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毛玠案(四)
鸣奇2025-10-10 09:002,071

  曹祜跟毛玠聊到月上中天,方才离开。

  曹祜走后,毛玠躺在榻上,回忆着今日曹祜说的话,直觉得痛快。

  或许自己之前坚守的,可能是错的。有些人的能力,就是能够超越规则,超越世俗。而曹祜就是这种人。

  到了次日,董昭亲自来审毛玠。

  董昭当场驳斥了天不雨者是因为黥刑和籍没的说法。接着便说毛玠“玠讥谤之言,流於下民,不悦之声,上闻圣听。玠之吐言,势不独语,时见黥面,凡为几人?黥面奴婢,所识知邪?何缘得见,对之叹言?时以语谁?见答云何?以何日月?於何处所?事已发露,不得隐欺,具以状对。”

  (说毛玠之语甚为虚妄,无非是欲借机宣泄对曹操之不满,要求毛玠如实供述。是否与黥面者及其妻、子相识?如何与之相遇?在场者共有几人?对何人说出“使天不雨者盖此也”之言?该人如何答复?此事发于何时何地?)

  董昭之言,就是想将此案扩大化。

  而毛玠仍是非常聪明,只说自己从未说过这些话,又不断地强调,是因为他长期负责典选,又为人耿直,得罪了太多人,这才被人诬陷。

  董昭一个字都不信,但是毛玠却咬死了供述,让董昭没有办法。

  而在玉龙殿中,也有人为救毛玠,在据理力争。

  虽然知道毛玠是得罪了曹操,可侍中桓阶和和洽二人,没法看着毛玠被处置。

  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无论是崔琰、毛玠,还是桓阶、和洽,他们的共同身份都是曹丕的支持者。

  现在崔琰自杀,毛玠下狱,二人都害怕曹祜要对昔日曹丕的支持者赶尽杀绝,自然要报团取暖了。

  没人想作为失败者,还丢了性命。

  桓阶和和洽二人,亦是聪明人,这个时候,为毛玠说好话,并无作用。所以二人并不一味说毛玠的好,反而简直严查此案。

  大张旗鼓地查此案。

  二人的建议,反而让曹操为难。

  虽然丁仪弹劾毛玠的奏疏,言之凿凿,但并无什么真凭实据。

  毛玠和崔琰的两个案子,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并不相同。崔琰做的事,有足够的证人,除了崔盛的妻子,第二个罪名,更是涉及崔琰在公开场合的话,崔琰根本无从抵赖。

  可毛玠的案子,没有其他证人、物证,毛玠咬死了不承认,或者推脱是有人陷害,总不能屈打成招吧。

  所以只要查,不利的是曹操。

  曹操推脱道:“和侍中请求调查确实,孤之所以没有同意,是要表明重视臣下报告的情况。”

  (无论是朕还是孤,都是公开场合的称呼,私底下都是我。)

  和洽还是坚持。

  曹操又道:“之所以不详查,是孤希望能两全弹劾之人和毛玠。”

  此时的曹操已经在诡辩了。

  毛玠一案要妥善安排,丁仪也不能被落下水。曹操已经有些后悔,不该接到弹劾,立刻就将毛玠下狱。

  应该处置更加妥当的。

  和洽这次也拼了命了,甚至不惜得罪曹操。

  今天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玠信有谤主之言,当肆之市朝;若玠无此言,言事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不加检覈,臣窃不安。”

  别扯那没有的,毛玠要真有罪,你就公开处理,若是没有罪,就得处理诬陷他的人。要是和稀泥,我们都不接受。

  曹操实在没办法,只得推脱道:“正有军事行动,怎么可接受他人告发后又加以复查?狐射始在朝廷上将阳处父刺杀,这是君主应该警戒之事。”

  (晋国大臣狐射姑对中军将(首辅)阳处父将他降职一事耿耿于怀,趁晋襄公去世,立嗣混乱之机,派人刺杀了阳处父)

  曹操已经被和洽逼到了墙角,只能胡搅蛮缠。

  只能说这个时代的君臣关系,还是比较克制的。到了明清时期,君权高度集中,大臣们再敢如此咄咄逼人,下场就很难说了。

  就在这时,内侍来报,曹祜求见。

  曹祜的出现于曹操来说,简直是一棵救命稻草。曹操大喜过望,直接让人将曹祜给迎了进来。

  曹祜见到殿中的和洽、桓阶,便知二人来意。

  只见曹操盼曹祜若渴的模样,就能看出,二人威力有多大。

  这也是为什么,曹祜从来不讨厌凉茂、毛玠、和洽这些人,哪怕这些人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境。

  因为这些人都是良臣。

  “子承,你可是有事?”

  曹操迫切的希望曹祜有事,好把和洽二人给撵走。

  “大父,今日前来,是为尚书毛孝先一案。”

  曹操一愣。

  他现在最不想提的,就是毛玠一案了。

  “毛孝先怎么了?”

  “大父,这里有毛孝先写的一道奏疏。”

  曹操接过奏疏,只看名字,眼前便是一亮。

  “《驳天不雨者盖黥刑籍没说疏》。”

  曹操打开奏疏,接着往下看,只见上面写道:“成汤圣世,野无生草,周宣令主,旱魃为虐。亢旱以来,积三十年,归咎黥面,为相值不?卫人伐邢,师兴而雨,罪恶无徵,何以应天?”

  明君治世,亦有大旱。而现在诡异的天气,已经延续了三十多年,将其归结到黥面一事上,岂不是可笑。

  曹操有些高兴,看到后面,竟然读了起来。

  “毛孝先好文采啊。”

  和洽和桓阶不知其意,更不清楚曹祜拿了什么,竟让曹操夸赞起毛玠来。

  曹操看完,当即将奏疏递给了和洽。

  “阳士,你看这文章如何?”

  和洽接过文章一读,心中也是惊愕。再看向曹祜,更是叹服不已。

  何谓釜底抽薪?

  曹操之所以动怒,就是因为有人用毛玠之语来攻讦曹操。认为是曹操的不仁、篡权导致了旱灾。

  在天人感应的大环境下,这种事情,根本没法辩白。

  后人或许觉得此事很荒谬,可实际就是,曹操没法证明,旱灾跟他无关。

  而毛玠的这篇奏疏,就是典型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不是用毛玠的说法来指责曹操吗?现在毛玠亲自来反驳你,说服力就大大提升了。

  因为毛玠的辟谣,你再用毛玠来举证也不行了。

  这篇文章,会让这场危机化解一多半,所以曹操才会如此的兴奋。

继续阅读:第755章 毛玠案(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