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公孙党
鸣奇2025-07-28 16:272,059

  进了三月,曹操宣布,赐曹祜假节钺,复领都督雍益军事,前往长安,总领西线军务。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众人皆知,曹祜此番返回邺城,是来做曹操的继承人的,正常情况下,不会轻易离邺。此时曹操将其外放,其用意实在令人难以捉摸。

  甚至不少人认为,这是曹祜失宠的信息。

  各种消息,众说纷纭,甚嚣尘上,一时激起无数浪花。

  曹祜心中有数,因此定力十足,可是底下人就不同了,纷纷来打探消息,甚至还有人给曹祜出主意,以图曹祜留下。

  曹祜实在被吵得头疼,只能闭门谢客。

  可有些客人,实在推拒不得。

  这天傍晚,董昭便来求见。

  董昭是朝中重臣,又是曹祜一众支持者中最重要的人物,他来求见,曹祜只能扫榻相迎。

  董昭到时,曹祜正自娱自乐地下棋。

  他见此状,愣了两秒,随意地坐到榻上。

  “刚才董公还气势汹汹,缘何进了堂中,反倒偃旗息鼓了?”

  “大将军这个时候还有闲情逸致,自己跟自己下棋,这说明,要么此事另有隐情,大将军成竹在胸,要么就是大将军,没心没肺。”

  曹祜听后,笑了起来。

  “我哪有什么把握,不过是赌一把。”

  董昭如何不着急,刚才的从容表现,皆是装的,听到曹祜此言,他立刻问道:“大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董公,不是祖父让我离邺,而是我自己求的,这件事情,年前就定下了。”

  董昭听后,大惊失色。

  “大将军,这是何故?”

  “祖父的旨意里,不是说了吗?让我前往长安,主持西线战事。现在陇右有逆贼马超作乱,益州又是混战不停,长安需要一个主持大局的人。

  我若不去,难道让祖父去吗?”

  “那也不是非得大将军去吧?”

  “我是祖父的长孙,大魏未来的继承人,这些事情,责无旁贷。”

  董昭起身道:“我知大将军心忧国事,可是万请大将军慎重。长安邺城,相隔千里,一旦邺城有事,大将军根本无法及时作出反应。

  若中间出了差错,悔之晚矣。”

  “没那么严重。”

  曹祜笑道:“董公觉得,我凭何从一众叔父中脱颖而出,成为祖父的的继承人?”

  “自然是大将军少而灵鉴,长而神武,雅性谨重,有君人之量。”

  曹祜笑道:“董公高看我了,我自己很清楚,我比几位叔叔强的,不是德行,不是身份,也不是宠爱,而是因为我能打。

  天下乱世,一个能打的继承人,才能保证天下不落入旁人之手。

  我在外征战,胜仗越多,地位越稳,势力也越强。留在邺城,与人相争,反而是以己之短,敌人之长,很容易落入下风。”

  “可是魏公年纪大了,万一。”

  曹祜打断道:“董公,事情已定,所以你也不必再劝我。今日之所以与董公说这些,乃是希望借董公之口,堵悠悠众口。

  说实话,众说纷纭,我也是厌烦。”

  董昭是个聪明人,他比荀彧、钟繇等人聪明的地方在于,他知晓进退,总是顺着主公的心意了。

  “犯言直谏”这个词,就不可能形容他。

  因此董昭也不再纠缠,只是叮嘱曹祜在外,保重身体。

  曹祜又道:“我离邺之后,祖父可能要留下我那五叔,同时招我三叔回邺,到时候整个邺城,又是一番龙争虎斗。

  诸事还要拜托董公。”

  董昭又是一惊。

  “五公子倒还好说,三公子本就颇孚人望,经此磨炼,只怕性格、能力,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董公在邺,不必管他们做什么,只要他们不妨害我就是。他们争的再狠,待我解决了益州、凉州的动乱,他们亦不过竹篮打水。”

  董昭略一沉吟,方说道:“就怕三公子与人勾连,掌控朝堂,到时候丞相也要为其挟制。”

  董昭说着,忽然拜道:“大将军,我有一言。”

  “董公请讲。”

  “大将军虽开府,可俱是中下级官吏,身边官员,还是欠缺,尤其是有能力,又有经验的老臣。

  我以为大将军当向魏公,索要数人,参赞军事。”

  “董公以为要谁?”

  “尚书徐宣,侍中杜袭,议郎辛毗,虎贲中郎将桓阶,魏郡西部都尉陈矫,谏议大夫常林,右中郎将邢贞,中郎将夏侯楙,黄门侍郎夏侯尚。

  这些人都要带走。”

  曹祜听了名单,一时语塞。

  这是要将曹丕的嫡系,一网打尽。

  “是不是再加上奋威将军程昱,太中大夫贾诩,尚书毛玠,尚书崔琰,侍中徐奕,太仆钟繇啊?”

  董昭面不改色道:“若是能带走,也是可以的。”

  曹祜笑道:“董公,我真要这么做,就要将邺城朝廷给搬走了,你觉得祖父能同意?”

  “可三公子归邺,就是龙归大海,虎入深山。昔日楚成王想废黜太子商臣,改立王子职为太子。

  太子商臣得到消息,以宫甲围成王,逼死成王,即位为楚王。

  至于赵武灵王,就更不必说了。

  魏公年纪大了,谁也不敢说未来会发生什么。一旦三公子掌控了朝堂,利用心腹的力量,篡夺公位,到时候该当如何?”

  “三叔敢反吗?”

  “赵武灵王也没想到儿子会反。”

  “徐宝坚,杜子绪,还有陈季弼,与我那三叔的关系,也不算嫡系吧。”

  “但亲近还是有的。这三人一个是尚书,一个是侍中,还有一个是地方都尉,都是握有实权之人。”

  看着董昭坚定的态度,曹祜甚至怀疑,董昭是不是想清除异己。

  “董公,朝堂之上,是不是存在一个以你为首的,公孙党啊?”

  董昭心中一惊。

  “大将军,此事万万没有。”

  曹祜笑道:“董公不必着急,我并无他意。所谓的公孙党,也是旁人提的。在我看来,主观上或许不曾有,可是客观上,或许是存在的。”

  “大将军。”

  曹祜打断道:“董公,你听我说。你应该听过一句话,虎老雄风在,祖父年纪大了,可他还是那个丞相,切莫让祖父生出忌惮之心啊。

  董公要记住,世间之事,过犹不及。”

继续阅读:第471章 边塞需用良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