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赵恒话音落下,全场寂静。
唯有那典客王平,求饶声不绝于耳。
“殿下,我只是一时愚昧,万不至此啊……”
只可惜,任由王平如何求饶,依旧还是有两位铁甲卫士缓步上前。
一左一右将他拉下。
群臣下意识的朝着两边退让,看着之前身为九卿的王平大人,如今如此狼狈,心头不禁泛出一股冷意来。
先皇设立九卿,主管朝政,每一位都是重中之重,这位王平大人更是先皇钦点!
可是如今。
太子刚刚上位,就直接拿一位九卿开刀,虽说是王平主动撞上枪口,但此举未免太过震撼!
所有人都意识到赵恒的可怕,意识到他的胆量,意识到他的凶狠!
“咳咳……”
直到王平退朝,赵恒这才轻咳一声,有了前车之鉴,仅仅只是一瞬间,这位太子殿下就已经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群臣意识到赵恒眼神的方位,顿时心中一冷。
这位太子殿下,阴冷的目光直视太仆高赫,作为王平的帮凶,这家伙恐怕也要倒霉了!
“殿下!”
被赵恒直视的高赫,面对这般场景更是瞬间反应过来,还没等对方开口发难,他已然快步上前。
双腿一弯,直接跪拜在地,哪里还有半分之前的对抗之意?
“殿下,是那王平妖言惑众,这才将我蛊惑,微臣知错,以后再也不敢了!”
伴随着高赫开口,全场哗然,九卿一倒,任谁都见识到了这位太子殿下的手段。
就在众人以为高赫难逃一死之时,却没想,一直保持沉默的赵恒突然一声大喝。
“滚回你的位置,少在这里丢人现眼!”
“是是是,我这就退回去!”高赫听到这话顿时松了一口气,根本不介意赵恒的语气,而是连连磕头感恩。
原本只觉得杀气腾腾的众臣们,眼见这般场景,也终于放下心来,殿下竟然能放过高赫,也就证明他们还有一条活路。
杀一放一,仅仅只是这般手段,已然将群臣收服。
赵恒面对现实,暗暗点头,对于自己今天这般表演,心声得意。
眼见这般现实,大殿之上,唯有任凡一人满心焦急。
一想到赵恒马上就能把持朝纲,忍不住冲着自己的父亲任常威扫去一眼,怎奈何,这位左丞相如今已经闭上眼睛。
面对这一幕,任凡只能心中干着急。
偏偏就在此时,夏平站了出来,双手一躬,开口道:“殿下,微臣有事启奏。”
面对自己的亲信,赵恒笑着挥了挥手:“讲!”
夏平这才开口,道:“昨夜有反贼闯关,多亏殿下神勇,这才打压了他们的气焰,但是如此情况无法长久,臣以为,应该将边境驻守的数十万兵马召回,如此一来才能平定中原,镇压一方,保我大秦平安!”
这话一出,全场沸腾,一人更是站出来忍不住质问道:“好你个夏平,只说叛贼,却不说那匈奴。”
“数十万兵马镇守边关,就算如此,也不过堪堪防守,若是将其召回,匈奴趁机南下,到时候国将不国,这才是真正的祸乱。”
眼看一场斗争即将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赵恒冷哼一声,止住了众人的话音。
待到全场冷静之时,赵恒这才开口,看向夏平轻飘飘的说道。
“边关之祸众人皆知,匈奴不能无视,不过夏将军竟然开口,应该是有话要说吧?”
夏平点头道:“凡事分个主次,所以臣以为,应该先平定匈奴霍乱,将他们彻底镇压,如此一来,边关将士,方能为我所用,真正做到物尽其极。”
赵恒听到这里,连连点头,肯定夏平的说法,只是他心知,平定匈奴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想要真正做到,谈何容易?
“那我问你,平定匈奴该用何法?”
赵恒再度开口,将话题引入更深的层次,夏平面色一沉,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殿下,那匈奴之所以能够逞凶,都是因为,胯下骏马远超我大秦,他们退可逃,进可攻,战马的机动性让我大秦将士无可奈何。”
听到这里,赵恒暗暗点头,这般道理他自然也懂。
大秦因为政策,设立城池,城池就在那里,动也动不了,如此以来才给了匈奴目标。
反观对方,一向以游牧为生,哪里有水有草,哪里就是自己的家。
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匈奴人,个个善骑,再加上其气候,骏马格外雄壮,种种好处加在一起,自然立于不败之地。
察觉到赵恒的认同,夏平接着说道:“所以臣以为,平定匈奴必须从两方面做起,对于那些将士,必须加紧训练,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骑技。”
“此外,我大秦还需要调拨一批人才,转换马种,孕育出最为精良的战马,如此一来,才能成事,到时候平定匈奴,未来可期。”
赵恒听到这里,狠狠一拍身旁扶手,大叫一声“好!”
之后,目光转换,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太子殿下竟然再度将苗头对准高赫。
“高赫大人,你乃太仆,主管的就是骑兵,那我问问你,在这养马之势上可有什么高谈阔论?”
听到赵恒突然变音,作为主角的高赫头皮一紧,心中忍不住暗骂一句:这他娘的怎么又说到我头上了?
却不知,赵恒今天早上特意找来夏平,为的就是朝堂之上这番发言。
二人之前的互动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将话题重新引到高赫头上!
今天这般早朝,赵恒的目的,从头就不止王平一人,既然出手,就要迅如雷霆,他太仆高赫,既然已经露出反意,赵恒作为太子,又如何能给他发展之机?
只是仅仅一个帮凶之名,还不足以让高赫彻底倒台,就是为了做实名分,所以赵恒才会安排这般戏码!
眼看高赫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赵恒目光冰冷,心中杀意升腾。
只可惜,他终究还是有些小瞧了九卿之一的高赫的智慧,面对赵恒这般难题,这家伙仅仅只是三言两语就将矛头引开。
“回殿下,微臣以为,有关匈奴之事并非战马的缘故,而是外交之因!”
“以微臣之见,那匈奴根本不足以为祸,人员稀少,就算给他广袤领土也守不住,之所以屡屡侵犯,无非是为了粮食。”
“不如这样,派出使者与匈奴和谈,我相信只要咱们每年愿意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口粮,这群蛮夷,定会同意止戈!”
放你娘的屁!
大殿之上的赵恒听到这话,好悬没有直接骂出声来,把自家王朝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中,如此一来,跟卖国有什么差别?
纵观历史,从来没有哪一次的和平,是靠着忍让换来的。
何为蛮夷?
不知礼数只讲拳头,只要有了第一次开口,这群野蛮人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提出的要求只会变本加厉。
如此方法只能蚕食国力,到最后就算想要反抗,却也只能干瞪眼。
想到关键处,赵恒就要开口反击,却没想,高赫的说法已然引起了殿下大臣的讨论。
一阵沸腾过后,竟然有不少人站出来公开表示对高赫的支持。
“殿下,古人有云,以和为贵,这杖万万打不得!”
“没错,殿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微臣以为太仆大人说的极对。”
赵恒听到这般言论,心中怒意升腾,他原本以为,群臣虽是内斗,但至少也明事理。
可是如今看来,这些家伙根本就是愚昧之极,无药可救!
不过眼下,倒不是纠正这些的机会,想到自己的计划,赵恒只得岔开话题。
“太仆大人,你说这般言论的对与错,咱们这次暂且不提,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倒是想问问你。”
“殿下请讲。”眼看赵恒态度平和,高赫自以为,之前的危机已经平安度过。
却没想,当赵恒再度开口的时候,语气已然大变样。
“你说出和谈之语,究竟是心中所想,还是只是为了刻意回避卫尉的话题?”
这般说法,引得群臣疑惑,就连高赫也下意识的问道:“殿下说出这话是何意?”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赵恒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眼看高赫终于入套,他狠狠一拍扶手再度起身,语气当中已然带着几分冰冷。
“我可是听说了,你任职太仆,主管朝廷军马,可是这些年来,却没少做那以权为私的事情。”
“特别是五年前,我大秦与外敌作战,是你,将数千战马卖于那越国,再用民马充数!”
“这一来一回,太仆大人您可赚了不少啊。不知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