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失陷的消息传到汉中,张鲁胆裂魂飞,如丧考妣。
张鲁很清楚,以阳平关之险,尚不能抵挡曹祜,现在曹祜进入汉中,灭他不过是覆手之事。
虽然张鲁手中,还有上万的兵马,可本就有心投降的他,根本没有抵抗的勇气。
张鲁召集属下,众人到后,他便埋怨道:“我说我不打,你们偏让我打,现在好了,曹军杀进来了,大家都洗干净脖子,等着受死吧。”
众人皆是惊惧,可谁也没有底气说抵抗的事。
眼看众人不言,张鲁叹息道:“事到如今,也只能降了,你们谁愿去见曹祜?”
众人还是不言。
张鲁有些恼了。
“事到如今,难道无一人可以担事?”
这时阎圃道:“师君,我以为现在尚未到投降之时。”
“此话怎讲?”
“今日咱们兵败,若是投降曹祜,必然为其轻视,不得重用。倒不如南下巴西,依靠杜濩、朴胡等人抵抗一阵,然后再向朝廷献礼称臣,如此朝廷才会意识到师君的重要性,受到重用。”
张鲁听后,犹豫不决。
李休道:“师君,万万不可。”
“子朗(李休字)何意?”
“师君以为,杜濩、朴胡等人,一定可信吗?今我尚有坚城数座,兵马万人,粮食无数,以其投降曹祜,也算有功。
可若逃到巴地,是否投降,如何投降,可就是杜濩、朴胡说了算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巴夷、賨民,本就忠诚难辨,难保他们不会以师君为筹,献给曹祜,以换取功劳。”
阎圃和李休意见相左,张鲁又陷入到选择两难的境地。
南下,担心下属背叛,不走,就等着当俘虏吧。
眼看张鲁犹豫,阎圃又道:“师君,咱们南下,又不是孤身前往,而是带着部队,杜濩、朴胡等人哪怕有异心,也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而且南下只是暂且观望,不是不降。
一旦局势不利,还可再投降朝廷。”
李休反驳道:“是以南郑城献功劳大,还是在山中投降功劳大?曹祜之前便有言,朝廷军进入汉中,我军降,师君封五千户,兵临南郑城下,封两千户。
难道投降之事,不需利益最大化吗?”
“留在南郑城中,只能投降,但南下巴西,却有更多选择。”
“别争了。”
张鲁也是被弄得头疼不已。
思索良久,张鲁最终还是决定南逃。
在张鲁看来,他得跟曹祜讨价还价,可曹祜已攻入他的腹地,转眼就兵临南郑城下,这还怎么谈。
先到了巴地,暂时安全之后,再商谈投降之事。
张鲁决定南逃后,立刻命人准备。一应财富,他并不准备多带,只集中了最后的军队,跟他南逃。
张鲁经营汉中多年,虽然以宗教立国,但还算实行善治。而整个汉中,也多年未经战祸,因此颇为富足。
(穿越三国,如果你只是个普通老百姓,215年之前,就去汉中,215年之后,就去兖州、冀州、青州等地。)
府库之中,全是粮食,其他各种物资,更是无数。
张鲁既然要走,底下人便询问,是否要将这些物资烧毁?
张鲁道:“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日之走,以避锋锐,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如何能毁之?
诸位将府库封藏,以待曹祜。”
张鲁也不傻,烧了府库,岂不是激怒曹祜。
张鲁又下令各县,不得抵抗,直接投降朝廷。
做好这一切,张鲁带着家眷和军队,便准备往南而去。
南郑在汉水北岸,而从南郑向南,渡过汉水,没过多远,便是米仓山区,这里便是米仓道的最北端。
整个汉中,有多个路口可以南下,不过最后皆汇合到后世巴中的平昌县。
众人出了城,张鲁又忍不住回望了一眼。
二十多年前,他还年轻,意气风发地攻入汉中,皎皎如明月一般耀眼。当时他还畅想着,有朝一日,成为汉宁王。
而今,终究是大梦一场。
“子茂,你说咱们还能回来吗?”
“师君,虽有挫折,可将来之事,谁也说不清。曹祜立足未稳,咱们未必没有重回之日。”
张鲁听后,苦笑道:“子茂,休要再安慰我。”
张鲁不相信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阎圃看着满是老迈之气的张鲁,亦是无可奈何。今时今日,张鲁早已失去了意气,哪怕还有机会,也不会属于张鲁了。
看来投降之事,已经迫在眉睫了。
就在这时,张鲁的长子张富道:“父亲,我觉得全家南下,甚为不妥。”
张鲁皱眉道:“元微(张富字),你是何意?”
“今父亲将南郑城交给李子朗(李休),令其向朝廷投降。那投降之功,是我张家的,还是李子朗的?
如此,岂不成了以我家之物,结他人欢心。”
“你觉得该怎么办?”
“儿子希望能够留下来,与朝廷商谈投降之事。如此献出南郑,也算我张家之功,父亲之功。”
张鲁看了张富一眼,张富赶忙低下头。
这个儿子,心思不纯粹啊。
不过张鲁没有拒绝。
儿子说得确实有道理,只留下李休,不留自家人,确实不妥。得让曹祜明白,南郑城是他送的,不是旁人。
“行,你就留下吧。”
“多谢父亲!”
张富大喜过望。
张富其实是支持李休建议的。在他看来,汉中已经告破,还折腾什么,不如直接投降。
奈何张鲁不听他的。
这时便有手下人建议,让他留在南郑,取代张鲁的身份,向朝廷投降。
张富思量之后,便同意了此策。
虽说张富是长子,可只有父亲死了,他才能继承家业,远不如自己受封舒服。
与儿子作别之后,张鲁一路向南。
虽然人马众多,可因为是逃命,速度倒也不满。
很快众人赶到池水河口(今陕西省冷水河)。
池水是条发源于米仓山中的小河,向北汇入沔水之中。从此地再向南,就算是进山了。
众人到后,正准备依次进入山中,就在这时,谷口两侧山上,突然出现了大队士兵。
一时之间,旗帜林立,呼喊声震惊。
众人惊慌失措,难以置信,如此神兵天降,是谁的军队,又如何出现在这里?
这时谷口之中,一人缓缓打马而出,正是王基。
“张府君,奉龙骧将军之命,在此等待府君,如何走得这般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