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张鲁要逃,王基心中一惊。
王基从子午谷偷袭汉中,只有两个任务。其一是攻入汉中腹地,配合曹祜主力;其二是防止张鲁逃走。
张鲁在汉中、巴地的号召力极大,若是逃到益州,投奔刘璋或者刘备,整个汉中将不得安。
此时王基也顾不得军队的疲惫,决定堵住张鲁。
殷署劝道:“王都尉,咱们师老兵疲,而且不过四千人,现在独自前往南郑,一旦有失,便是大败的局面。”
“殷将军,我军就是全军覆灭,只要能拖住张鲁,就是胜利。”
王基集中兵力,迅速向南。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汉中地理,他还专门邀请了何平给他当向导。
“何司马,如果从南郑南下,有几条道路?”
“成固,南郑,沔阳,均有道路通往巴中。从南郑走,一般有三条路,其中西路是沿着濂水,越过黄官岭、牛头岭南下,道路最好走;中路是走太极山下;而东路,则是沿着池水南下。”
王基兵力不足,不可能三条路口,均进行把守。
“子均(何平字),哪条路离着南郑城最近?”
“东路,出了南郑城,渡过沔水,一路向南,没多远便是池水出山口。而过了此地,就算进入米仓山了。”
“张鲁会走东路。”
何平听后,有些不解。
“王都尉,张鲁为何走东路?这条路不好走。”
“因为张鲁怕死。”
······
听闻前方有曹祜的军队,张鲁都要懵了。
曹祜的主力,不是尚在沔水北岸吗,怎么又出现在池水口?
可任凭张鲁如何咆哮,如何嘶吼,如何地歇斯底里,所有人都清楚,他们已经不可能再南下了。
这时一人劝道:“师君,要不咱们杀过去,打通一条南下之路。”
张鲁没说话,其他人也没有附和的。
曹祜的主力,最多再有一两日,就能打到南郑,而他们要想在一两日内,拿下池水口,几乎是不可能的。
汉宁军若有这种战斗力,也不至于兵败如山倒了。
就在这时,对面一人上前,请求张鲁见面。
张鲁不太想见,在他看来,见无好见,难道双方会一次面,对方就会将路让开吗?
可看着众人灼灼目光,张鲁也不能拒绝。
如果他本人不掌握与曹军和谈的权力,那么手下众人,一定会篡夺这个权力,到时候他的利益,就很难保证了。
张鲁打马上前,双方皆不带武器,隔着有八十步。
王基高声道:“在下雍州兵曹从事,京兆南部都尉王基,奉龙骧将军之命,在此地等待汉宁张府君。
张府君,天兵已入汉中,你大势已去,何不早降?”
张鲁看着年轻地有些过分的王基,一时竟有些失神。
“张府君何不早降?”
王基手下士兵,纷纷高呼,一时震耳欲聋。
“你们是怎么来的?”
“子午谷。”
张鲁大惊失色。
“那不是一处疑兵吗?”
王基笑道:“自始至终,我军都准备从子午谷南下汉宁郡,只是跟张府君以为的时间不同而已。”
声东击西,也击东。
张鲁愣在原地,良久才长叹一声。
曹祜故意透露要从子午谷进兵的消息,让他忽视了武都郡的防御。待曹祜从陈仓故道南下,他又不得不将军队西移,放松了对子午谷的防御。
现在,对方告诉他,人家一开始就准备走子午谷。
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曹祜这是将他玩弄于鼓掌之中了。
“曹郎,真乃神人也。”
王基大声道:“张府君,你现在有两个选择,其一,继续南下。我在池水口,有兵四千,看起来你应该比我兵多。
不知道你在我军主力赶到之前,能否破围而出?
其二,便是投降。
你放心,我家将军说了,他的承诺,依然有效,会保全你张家的富贵。”
张鲁真想率大军杀过去,可是他不敢。
单凭手底下万余人马,想迅速突破池水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如何能信你?”
“张府君只能相信我。”
看着格外自信的王基,张鲁甚至有些恍惚。
张鲁犹豫许久,方才说道:“我回南郑。”
“这样最好。”
“王伯舆,你不希望我向你投降吗?这样最大的功劳,便是你的了。”
王基听后,一时大笑起来。
“我将你拦在池水口,难道不是最大的功劳吗?府君虽只控汉宁五县,可到底是一方之主,向我家将军投降,也是对你的尊重。”
张鲁没再说什么,打马返回军中。
众人皆盯着张鲁。
张鲁被看得一时有些恼怒。
“回,回南郑。”
众人听后,皆舒了一口气。若是张鲁不在此,只怕就要欢呼雀跃了。
张鲁看着面有喜色的众人,心中不禁哀叹。这些人啊,没一个忠臣。
过了约一个时辰,张鲁的大军,缓缓向北撤去。
望着对方撤退的身影,王基松了一口气。
为了堵住逃走的张鲁,王基从成固,昼夜兼程。他只集中了军中精锐千余人,而到达池水口时,更是只剩下六七百人,其他人皆掉了队。
此时的王基部,可谓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别说大战,走路都费劲。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拦住张鲁的万余人。
所以王基命人在池水口的两侧山上,大张旗鼓,摆出一副大军阻击的架势。
真要有实力,就是一场伏击战了。
幸好,张鲁心虚,退了回去。
打马回到军中,王基觉得自己的身子都有些发软。
“将军,基总算不辱使命。”
······
此时的张鲁,则满脸灰败,如丧考妣。
王基堵住了他南逃的路,也堵住了他和曹祜讨价还价的资本。时至今日,他除了向曹祜投降,再无其他的选择。
“子茂,还有何良策。”
阎圃也没有办法,他此时是挫败感十足。汉中这种小地方的谋士,真的不如大国将才吗?
“师君,回到南郑,再做打算吧,不管是战是和,到底还有城池可依。”
张鲁无奈地返回南郑,可是未到城下,却发现曹祜的军队,已经赶到南郑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