐税,并不会严重影响朝廷收入,而边疆用粮,却能解决。”
众人皆是点头。
唯有陈群道:“我还是觉得,食盐之事,牵扯太大。咱们几个人在这里商议出来的结果,变数太多。”
刘巴知道曹祜与陈群的关系,眼看陈群这个态度,便有些不高兴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难易之别,贵在有为。”
“你!”
曹祜伸手打断二人。
“想推行此策,确实不易。我想的是,咱们制定个策略,上报魏公,然后择地试行。不断在推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好大喜功,但也不能畏缩不前。”
陈群和刘巴见状,也不再言。
“刚才是咱们从官府的角度,制定了新的盐政。可盐这个事情,也缺不得盐商,所以我召来了克明,咱们听听他的意见。”
众人都清楚,房晦为曹祜经营四海商团,乃是曹祜真正的心腹,因此并不将他当作普通商人看待。
房晦见曹祜点了他的名字,便道:“四海商团肯定支持大将军。当前盐务因为没有人管,反而混乱,各家竞争,彼此争斗不息。如果朝廷将此事规范起来,我等自然是愿意的。
不过一石盐百余文的利,是不是太少了?
要是边郡,甚至只有数十文。”
曹祜插嘴道:“其实也不至于这么少,在我看,西北的盐,今后可能更便宜。”
众人不解。
“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兖州皆可食海盐;淮南可食用淮盐;并州、司隶,可食池盐。
而雍凉,包括武威、酒泉、南安等地,多盐池。
至于西平等地,我听说有大盐湖,面积是盐池的数十倍;而朔方以南,关中以北,这片为羌胡占据的土地,更是盐湖无数。
待我大汉收复失地,亦可开发。
至于盈利问题,朝廷要收税,百姓要吃得起盐,这两件事都关乎到国家安慰,因此只能苦一苦盐商了。”
曹祜说得很平静,房晦接受的也很平静。
他又不是那种普通盐商。
他挣得每一文钱,都是给曹祜挣的。
他看似是在经商,可实际上是当官。
房晦接着说道:“正如杜府君说得,朝廷若下定决心,盐商们只能接受。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好监管?
如此多的利益,足够让人铤而走险。”
杜畿道:“首先就是立法,在制盐这一块,凡是私自制盐,不将盐卖给官府的百姓,全部以重刑处置。
我建议,将制盐的百姓,编为盐户。官府给盐户煮盐工具和煎盐本钱,免除科配徭役,只以盐货折纳二税。盐户产量由官府定额,全部按官价收买。超产食盐称为浮盐,略增价钱收买,任何人不得私卖。
其次在官收、官卖环节,专设御史,每年对比市价,定期和不定期查账。
最后是商运、商销环节。
各州设置稽查官员,专门稽查走私、私自卖盐、盐价等事。同时根据各郡百姓数量,向各专卖区盐商,发放每年的食盐数量,确保食盐用在本专卖区。”
曹祜点点头。
“伯侯所言,颇为有理。当然具体的细节,还要再细化。”
关于盐政之事,众人一直谈到二更天。众人各抒己见,甚至还多有争吵,但是总算有了一个初步的意见。
众人还商议,在河东、三辅进行试验新盐政。
众人散后,曹祜留下温恢。
“曼基(温恢字),知道今日议事,为何有你吗?”
温恢先后做过多个县的令长,还做过彭城国相,鲁国相,虽然现在只是一个侯国相,当资格却很足。
“大将军议事,王军师、陈长史自然要在,杜府君是产盐属地的代表,刘府君是专卖试点的代表,房管事是商人的代表,那么臣,就只能是盐官的代表了。”
曹祜听后,不禁抚掌大笑。
“曼基,祖父说你,精达事机,果然如此。盐政一事,由我来推动,推进的过程中,我自不能袖手旁观。
朝廷之前设司金都尉,管理铁器的冶铸制造;所以我准备请设司盐都尉,管理盐政事,由曼基你担任。
今日众人相商之事,曼基你整理成材料,然后写一道疏,由我领头,上疏朝廷。”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