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月的休养,庄寒雁的手脚已完全康复。她再次致函范闲,表示届时会亲自登门道谢。
收到书信时,范闲正好有空,便决定带着妹妹范若若一同前往庄府。
坐在马车内,范若若有些不解地问道:“哥哥为何要去庄府呢?”
范闲解释道:“我在澹州有一位故友是庄府中人,近日她回到京都,明日就要下江南了,最后的在京都日子,所以我打算趁这个机会去拜访一下。”
闻言,范若若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不过庄家家主庄仕洋是翰林院编修。”
听到这里,范闲反问了一句:“你知道庄家的三小姐吗?”
范若若将手已经剥好的柑子递到了范闲手中,于是回想了一下说:“昔年有一传闻,庄家三小姐出生便带有‘赤脚鬼’的谶言,于是送往了澹州,但是我在澹州那些时日并没有见到过她,哥哥可是见到了?”
范闲点了点头,他掀起窗帘看向了外面说:“庄三小姐是一个可怜的姑娘,‘赤脚鬼’只不过是被当下的封建礼教让一个姑娘被人害了的一个缩影罢了。”
范闲没有过多的描述,直接问到:“若若,对于庄府的人,你是否认识一些?”
范若若回答说:“我认识庄家的二小姐庄语迟和四公子庄语山。”
接着,范闲又问:“这两个人的性格怎么样呢?”范若若受她哥哥的影响,不喜欢轻易评论别人,于是摇了摇头,笑着说:“还是哥哥自己看罢。”范闲笑而不语,吃着手里范若若递过来的剥好的柑子。
随着马车停下,王启年放好了踏凳:“大人,小姐。庄府到了。”
王启年将手中的名帖递给了庄府大门的守卫,但过了许久仍无回应。范若若见状,眉头微皱,随即轻声道:“这不合常理。”
范闲的目光紧锁在这座朱红大门之上,它高耸而庄严,上面镶嵌着精致的铜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转过身,缓缓坐上了台阶,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了几颗光滑的石子,开始专注地玩起抛接游戏。
王启年站在一旁,恭敬地行了个礼,低声说道:“或许是因为府内无人前来应对,请大人考虑是否继续留在府门前等候。”话音刚落,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以大人的诗仙之名……”他的话语戛然而止,似乎在思考什么。
范闲轻轻摇了摇头,淡然答道:“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来说,我的声望不过是过眼云烟。”王启年的目光转向范闲,眼中带着几分疑惑和期待,“那么,大人的意图是什么?”
昨夜,范闲翻阅了关于庄仕洋的详细资料,发现其父亲并非等闲之辈。据档案记载,此人虽然没有被列为十恶不赦的罪犯,但其行为举止也绝非善类。然而,由于庄仕洋事件已经引起了其他势力的关注,监察院暂时并未介入此事……
范闲站起身来,拍了拍屁股,语气平静地说:“既然没有人出来接待我们,若若我们回去吧。”王启年闻言,在马车旁放好了踏凳,准备离开。
就在此刻,身后传来了一位妇女温婉而略带沧桑的声音:“小范大人光临我庄府,真是蓬荜生辉。”
兄妹二人回过头去,只见一位端庄典雅、面容慈祥的妇人正坐在轮椅上,身旁还有一位侍立的嬷嬷。范闲微微一笑,上前一步施礼。
那名侍立于轮椅之后的嬷嬷走上前去,深深鞠躬行礼道:“我家主母因腿部不便无法亲自迎接大人,请允许我代为向您致意。”
庄夫人微微一笑,目光温柔地落在范若若身上,轻声问道:“这位便是京都第一才女范若若小姐吧?久闻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气质非凡。”
范若若微微一笑,轻声答道:“庄夫人过誉了。”
庄夫人微微点头,目光转向范闲,轻声问道:“小范大人此次来访,有何贵干?”
范闲微微一笑,轻声答道:“在下听闻庄夫人曾是京都第一贵女,便想着过来拜访一下您。”庄夫人微微点头,轻声说道:“大人过誉了。”
范闲接着说:“庄三小姐,曾在澹州与我交好,此行也是为了看一看庄三小姐。”
庄夫人微微一笑,嬷嬷注意到了庄夫人的意思,于是行礼说:“当年有天师算定三小姐‘赤脚鬼’附身,接连克死祖父,害的夫人双腿残废,已经送去澹州了,还未曾回来。”
于是范闲只好再次行礼:“既然这样,范某也不好再入府叨扰了。因为范某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所以先行告辞。”于是转身同范若若上了马车。王启年驾车离开了。
马车驶离庄府,范闲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庄三小姐的遭遇只是封建礼教下无数悲剧中的一个缩影。他望着窗外飞逝的景物,思绪万千。
“哥哥,你真的相信那个‘赤脚鬼’的谶言吗?”范若若轻声问道,打破了车厢内的沉默。
范闲微微摇头,目光深邃:“我不相信。真正的‘鬼’,是那些利用封建迷信伤害无辜的人。”
范若若轻轻剥开一颗柑子,递给范闲,然后自己也拿起一颗,细细品尝。
“哥哥,你觉得庄夫人是个怎样的人?”范若若突然问道。
范闲沉吟片刻,答道:“她表面上看似温和,实则城府极深。她对我们的态度既不失礼节,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说明她对我们有所防备。”
马车继续前行,范闲的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他知道,自己的道路还很长,需要面对的挑战也很多。譬如这番就要下江南了,即将面对的是明家。
“若若,你有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什么?”范闲回转思绪突然又问道。
范若若微微一笑,答道:“我还没有想好。”
马车终于停了下来,王启年说道:“大人已经到了范府。”范闲对范若若说:“若若你先回去。”于是范若若下了车回到了自己的院中。
彼时的范闲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天下苍生的命运。他转过身步入了范府的大门心中暗自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
回到府中后范闲径直走向书房那里是他处理公务和思考问题的地方。他坐下后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卷宗那是关于江南明家的资料。明家在江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与长公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范若若走了进来。她看到哥哥正在专心致志地研究卷宗便没有打扰他而是默默地走到一旁坐下。
“哥哥你在看什么呢?”范若若轻声问道。
范闲抬起头看到是妹妹便微笑着答道:“我在研究江南明家的情况。”
范若若点点头她关心地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范闲沉思片刻答道:“最快的话明天就可以动身了。”
范若若微微一愣随后露出担忧的表情:“这么快?你确定自己准备好了吗?”
范闲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吧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且这次出行不仅仅是为了调查明家拿回我娘留下来的产业更是为了锻炼自己。”
范若若看着哥哥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和挑战哥哥都会勇敢地面对。
“哥哥我会在这里等你平安归来的。”范若若轻声说道。
范闲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着亲人的支持和关爱。
第二天清晨范闲收拾好行装准备出发前往江南。他站在府门前回头望了一眼这座熟悉的宅邸心中涌起一股不舍之情。
“王启年出发!”范闲一声令下马车缓缓启动向着江南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