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祜曾对李严说过,他在益州最想见的有三人,排第一的便是法正。
这是一个性格鲜明到让人难以忘记的人。
或许这个世界,像荀彧、诸葛亮那样的完人还是太少了,以至于显得有些不真实。而法正“恩仇必报”的性格,更让人对其心生好感。
二人的单独见面,是在军营中的望楼上。
虽然曹军已经占领了成都城,控制了城内各处要地,但曹祜并没有第一时间入城。似乎这样就能够更客观的去看待这座城市。
“孝直,是不是有些奇怪,大晚上的,会在这种地方接见你?”
“大将军乃超世之杰,自有异于常人之处。”
“我很喜欢观星,尤其是打了胜仗的时候。星河浩瀚,宇宙无穷,唯有在天地之间,方能明白自身的渺小。
也唯有仰对天地,才知自身的功业之微,德行之薄。”
“所以大将军打了无数的胜仗,却越来越敬畏天地?”
“人总有有些敬畏的东西。我敬畏道德,敬畏规则,可无论是规则还是道德,又是那么的脆弱。
至少这天地,广袤无垠,永恒不变。”
“永恒不变的,不是权力吗?”
曹祜笑道:“孝直果然如我想的那般犀利。”
“正只是见得太多世事而已。在我看来,如此压抑着自己的欲望,那么苦苦追求的,又是什么。
一路走来,为得不就是前方的光明与璀璨吗?”
“孝直果然是活得真实。
只是我觉得,人得到的越多,就会越迷失自我,忘了当初来时的路。站在这里,面对天地,至少能让我回头看看,我曾经走过的路。”
法正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富贵之时,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否则岂不是白富贵了一场。
敬畏,那是不该存在的。
曹祜也不准备跟法正讨论太多对天地的心得。
双方的位置不同。
于曹祜来说,他希望自己在纷杂、残酷的权力斗争中,永不忘自己的出身和理想,不要为权力所蒙蔽。
或许有些理想化,却是他对上辈子最真挚的追溯。
曹祜邀法正坐下,给法正斟了一杯茶。
“孝直现在怕是恨透我了吧?”
法正落落大方地端起杯子。
“大将军,其实我不太在乎自己的名声。从我决定归顺大将军开始,便预料到后果了。
大将军觉得张仪、主父偃,会在乎身后事吗?
区区虚名,何足挂齿。”
“孝直难道不好奇我为什么这么做吗?”
“大将军愿意告诉我吗?”
曹祜没有回答,而是说道:“我记得孝直是熹平六年(177年)出生的吧,虽说没怎么经历过灵帝时代,但是应该也勉强了解。
你是怎么看灵帝的?”
法正一愣。
他不明白,曹祜怎么突然扯到汉灵帝的身上。
“灵帝非明君也。”
“灵帝死了快三十年了,其实到现在,灵帝几乎可以盖棺定论了。由蕃侯而绍皇统,不恤宗绪,不祗天命;上亏三光之明,下伤亿兆之望。爵服横流,官以贿成。刑戮无辜,摧扑忠良;佞谀在侧,直言不闻。(到这里,用在嘉靖身上也合适)遂至奸雄蜂起,当防隳坏,夷狄并侵,盗贼糜沸。编户骚动,人人思乱。
孝直,只是我想听些不一样的。”
法正心中一震。
他明白,曹祜的问题,看似是闲聊,实则是对他的考校,或者说是一次面试。
法正犹豫许久,方才谨慎地说道:“灵帝继位之时,国家已经百弊缠身,而灵帝并不甘于成为一个末世之君,虚名天子,他采取了诸多措施试图挽救自己的国家和权力。包括设立侍中寺,牵制尚书台;设立西园八校尉,牵制外戚;废史立牧;推行三护法;发动党锢之故;镌刻‘熹平石经’,创立‘鸿都门学’,选拔忠于自己的人才,只可惜都失败了。”
法正或者说法正的家族跟党锢之祸没有牵连,这也是他能心平气和评论灵帝的重要原因。
否则早开骂了。
“你说得对啊,灵帝是想有作为。他想从政治、军事多个方面收权,还想改革用人制度,最后却失败了。
身为皇帝,他又为何失败呢?”
此时法正也放开了。
其实汉末的问题,所有人都清楚,很多人都在解决,只是不能说而已。
“大将军,整个大汉,其实有三大问题。其一,就是土地兼并,导致税收流失。豪强大族,兼并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造成朝廷税收,一降再降。而朝廷上下,本身又挥霍无度,更是大大加重了财政的负担。
朝廷仓里没钱没粮,而天灾不断,天下自然混乱。”
其实土地兼并对老百姓影响并不是很大,当不了中农、贫农,还能当雇农,哪怕是做世纪大族的隐户,给人当奴仆,活得悲惨,总能有口饭。但隐户导致的税收减少、社会秩序动荡(隐户不用服徭役)、豪强做大,才是真的问题。
曹祜没有评价,法正接着说道:“其二,便是豪强大族做大,威胁中央权力。自后汉以来,光武皇帝采取了裁减军队、官吏的方式,极大缓解了财政压力,但也使得朝廷对地方控制力大大减弱。
大汉太平日久,大批‘世两千石’家族的出现,让他们控制了当地的方方面面。
甚至出现了‘汝南‘太守’范孟博(范滂),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岑晊),弘农成缙但坐啸’的说法。
地方官吏成了地方世家豪强的印章工具。”
很多东西,其实法正也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他本身就是收益者。但面对曹祜,自然得站到曹祜的位置上考虑问题。
“这其三。”
法正有些犹豫。
“其三是什么?”
法正轻叹了一口气道:“在我看来,大汉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天子亲自下场,与大臣进行博弈。”
曹祜猛地抬头看向法正。
无论是税收问题,还是地方世家豪强坐大问题,其实很多人都能看得出来,大家其实也都在解决这个问题。就连西晋这种世家大族建立的王朝,也有限制田地数量、清丈土地、清理人口等制度。
而只有真正的聪明人,才能看到法正说得第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