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1章 当然感兴趣
海冰玉2025-10-27 11:132,772

  安均义说道:“老凡,你是瞎操心,易飞和丽丽两年出的成绩恐怕是你们整个学校出的成绩都追不上吧,质量就别提了,就你们组那个项目,搞了多少年了,出了样机,推广不出来,技术总是跟在国外跑,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都不算好,不说易飞搞出来的新东西,就说那寻呼系统,相关部门已经证实各方面指标均优于目前国际上的主流设备。”

  凡子清传统而认真。

  当老师当得时间长了,看到年轻人就想教育一番。

  却是连自己的儿子、侄儿都教不好。

  易飞是普通的年轻人吗?

  怎么玩物丧志这种话都出来了。

  他目前是在临大读研究生,那只是挂个名,听说从来都没去过学校。

  他的指导老师许昌国教授是飞来电子公司的技术顾问。

  易飞在临东大学就上了一年本科就被保送研究生。

  估计马上就被保送博士生。

  他这种人有自己的主见,是听不得别人意见的,易飞一向我行我素,说多了会不高兴的,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得罪他。

  “你这话说的。”

  凡子清说道:“国外什么时候起步的,我们什么时候起步的?能做到现在的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她说到这里有些说不下去。

  易飞和赵丽丽同样起步晚,就像寻呼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可他们的技术指标确实领先,就连一向被诟病的机加工,无论从外观和质量都不比国外差,严格的讲,更符合国内审美的习惯。

  那些创新的东西就更别提了。

  什么起步晚、基础知识薄弱这些常讲的理由在易飞和赵丽丽面前不要提。

  提就是自取其辱。

  起步再晚,总比他们俩早。

  基础知识薄弱,一些学了几十年的人和两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比基础知识,结果还没有比过,真的很寒碜啊。

  凡子清接着说道:“我们和飞来电子当然也比不了,他们一年多少的研发费用,恐怕我们零头的零头都没有他们多,丽丽的材料研发中心投资数千万美金,我们几十万人民币都不敢想,我这么说不是贬低易飞和丽丽的成就,但研发确实需要资金支持。”

  这是没办法的事。

  易飞的妈妈太有钱了,而且不遗余力的支持易飞。

  除了资金还有人力。

  飞来电子研发中心就有港城的好几十名研发人员,留学归来的博士都有好几位。

  他们都毕业于港城的大学或国外的大学,学的知识本就先进。

  东江科学署的陈武文都跑到飞来电子了。

  他是华夏第一批留德的博士,当初学校还想要他来着,结果他去了老家东家科学署,三十多岁就当了处长,结果辞职跑到飞来电子研发中心去了。

  为此,东江科学署和飞来电子闹了很长时间的别扭。

  副署长成文芳大闹飞来电子公司,传的沸沸扬扬。

  成文芳还有一个身份,赵丽丽亲婶婶。

  他们学校呢,出国的大部分不回来了。

  回来的也都到科学署等单位了,有的干脆去当官了,留校的本就不多。

  易飞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人才,公司向外派出留学生,飞来电子自身的培训制度也很厉害。

  他是不缺人不缺钱。

  尤其是资金方面。

  当然,易飞和赵丽丽的个人能力还是起关键作用的。

  易飞说道:“凡教授,您是哪个学校的,在研发什么项目我还真不知道。”

  刚才是丁雪生介绍的。

  只是说是安均义的爱人,大学教授,也没说哪个大学的,主攻方向是什么。

  听安均义的意思,凡子清搞的项目还不小。

  “我是华大的。”

  凡子青说道:“目前主攻的项目是光刻机,不过,我不是项目负责人,只是项目成员之一,项目负责人是周进凯教授。”

  她觉得他们这个项目进展还是不错的。

  目前的技术水平比国外先进水平也落后个五六年。

  他们起步时比国外可落后了几十年。

  只是现在也很困难,研发资金的不足严重拖慢了他们的进度,也慢慢拖垮了他们的信心,

  易飞一脸喜色,“真是太好了。”

  他对二十年后,国内光刻机的发展有些了解,但对早期的光刻机发展就不太清楚,就知道有人在研究,最好的时候比国外也就落后几年。

  九十年初期。

  国外看到华夏光刻机技术有一定突破。

  就突然放宽了对光刻机的限制。

  使国内的光刻机失去了市场。

  这是国外企业的常用手段,看到你哪个领域发展不错,就利用各种手段挤压你的生存空间,或干脆进行收购,未来十年,多少个民族品牌被收购,然后束之高阁,直至这品牌消亡。

  最可恨的是,有些当地政府为了政绩,或者不可告人的原因。

  居然命令一些发展很好的企业合资,结果合资后,控股的外方几乎把一个很好的企业葬送了,最后被华夏的企业再花巨资买回来,早已不复往日风光。

  当时还只允许和国外企业合资,主管部门简直是在犯罪。

  光刻机项目本来研发费用不多,出了机器又卖不掉,项目就做不下去了。

  二十年后,国内光刻机技术,如果非得说还有这个技术的话,落后了国外三十年。

  以至于三十年后。

  光刻机成为国外重点卡华夏脖子的技术。

  以至于国外那家著名光刻机厂家的主管说,就是给我们图纸,我们也生产不出来。

  历史证明,任何小看华夏的人都会被啪啪打脸。

  自己回来的时候,华夏光刻机技术已经有起色。

  易飞相信。

  最多再有五到十年时间,华夏的光刻机定能获得突破。

  高傲的西方人会为他们的傲慢付出代价。

  易飞一直想研发光刻机。

  如果和凡教授合作,从现在开始就投入大量资金,人力,也许二十年后就能赶上国外的技术水平呢。

  到时候谁卡谁的脖子还不一定呢。

  他和丽丽虽然都不精通光刻机,但关键技术都是知道啊,这样就少走了很多弯路。

  国外的那家公司也走了不少弯路的。

  凡子清说道:“怎么,易总也对光刻机有兴趣?”

  一说到光刻机,易飞立即两眼放光。

  情绪都高涨了许多。

  “这是肯定的啊。”

  易飞说道:“飞来电子最重要的项目就是芯片的研发,生产芯片离不开光刻机,我现在的芯片都是到宝岛或国外加工,万一他们不给我加工了呢?国外的光刻机万一不卖给华夏呢?我就是设计出再好的芯片也没有用。”

  何止感兴趣。

  他因为光刻机这个项目都愁死了。

  未来二十年,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稍微宽松点。

  主要是因为国家采取市场换空间。

  三十年后,华夏发展到一定程度,西方主要国家手段就有些无耻了。

  得趁这二十多家年,大力发展一些技术。

  到时候,先进技术多了,也就不怕了。

  他们真还要那么做,那就来啊,互相伤害啊。

  你卡我脖子,我也用别的技术卡你的脖子,谁怕谁啊。

  所以,现在要发展一切将来可能卡脖子的技术,至于资金,没关系,去割韭菜就是,除了华夏,能割谁就割谁。

  割多少都不心疼。

  芯片这块,CPU架构有了,EDA软件有了,就差光刻机了。

  凡子青说道:“怎么可能,他们不赚钱了吗?”

  华夏是个大市场。

  他们有东西难道不卖吗?

  “怎么不可能。”

  易飞说道:“凡教授,别忘了巴统。”

  很多人和凡子清的想法差不多。

  以至于说什么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鬼话,你想买,人家不一定卖给你。

  不但不卖给你,连给你生产都不行。

  凡子清点点头,“确实有这个问题,易总的意思是想和我们合作?”

  他对这个项目感兴趣,那就有合作的意思吧。

  只是易飞好像很少和别人合作。

  锂电池项目,有多少公司想和他合作,都被他拒绝了。

  很多人想到他的生产车间看一眼都不行。

  甚至都引起国外一些企业的抗议。

  有人在报纸上写文章批评易飞的做法,说什么科学无国界,飞来电子属于闭门造车,且有失华夏热情好客的传统,结果被赵丽丽骂得体无完肤,就差直接说那人是汉奸了。

  仔细想想,易飞的做法是正确的。

  科学无国界,那就没有巴统了。

继续阅读:第2552章 够呛能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1987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