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坐观垂钓者
时隔两天。
使臣营帐里,镶黄旗副将开始调动起手下的士兵。
其中镶黄旗士兵有五百人,而固山额真们率领的小部落士兵却有三千多人。
合计起来也只不过是四千人,参与今夜的偷盗燧发枪的计划,实在是人少得可怜了。
因此,副将现在依然还是心心念念正黄旗的一万多名士兵。
即便对方老弱病残占据大多数,但是毕竟人数还占据优势。
所以,副将在行动之前,还是要确认一下正黄旗那边的动向。
虽然努尔哈赤已经答应了工作,但是万一对方临时变卦,那可就是完全坑害了他们!
作为一名谨慎的高级将领,镶黄旗副将决定派遣一个人前去与多尔衮带领的正黄旗士兵进行对接。
此事谁能够完成,恐怕只有多舵一人。
副将向固山额真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距离前往军火库偷盗燧发枪还有两个时辰的时间,咱们现在的兵力基本已经到齐了,那么还需要最后确认一下正黄旗的态度。”
他环绕四周,见众人默不作声。
与三位固山额真们对视一眼,眼神落在了多舵的身上。
“多舵,此事还需要你费心走上一趟。”
多舵刚才已经走了神,他还在思索着。
这群家伙马上就要反水了,那么自己又没有机会去禀告大明皇帝,这可怎么办?
此时此刻,副将居然主动发出话来,让自己前往正黄旗营帐。
“我听从你的安排。”
多舵爽快地答应了。
可是,固山额真们却是直摇头。
现在已经到了行动之前的两个时辰,他们依然不信任多舵的。
一个正黄旗部落的人,时而投靠镶黄旗,时而倒向明军,实在是不太值得信任。
可是,问题就是有人可以取代多舵去正黄旗营帐。
答案当然是没有的,还是他比较合适。
“你们要是有什么意见,不妨现在赶紧说出来。”
副将最讨厌这群固山额真,当初就他们私自带着人马投降明军,现在屁本事没有,倒是经常不服从自己的命令。
“我觉得此事还是应该交给一个靠得住的人去办。”
“多舵本就是正黄旗的人,万一他们之间勾搭,到时候咱们镶黄旗士兵肯定是要倒霉的。”
“要不还是你亲自去跑一趟,将多尔衮等人请过来,这样咱们心里才能放心……”
副将听闻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话,他心中的怒气达到了巅峰。
马上就要进行实行偷盗计划了,但是他们还在这里嘀嘀咕咕,扰乱军心!
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那么要你们有什么用!
副将心中大骂道。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在脸上。
现在镶黄旗兵力不足,因此需要这群废物充当炮灰。
所以,副将只能满脸微笑地说道:“你们放心,多舵办事还是可以的。”
虽然副将回绝了三人的提议,但是他们也只是嘴里抱怨两句,实在并不敢继续反对。
“多舵,我要看到正黄旗士兵前来,最少也要有一千人!”
副将的要求,多舵肯定能做到。
他掀开了营帐的帘子,一个人快步冲向了大明营帐,而非是镶黄旗营帐的方位。
多舵现在可谓是大明皇帝朱翊钧的忠实走狗!
但凡是有个风吹草动,他必须第一时间去禀告大明皇帝。
大明营帐之中。
虽然朱翊钧知晓镶黄旗今晚动手,但是他还不知道具体的时间。
现在自己手头的探子只有多舵一人,正在等候对方的消息传来。
还没有等朱翊钧等多久,多舵人已经进入营帐里了。
“皇上,臣来晚了。”
多舵累得气喘呼呼,他半跪在地面上。
朱翊钧见状,立刻安排锦衣卫给他搬来了一个长椅,自己还亲自端来了一杯凉茶。
“不要慌慌张张的,先喝了这口茶水再说。”
多舵感激地接过茶杯,他一口喝进肚里。
顿时,他感到了神清气爽,开口说道:“陛下,镶黄旗准备两个时辰之后动手!”
朱翊钧听闻之后,望向身边的文武大臣。
众人的脸色也十分凝重,有些担忧之情。
两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现在的大明皇帝必须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这样才有机会将镶黄旗残余势力全歼了。
“还有什么消息要说。”
朱翊钧继续问询道。
时间地点已经知晓了,那么就需要对方打算怎么部署。
偷盗也是一门学问。
即便是人少,其实也是可以拿走不少好东西的。
这里面当然是需要专业的手段,还有熟练的小偷进行操作。
“回禀陛下,臣之所以现在可以溜出使臣营帐,还是镶黄旗的反贼命我前往正黄旗营帐,准备去找多尔衮将一部分的士兵给讨要过来。”
朱翊钧颔首,深感镶黄旗的人做事还是挺谨慎的。
虽然努尔哈赤口头上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但是一旦中途反水,并未出兵,那么他们就死定了。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自己已经部署好了。
朱翊钧在心中想着,他决定安排多尔衮去真戏假做。
“现在立刻前往正黄旗一趟,命多尔衮前来!”
时间紧迫,容不得朱翊钧一点耽误!
朱希孝退出营帐,他带着锦衣卫出去了。
趁着锦衣卫去请多尔衮前来的时间,朱翊钧继续详细地询问道:“多舵,镶黄旗到底是怎么安排偷盗军火库的。”
多舵其实也不是太清楚,只要固山额真们知晓。
毕竟他作为一个正黄旗的人,又多次反复横跳,对方怎么可能告知他重要的密谋。
多舵两手一摊,摇了摇头,开口说道:“皇上,臣这就不知了。”
朱翊钧连忙追问:“朕不是问你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
“你总该知道镶黄旗士兵和他们拉拢来的小部落士兵是怎么么分工的吧。”
多舵回想着,他无意之中听见镶黄旗副将曾说安排自己的人进去军火库偷盗燧发枪,而那些小部落的士兵则是用来放风,随时随地禀告发生的情况。
“陛下,臣倒是听说,一伙人负责偷盗,另一伙人负责放风。”
“一旦发现风吹草动,立刻便要告知。”
这是最常规的偷盗方式,实在是没啥手段。
朱翊钧摇了摇头,他个人认为绝不可能能如此简单。
因此,他便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身边的文武大臣。
李老三率先开口猜测道:“俺看镶黄旗士兵绝不可能这么傻,他们即便是偷到了燧发枪,压根也不是咱们的对手。”
毕竟现在镶黄旗士兵加上小部落建奴,差不多只有四千人。
整个辽东军营可是有十万多辽东士兵,可以将他们打成筛子。
“军火库里应该还有红夷大炮,他们会不会用火炮对我们发动攻击,寻找一个突破口,带着自己的人逃走。”
李老三的设想还真有可能是镶黄旗副将所进行的。
可是,红夷大炮过于笨重,又在军火库之中,压根不可能瞄准明军,然后继续火力攻击。
海瑞沉思了一会,他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镶黄旗从始至终压根就没有把固山额真们当成自己人,很有可能让他们放风,不过只是利用他们人多,充当炮灰而已。”
海瑞的话倒是提醒了朱翊钧。
现在的镶黄旗投降势力只不过五百多人,而小部落却是有三千多人。
一旦明军对他们进行攻击,还真不一定可以分辨清楚。
因此,他们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可以偷走的。
只不过有机会,并不代表就一定可以逃跑成功。
这里面一定还有一层的密谋,朱翊钧认为自己压根没有考虑到。
想要需要突破口进行逃走,那么就必须有人前来接应。
除了这么一批前来诈降的镶黄旗士兵以外,大山里面还有鳌拜所带领的一千多人。
鳌拜不可能只是命他们前来偷盗燧发枪,然后坐以待毙,他肯定要带领士兵前来帮助里面的人突围。
想清楚了这些,朱翊钧开口说道:“海刚峰,你的话只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朕已经想到了。”
“皇上不妨直言,老臣……”
海瑞问询道。
朱翊钧正要开口说:“鳌拜应该早已替里面的士兵摸清了一条小路,不然,他们凭什么有自信觉得自己偷到了燧发枪,还能平安无事地逃走。”
海瑞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他立刻明白过来。
“陛下,你的意思是说鳌拜已经规划了一条逃跑路线。”
朱翊钧点了点头,继续补充道:“不仅如此。”
“恐怕那条路明军压根走不过去,所以他们才有信心能够将偷走的燧发枪成功带进山里。”
这些都是朱翊钧的猜测,并没有实质的证据。
想要知晓鳌拜是怎么安排部署的,必须等到深夜镶黄旗士兵的行动。
朱翊钧已经将自己的所想所思回顾了一遍,他脑海里涌现出了一个对付鳌拜的办法。
只不过多尔衮走去了,他并不着急全盘托出。
“多尔衮拜见大明皇帝。”
这一次的多尔衮有了礼数,看起来态度并没有之前的强硬了。
“不知多舵有没有和你说镶黄旗准备行动的事情。”
“刚才在半路上,他已经详细地告知我了。”
朱翊钧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么朕打算派遣你现在立刻带着两千多正黄旗士兵前往使臣营帐,准备配合镶黄旗副将来一出真戏假做。”
多尔衮抬头望向朱翊钧。
两千正黄旗士兵?
大明皇帝还真是信任自己,难道不怕自己中途反水,真和这群镶黄旗反贼合作了?
朱翊钧看向多尔衮,知晓他的小心思。
“朕不怕你真和镶黄旗反贼一起反水,只是你要想明白他们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明军压根不需要怎么出手,很有可能短时间里就死在了战场上。”
朱翊钧的话总是一下子击穿多尔衮的心!
这群乌合之众。
多尔衮压根也没有看上。
“让你带上两千人,那是装给镶黄旗反贼们看看,你们正黄旗可是诚意满满。”
一切都在朱翊钧的算计之下!
多尔衮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自己是一点歪心思都不能有,不然很容易被大明皇帝看出来。
“时间已经不早了,你们两人赶紧去吧。”
朱翊钧催促着多尔衮和多舵。
两人双手抱拳,他们缓缓地退出营帐。
海瑞冷不丁地询问道:“皇上,这个多尔衮朕可以信任嘛?”
由于多尔衮多次大骂大明皇帝,海瑞都看在眼里,知晓对方压根就不服气。
因此,断定他肯定迟早要反!
“此人心高气傲,压根就看不上镶黄旗的人,更不可能和他们联合谋反。”
海瑞听闻朱翊钧的分析之后,这才点了点头放下心来。
既然演戏的人已经安排好了,那么现在就需要开始部署自己的全歼计划了。
朱翊钧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再度望向身边的三人。
李老三和朱希孝都是武将,他们站在了一起。
而海瑞一个人单独地站在了朱翊钧的右手边。
这三人属于朱翊钧的左膀右臂。
他们的话,当然可以听进去。
“距离镶黄旗士兵偷盗军火库还不到一个时辰了,诸位爱卿现在有什么好的想法不妨说说看。”
朱希孝早就想要开口说话了。
他认为现在局势紧张,必须占据上风,一个落网之鱼都不能放过。
那么想要一下子全歼四五千人,必须用到红夷大炮。
火炮现在肯定是要提前部署的!
“陛下,臣认为现在辽东军营之中的一百门红夷大炮需要立刻架起来,最好是提前装上火药弹!”
这是要将镶黄旗士兵炸飞了天,片甲不留的做法!
朱翊钧虽然清楚火炮的威力足以干掉这么多人,可是现在是在自己的地盘之中。
杀人固然是爽的,可是不能对辽东军营有所损失。
因此,利用红夷大炮进行乱炸,那是不理智的。
并且还恶意打草惊蛇,将鳌拜藏在深山之中的残余势力给吓跑了。
“朱掌事,你所提出的想法,效果是好的,不过对咱们明军的损耗太大。”
“而且朕最主要的目的是全歼镶黄旗,并非这群诈降的小喽啰。”
朱希孝摸了摸下巴,他颇为惭愧地说道:“陛下,臣有些急迫……”
朱翊钧拍了拍手,示意另一个人继续说下来。
“臣刚才听闻了陛下的话,深有体会,鳌拜很有可能要前来辽东军营的,只不过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抄哪一条小路。”
李老三现在想要和鳌拜过过招,一旦要抓住对方狠狠地打。
“咱们应该派遣三路士兵继续寻找对方的藏身之处,从根源上抓住鳌拜等残余势力的尾巴!”
朱翊钧认为李老三的建议有用。
“你继续说。”
“俺带领枪手营的士兵可以打头阵,率先前往一些小路去碰碰运气,而朱掌事可以守在军火库,到时候看看能不能等到鳌拜,至于其余的辽东士兵留下来保护皇上的安排。”
李老三安排得井井有序,不过还是暗藏着自己的私心。
他想要立功,将鳌拜给活抓了。
这才提议命自己手下的人去寻找镶黄旗残余势力。
还没有等朱翊钧同意与否,朱希孝就一口否决了。
“李老三,凭什么每次作战,你们都是先锋!”
“我看这一次锦衣卫们也需要打个头阵,你们守在军火库。”
李老三和朱希孝两人吵了起来。
他们都想要立功,当然要争做先锋。
不过,朱翊钧并不在意。
让手下的武将进行竞争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现在的他更想要知晓海瑞的想法。
“海刚峰,朕见你半天没有吭声,不如现在说一说。”
海瑞一脸严肃,他沉思了片刻,开始娓娓道来:“陛下,臣的想法与李千户和朱掌事两人都不同。”
“咱们不能如此被动,而是应该让镶黄旗士兵主动上钩!”
海瑞摸了摸胡子,他准备布置一盘大棋。
“既然咱们琢磨不清楚鳌拜到底打算从哪一条小道前来,不如引诱他们自动前来辽东军营,然后咱们明军跟随在屁股后面……”
朱翊钧大致明白了海瑞的意思,让这群镶黄旗士兵偷到燧发枪,然后故意放任他们逃跑成功。
不过只是让他们得到短暂的胜利,麻痹他们的意志。
从而鳌拜带领的镶黄旗士兵们放松了警惕,命明军找到他们逃跑的踪迹,然后再动手也不迟。
这样做的风险有点大,属实是……
朱翊钧思考片刻认为,只要彻底摧毁了镶黄旗士兵们的信心,这群人才有可能投降!
“陛下,这是臣的一个设想……”
海瑞也觉得这么做太冒险了。
不过,朱翊钧向来都喜欢刺激的事情。
反正镶黄旗再度偷到的燧发枪也是卡壳的,压根不需要担心他们反水成功。
“朕觉得将你们三个人的想法结合起来最好。”
“不妨咱们就坐观垂钓,让正黄旗士兵和他们玩玩,等他们偷盗完毕之后,咱们跟随镶黄旗的脚步,安排红夷大炮,好好让他们尝尝火炮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