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小西行长的求情
一大清早。
小西行长便主动前来文华殿,他有事想要和大明皇上说。
朱翊钧坐在黄花梨背椅上,他望向小西行长,回想昨晚的晚宴,立刻觉得对方是反悔了驻扎大明士兵一事。
他立刻口中嚷嚷道:“驻扎明兵一事已经定下,你反悔也没有用。”
小西行长立刻摇了摇头,他找朱翊钧并不是为了此事。
“陛下,臣有别的事情要说。”
朱翊钧来了兴致,他放下了手中的墨笔,并吆喝太监张鲸给小西行长端来了太师椅。
“你坐下慢慢说。”
小西行长便娓娓道来:“臣前来大明京城的路途中,在船上品尝到了烤马铃薯,感觉味道十分美味,特此问询了高大人,这才得知是大明亲自培育的,与西洋的产物有所不同。”
朱翊钧听闻他提到土豆一事,立刻回应道:“这是朕通读农书,然后发现马铃薯此物可以种植这才进行一定改良,经过脱毒之后的土豆便可以食用。”
小西行长想起日本岛上有不少的人因为误食了马铃薯,最终丧命。
倘若这玩意没有了毒性,那么好处真是多多。
马铃薯的热量高,吃几就可以顶饱,适合军队之中的士兵携带,打仗之时的必备品。
“臣有个请求,想要学习培育马铃薯的法子。”
小西行长打算学有所成,便将培育马铃薯的法子传到日本,这样一来,便可以解决日本百姓吃饭的问题。
朱翊钧思忖了一会,培育马铃薯的事情已经全权交给了徐贞明。
“张鲸,你去文渊阁将徐贞明给朕叫来。”
张鲸回答一声:“万岁爷,老奴这就去。”
他一溜烟便跑出了文华殿,只留下小西行长和朱翊钧。
小西行长对于徐贞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早在船上就已经听闻高拱所说培育马铃薯一事就是对方搞出来的。
“陛下,难不成徐大人就是主管培育马铃薯的。”
朱翊钧点了点头,并详细地说道:“徐贞明之前就是农人出身,他对于种植农作物的经验十分丰富,包括现在已经种成的马铃薯便是他一手搞出来的。”
在两人说话的间隙当中,徐贞明便走进殿门。
“皇上,你找我臣有何事?”
朱翊钧望向他,笑呵呵地说道:“朕给你找了一个徒弟,专门前来学习马铃薯的培育。”
徐贞明斜侧站在一边,看向小西行长,便问询道:“难不成你想要学种植马铃薯。”
小西行长立刻回复道:“徐大人,我早已对你有所耳闻,对于种植马铃薯,我兴趣很大。”
听闻了小西行长的话,徐贞明这才明白过来。
小西行长想要将培育马铃薯的法子引进到日本岛上。
朱翊钧站在一边,他开口说道:“你与其这么聊着,还不如前往万岁山去实际看一下马铃薯的种植过程。”
朱翊钧还有政事在身,他便不打算前去了。
徐贞明带着小西行长便准备上山,好好让日本鬼子见见世面。
……
万岁山上。
两人爬山花费了好长一段时间。
徐贞明并未感到劳累,倒是小西行长汗流浃背。
“徐大人,咱们这是走上山的顶峰了。”
徐贞明拉了小西行长一边,他环绕四周,感到一望无际。
这山顶是平原,全都是田地,下面种着马铃薯。
徐贞明用手指引着,并告知对方:“这就是我们培育的马铃薯。”
他立刻下了田,用手拽出沾满泥土的马铃薯。
“你看个头多大。”
徐贞明十分自豪,他面露笑容。
小西行长接过马铃薯,他捧在手中,不由得赞叹道:“这可比我见过的西洋马铃薯大上一倍!”
徐贞明和小西行长边走边说:“这些都是陛下从农书里面得出来的种植经验,所以才能培育出如此之大的马铃薯。”
不一会儿,他们便走到了一座小土房子前。
小西行长抬起头来,他望向土房子的屋顶,顿时感到很是奇怪。
“徐大人,怎么这房子的屋顶只铺了一层薄薄的草。”
徐贞明笑道,并摸了摸头,故作神秘地说道:“这你可就不知了。”
小西行长便立刻问询道:“难不成这层草有很大的用处。”
徐贞明回答道:“没有这层草苫,土豆压根无法储存。”
徐贞明带着小西行长两人走进房屋之中,小西行长看向一堆又一堆的马铃薯,好似堆成了山。
“这么多马铃薯,居然没有放坏。”
小西行长深知马铃薯遇冷遇热都是极其容易坏的,只有进行恒温的保存,它才能储存很久。
“这可就要涉及一个重要的点了,如何控制好温度。”
小西行长认真地观察着,他望向房中还有冰水在不停地流动,顿时引来了他的好奇。
“徐大人,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说这些东西的作用。”
徐贞明这才继续开腔:“房顶之所以的草苫,主要是由稻穗的秸秆所搭建成了,有了它就可以防止热气散出去,从而保持整个房屋之中的温度可以达到一个恒温。”
小西行长刚才已经想到了这些,他又看向冰水流动,立刻回答道:“这些冰水是用来降温的。等到了夜晚岂不是就可以保持低温保存。”
徐贞明欣慰地点了点头,回答道:“正是如此。”
小西行长并不擅长农业,他可从未想到培育马铃薯等农作物。
之前丰臣秀吉还是日本王的时候,他们所奉行的原则就是烧杀抢掠。
通过对前来的西洋商人和大明海防进行突袭骚扰,直接拿到现成的粮食进行食用。
这种方式压根就不是长久之计。虽然来的粮食比较简单获得,但是时间一久,西洋商人压根不前往日本岛,他们只能看天吃饭。
要么就是一直吃海鱼,要么就是去抢别国的东西。
这样方式只会害了他们,对于日本的发展来说,压根就是弊大于利。
现在的小西行长想要改变现状,他只能通过引进马铃薯的种植,这样一来,日本百姓才能吃饱饭。
徐贞明领着小西行长走遍了万岁山,对方的情绪高昂。
“徐大人,我想要邀请你前往日本岛来培育马铃薯的种植。”
面对小西行长的盛情邀请,徐贞明只是笑了笑,他压根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小西行长,倒不如你派遣一些日本人前来,我可以教他们进行种植。等他们学会之后,便可以重新回到日本进行培育马铃薯。”
小西行长听闻他的话,立刻觉得不妥。
大明的地理位置与日本岛压根不同,更要命的是气候差异很大。
大明京都属于北方一带,天气偏寒冷,培育马铃薯肯定需要想办法进行升温,从而保护它们不被冻坏。
而日本岛的气候则是又热又潮。因为靠近海边,空气极其湿热,压根不需要进行升温,还需要想办法降温。
更何况因为日本一座岛国,昼夜温差实在太大,温度的控制便会更难。
小西行长考虑了种种之后,他便摇了摇头:“徐大人,你是有经验的老手,只要到了日本,观察了地势,还有气候,才能得知如何种植马铃薯。”
“我现在已经一大把年纪了,压根不想继续折腾了。”
徐贞明婉拒了小西行长的求情,他本不想去日本岛。
更何况他对日本人并没有什么好感,主要还是他们经常对大明海防进行突袭。
“倘若皇上命令你前往日本岛,徐大人你可愿意。”
徐贞明停住了脚步,他听闻小西行长的话,心里一咯噔。
倘若真如小西行长所说,皇上打算派遣自己前往日本岛,它肯定接旨领命,时刻准备做事。
“皇上的话,我作为臣子肯定要听。”
有了徐贞明的话,小西行长便放心了。
他既然无法说服自己面前的老头,那便是告知大明皇帝。
小西行长主动请缨,带着徐贞明下了山。
他们两人直奔文华殿,准备听从皇帝的建议。
朱翊钧已经忙完了奏本的批阅,他正打算好好休息一番,结果就遇到了两人前来。
“徐贞明,你和小西行长已经看完了万岁山上面种植的马铃薯?”
面对朱翊钧的问询,徐贞明回答:“回禀皇上,臣已经带他看过了。”
朱翊钧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然已经看完了,那便是无事了。
他不知小西行事此时前来是为了干些什么?
便开始问询道:“你还有什么事,朕可以帮忙的。”
小西行长立刻半跪在地,开始央求道:“陛下,臣想要邀请徐大人前往日本岛,对我日本的地势以及气候进行勘察,之后便可以培育马铃薯,从而种植出优良的土豆。”
朱翊钧听闻了他,立刻说道:“你直接派遣人前来,让徐贞明教授便是了,何必要折腾他去日本岛。”
“皇上,你有所不知,日本的地势以及气候不同,臣觉得必须因地制宜才能培育出优良的马铃薯。”
朱翊钧觉得小西行长所言在理,可是这并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徐贞明到底是去还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