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率部行出长白山,带着二千五百勇士直袭宁江州。当女真族人马立在宁江州城壁之下时,守将耶律谢十瞅着城下的一群野人不屑一顾,冒然开了城门带着兵士出来应战,他从心底里瞧不起这一支列阵在自己眼前的骑兵,讽刺道:“阿骨打,你这是带着野人来要饭还是来抢劫?”
完颜阿骨打拔出马刀,气势汹汹的说道:“我们不当要搬空这座城,还要取了你的项上人头当作大礼送给耶律延禧。”
耶律谢十恼羞成怒,不顾副将阻拦便扬鞭打下策马带军杀去。阿骨打不慌不忙,待辽军冲至阵前百米开外,立即拉转马头鸣金收兵,耶律谢十见状穷追不舍,为了斩杀完颜阿骨打夺得头功,一马当先冲在了追兵之前,将身后的军队远远抛开。
两匹骏马一前一后追逐奔腾,忽地,完颜阿骨打勒住马头,迅疾拉弓达箭转身射出......
咻......
箭矢飞旋着杀向目标,耶律谢十却是紧追不舍......
噗嗤,箭矢贯穿他的铠甲,直直地插在他的胸间......
哎呦,耶律谢十胸口一紧,便从战马上跌落地面......
“拿头来。”
完颜阿骨打一声大喝,马刀出鞘杀气弥漫......
呲啦,一道寒光划过脖颈,北国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完颜阿骨打提着耶律谢十人头,策马冲向高岗,大声说道:“反辽之战已经开始,女真族已经没有回头路,族人只有与我同心协力一举推翻契丹朝廷的统治,建立我们自己的家园,才能在肃慎之祖留下的土地上继续繁衍。族人们听好了,凡是作战有功者,奴婢可以作平民,平民可以作官,战功按功劳大小进升,倘若有违背长白山誓言者、避战者,身死梃下、株连族人。”
说罢,完颜阿骨打挥舞着马刀策马冲向辽军,二千五百铁骑紧随其后,一月后宁江州城破,大将萧挞不也无奈带着三百骑兵夜逃鸭子河。
报......
一名兵士冲进耶律延禧设在庆州秋山的行宫,萧奉先问道:“何事这般惊慌?”
兵士道:“大人,宁江城丢了,耶律谢十战死殉国。”
萧奉先惊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问道:“是谁有这帮的能耐夺取了宁江城?”
兵士道:“是那完颜阿骨打。”
这时,耶律延禧狩猎回来,闻之此事大惊,下旨召集大臣速来商讨对策,懊悔那晚没有杀了他,放虎归山酿成了今日后患。经过几经商讨,为一举消灭完颜阿骨打,契丹朝廷调兵十万向宁江州集结,由萧挞不也都统,誓要斩杀完颜阿骨打,夺回宁江城。
但有一句古话是怎么说的:“天若容人算,世上无穷汉”
被契丹朝廷看作是野人,且无文化,也无军事才能的完颜阿骨打恰恰未死守宁江城,而是借着隆冬的严寒率千余铁骑乘风踏雪,直扑鸭子河。因为他已经料定在这风雪飘临的时节,十年大军是不可能一次性统一到达的,而会被风雪及严寒所阻隔,只要采取奔袭的战术,必会将辽军逐一消灭。
呼呼呼,呼呼呼......
风雪越吹越大,气温越来越低,赶往宁江州的辽军寸步难行,草料粮食等辎重也远远落在了后面,一路上寒冻造成的减员也是不计其数。已经到达鸭子河的几千名辽军又冷又饿,瞅着这停不下来的风雪,无奈在结冰的鸭子河上安营寨扎。
他们扎下营垒,支起行军帐,凿破冰面取水生火做饭,在严寒的加持下,冰面上的所有人就好似被凝固了一般,他们慢悠悠的动作,慢腾腾的步履,却是让他们加速死亡的前奏,加速契丹朝廷统治结束的开篇。
呜......
一声声牛角号伴着风雪灌入辽军的耳洞,一名女真族勇士策马踏上河堤,命令道:“女真勇士们,看到鸭子河上的辽军了吗?他们是契丹朝廷的爪牙,也是压迫我们最狠的人,如是等他们越集越多,我们将会失去一次胜利的机会。勇士们,为了女真族的胜利,为了我们的家园,不是孬种的就跟我杀下去。”
杀......
女真铁骑拔刀呐喊,瞬间喊杀声响彻鸭子河,辽军闻声,已经来不及再作防御,一下子阵脚大乱,也无应战之心,大多数兵士尽然丢了手中的兵刃夺路而逃,也有的兵士嚷嚷道:“野人杀来了,快跑啊。”
人在逃、马在追,当那女真铁骑冲进营垒,好似饿狼撞进了羊圈,见会动的便杀,碰到能拿的便抢,鸭子河上乱作一团,马嘶声、悲泣声、嘶喊声连连不绝于耳。
待那日暮之时,鸭子河才渐渐安静了下来,完颜阿骨打跃下马来,冰封的河面已经是泛着殷红的光泽,四下看了一番,也无再会动荡再会喘息的活物。
“都勃极烈,你看那边。”
完颜阿骨打顺着副将指去的方向看了看,原是一面辽军大旗被缓缓地撑了起来,就像寒风中摇摇欲坠的契丹王朝。
阿骨打指旗帜说道:“勇士们,这就是契丹的气数,我女真族将在这片土地上开创新的辉煌。”
说了,他拉将弓拉满,箭矢直指辽军大旗......
咻......
箭矢飞出,稳稳定在支撑旗帜的老兵胸口,缓缓地这一面辽军大旗随着老兵的倒下也就掩埋在了冰雪之中。
未了,探子吹响了号角,他们一看原是河谷对面出现了大队人马,众勇士立即跨上战马抽刀迎战。不想,对面一骑从队伍中策马行出,径直来到完颜阿骨打的面前,他说道:“我徒单、纥石烈、唐括三部落数万人马为证明誓死效忠都勃极烈,今此带来了一份大礼。”
这人挥手示意,完颜阿骨打望向他所指的地方,只见万名女真勇士散于两旁,一队车马粮草缓缓驶来。女真勇士又道:“都勃极烈,这是我们于前面山谷中截获的辽军辎重,并俘获了千余人。”
“徒单、纥石烈、唐括三部落为我女真族立下大功,苍天也助我灭辽志在必得。”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定国为金,年号:收国。耶律延禧得知悔不当初,没有想到被自己一直视为野人的女真,在今日尽会同自己分庭抗礼。他再也不敢小瞧这位原始部落的酋长,于是下定决心御驾亲征,调动了契丹南北两院军事重镇所属蕃汉人马共计七十万大军,任萧奉先为都统,浩浩荡荡向着达鲁古城进发......
而在南垂边疆有一国度:史称大理,国中有一君王,姓段名正严,字和誉,江湖人简称他为段誉。他信佛法诵佛经,赞中原文化兴汉统,在其王朝中颇受百姓爱戴,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位红颜知己,那就是他的皇后王氏,史称天景端文孝德懿皇后,传说此女美若天仙,通晓琴棋书画,有一乳名称之语嫣,据说原是大宋苏州富商之女,但江湖上谣传两人身世相近相亲。
时移世易,后来段正严与王氏生有一子,取名正兴。这小子长得俊朗聪慧、面善无邪,备受父母爱护,自小学习中原文化,能将《诗经》倒背如流。但这孩子酷爱拳脚功夫,时不时让下人去市井中偷偷购买一些不知出处的江湖武学,趁深夜之际悄悄研学,这弄得段正严甚是恼火,故将他禁闭于后宫之中,由王氏差人亲自照料。
然而,史诉这段氏大理也不是风平浪静,公元1080年,也就是段正严继承皇位的二十七年前,权臣杨义贞起兵造反,将上德帝段廉义弑杀,并派出杀手四处追杀段廉义的后人,从段氏族谱中将延庆太子的名号抹除,拥护他的侄子段寿辉为王。故此一换段氏血脉,自居董卓之位,独揽朝政大权。直至被鄯阐侯起兵讨逆,诛杀于城下才还位段氏。可这延庆太子并没有命散黄泉,被杨义贞毒杀后,散失言语、双腿致残,他隐姓于民间自称铁拐恶人,同段正严之父镇南王段正淳水火不容,召集江湖人士伺机夺回大理皇位。但生性多情的镇南王并没有将延庆太子的报复当做一回事,依然四处寻花问柳,这招怒了皇后刀氏,她一怒之下出走大理皇宫数月,据江湖流传这生性刚烈的女子找到了延庆太子,意图让他夺回大理皇位。可后来不知道什么缘故,刀氏重回镇南王身边,但两人分居终身,这就引得江湖一直流传段正严并非镇南王亲生。
月光与星子,山茶花香入雨丝,
溫柔的誓言,美梦缠绵如情诗。
公元1107年段正严继承皇位,册封王氏为皇后,可在这十几年间并未册封过其他女子为妃。
一日,王氏找到段正严说道:“君郎多年来为大理百姓某求安定幸福的生活,也深得百姓及大臣的爱戴。看君郎日夜操劳,臣妾也不能为君分忧,逐日看你消瘦,心里实在难受。我不责怪君郎不负于我,依了我的心愿。”
段正严明白皇后所说之事,就是让他纳妃,辅左分忧。而王氏要他纳的尽是自己同父异母的表妹。段氏皇宫内也属三宫六院,但十几年来后宫却空空无几。
段正严回道:“现我两身世皆你我知晓,江湖中传说我不是镇南王所亲生,但多年父子恩情也比亲父还亲,我一直视婉儿为我同父异母的亲妹妹看待,如我娶她立其为妃,世人将如何看待?她也会无地自容,故我万万不能纳她为妃立其后宫。现我两已有兴儿正直少年,应该多给兴儿教诲,使他成为下代大理国的明君。语嫣,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人,有你相伴我身旁,我也心满意足。”
王氏听他这般一说,深为理解他心思,故依在他的怀中,而他将她挂在脸上的泪水轻轻拭去。
话说那婉儿,其实就是卢长风的妻子,也就是段正严自称的表妹。而段正严与婉儿之前并不相识,为何会有这段渊源的起因,这事还得怪他父亲的多情。曾几何时,有一女侠同其师妹独闯江湖,入境大理遭乌蛮攻击,其身受重伤,不想被巧遇这里的镇南王派兵所救,此女虽性情冷漠、略有毒辣,但人本性善良单纯,在不经意间爱上了他,两人许偌要长相厮守,可那镇南王也有原配,迟迟拖着婚事不办,又在她怀孕期间勾搭上了自己的师妹。此女一气之下,带着怀有身孕的娇躯悄悄离开了他,后生有一女,因恨其父薄情,又恋其父大义之恩,故用其父经常吟诵的《诗经》中的名句:‘水木清华、婉兮清扬’给女儿取了名字,小名唤之婉儿,以师傅的身份将她抚养成人。
在婉儿十四岁时,其母强迫她蒙上黑纱立誓,若第一个见到她容貌的男子,就得娶她,如是不从便得杀之。可是天意总是捉弄人情,没想到第一个揭开她面纱的男子尽然是自己的表哥,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她同母亲一样悄悄的离开了他。而他,对这一段初情记忆犹新,虽然过去许久,心里面还是怀着这一段表兄妹之间的恋情,但为避人之嫌,以君王的名义册封她为镇南公主,给其名分。
风花雪月间,春夏秋冬替,
梦幻十四载,也为成年时。
夜色中的洛阳城,显得并不寂寞,偌大的城中还是人来人往,酒家、店铺点燃烛火,巡街的差人点亮街灯,清风伴着夜景显得是那么的灯火辉煌,可长风镖局却是紧闭大门,最喜欢出来看夜景的柔儿,也是托着自己的腮吧子坐在窗前。她显得比较焦虑,无奈地看着正在院落里习武练功的大哥。
突然,她站起身来,冲到院落中一把将自己的大哥拉住,说道:“哥,你还有心思练剑?”
卢友天疑惑,问道:“怎么了柔儿?父亲交代我每晚此时必要练习剑法的。”
“好你个大哥,你也不想想,父亲和伯伯他们这次接的是什么镖?”
“吴大人不是说了,去成都府押送花石纲吗。”
“哥,这花石纲是送给当今皇上的,这就是皇镖,要是在路途中出了一点偏差,父亲和伯伯他们可是要受到连累的。”
“哈哈哈,父亲和诸位伯伯数十年来走南闯北,经历江湖风雨无数,认识武林豪杰众多,就成都府这不足千里的路,难道还会难住咋们长风镖局不成?”
闻听卢友天满不在乎的话语,卢雨柔也就不再搭理他,腥腥的说道:“算了,我不与你说了,反正我就是当心父亲他们。”
撂下话,卢雨柔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她往床上一躺,侧过身闭起眼睛想着那吴坤的话语。她始终想不通一件事,那就是吴坤为什么非要将皇镖交给长风镖局?成都府也有同齐名我家的大镖局,为什么这官家非要让自家去千里外接那皇镖,这不是费时费力之事吗?
她想着想着,咚咚咚敲门声响起,柔儿赌气的叫道:“别敲了,我不与你这牛筋谈了。”
谁料,门外传来了母亲的声音,柔儿急忙穿鞋下床将门打开,母亲进来后,拉起她的手一起坐到了床榻边,对她说道:“刚才友天去找我,说你又生他的气了,为了何事?”
卢雨柔道:“我想不通为什么吴坤要我们镖局去千里外的成都府接这恼人的皇镖,我为爹爹和伯伯他们当心。”
婉儿听了女儿所说的疑虑,微微的笑了笑,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已经懂事了。
婉儿道:“柔儿,你的想法为母已经考虑过,本想劝你父亲和伯伯他们放弃这趟皇镖,可是他们心意也决,立了军令,压了手印,现在只愿他们能尽早归来。母亲知道你对吴大人存在偏见,可如你父亲所说,他也是本地的父母官,你还是得尊敬于他,要不被人家说我家女儿不尊礼教那可不好。”
母亲说完,柔儿心中还是焦虑重重,因为她讨厌那吴坤,因为她看出了吴坤眼神中那丝丝飘忽着的阴霾,可她说服不了自己的长辈,自己也没有证据说出他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只是见到他后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详与不安。
(将来故事如何发展,请点击收藏,敬请期待下一集分解:太湖深处藏往事)
(历史注释:①临潢府,今日内蒙古巴林左旗;②耶律洪基,生于公元1032卒于公元1101,号道宗帝,天龙中萧峰的结拜兄弟;③《十香词》系辽代佞臣南院枢密使赵王耶律乙辛为了陷害正直的萧皇后而命人作的乱情诗;④萧观音,生于公元1040卒于公元1075,曾作《伏虎林应制》、《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回心院》诗词,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⑤耶律延禧,生于公元1075卒于公元1028,辽末代皇帝,在位25年,后被金兵俘后被马踏致死;⑥完颜宗弼,生辰不详,卒于公元1148,阿骨打四子,金朝名将,南宋时曾与岳家军大战郾城;⑦段正严,又名段和誉,大理国君,号宣仁帝,公元1108-1147在位,生辰不详,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段誉;⑧王皇后,详细信息历史记载不详,只因高皇后病逝,王氏又生育后主段正兴,故立其为“天景端文孝德懿皇后”;⑨刀氏,金庸小说里的刀白凤,段正淳的原配,云南地方史也有记载,但详细信息不全,只记名刀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