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中前面数人正拼命向着洞口跑去。
就在溶洞内巨大的震动之下只听到巨大的声响一阵接着一阵……
眼见他们几人已快接近洞口,只听轰的一声,大片岩壁如同龟甲碎裂一般剥落而下。
几片岩石不偏不倚正好挡住了洞口。
我看得心惊肉跳,暗喊不好。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说时迟那时快猛地又见半空几根巨大的钟乳石飞将了下来,“轰”地一声在地面砸个粉碎,顿时火花四溅……
倾刻之间,无数火球瞬时就从地面蹿向高处,千年之火一发不可收拾……
眼前这些横空冒出的烈焰凶猛无比,周身皮肉都被这股热流撕扯开来。
我与黎文青连忙扑倒在地,顿时不知该向何处而去。
灼热的气浪将附近空气一扫而空,火光在明亮与暗淡间不停转换,周围不断传来爆炸声,尽是轰隆隆的闷响一片。
地底沉积万年的沼气被陆续逐个点燃,又开始了新一轮持续不断的爆炸。
地心封闭空间内的混合气体含有各种各样的物质,特别是那极易燃烧的甲烷,一旦出现火源就会引起一连串的爆炸,凶险无比。
则与黎文青才及趴下,就听到身旁一声闷响。
吕贝格竟然也从后面扑来趴在了我俩身旁。
刚才黑暗中那一丝随风飘来的骚味我猜知就应是他。还未得问去,后方就已听到轰然垮塌的一阵巨响传来。
估计留在里面的人一线生还希望都不会再有。
此时,岩洞内各处裂缝都在“咕咚咕咚”地向上涌出大量地下水来,让人顿觉上下阴冷刺骨,
气体爆燃后竟然炸开了岩石下的地下暗河,水流这时正从四处急速喷了出来。
水势汹涌翻滚,带动急速旋转的气流在山洞内又引发了巨大的声响。
我知此时若掉于地下水中必然无从幸免,只得招呼一声,众人赶紧向溶洞高处跑去。
洞内火光已在逐渐熄灭,两耳仿佛什么声音也听不到,这等生死场面只在短短一瞬之间……
微弱火光下,数米远被水流隔开的另外几人皆是面色一片惨然,大家或许觉得此番再无生路。
极寒水面已经淹没至大家腰部,而且是以肉眼可见的上升之势来试探众人心理承受底限。
水势凶猛,所站之处不久即会被淹没,等到那时将无任何办法,即便是插翅也难飞走。
就在接近窒息极限之际,溶洞顶部又在开始不断掉落无数的大小岩石。
匆忙中只见暗处水面漂来几根木头,未及多想拉住黎文青就扑向水中紧紧将它抱住。
吕贝格同时也扑向了另一根。
随后我们喊向另外几人赶紧抓住后面飘来木头。
深陷暗河水中不知向哪飘去,四周尽是一片黑暗世界。
如果没有抓住木头后果将不堪想象,被急流带入黑暗深渊,再想找回可比登天还难。
乱流中我急切忙问黎文青,她说还能坚持一会让我心里长吁出一声。
心想毕竟这里离江水并不远,或许暗河冲向那里的机率会非常大。
想着水流险恶,我喘着粗气心口怦怦乱跳,任凭木头随流逐波而下,却无力再去理会。
在这片混沌般的漆黑中,才过一会就觉身下一阵颤动,身边明显感到隆隆轰鸣之声响起,似乎已经进入了一条快速流动的水道里,心想应是进了暗河的一段狭窄水道。
溶洞下常会伴随着暗河,这种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最有利于暗河的形成。
有些暗河水流极度湍急,还有向下跌落的地方,在一些落差大的地段还可建造地下水电站,甚至会在地下形成雄浑壮阔的瀑布。
有些暗河还是一个大的地下水系,流域面积可达一千公里以上。
此时别说一千公里,现在我们能够挨过一公里,那也要看大家造化。
所幸河道并无太大曲折,水中南北莫辨,一路黑暗中只觉冷雾缥缈,险象环生犹如几片风中之枯叶。
过不多时,木头好像被人从后面猛拉一把,顿时就缓了下来。
前面豁然开朗,木头已漂入一片宽阔的地下溶穴湖泊之中,顶上数十米处的岩石顶部天然开了一个长条天窗缝隙。
正是这天窗透下来的些许亮光,才让我们大致看清了周围景象。
洞内湖泊约有二三十米宽度,地下水清澈明亮,乱石嶙峋。
这些乱石想必应是经过千万年的水流冲击,才导致了顶上岩壁的不断蚀落掉下所致。
湖泊边有几处浅岸,回头望时,其他几人都已跟来。
估计大家已快坚持不住,我随即指向那边大喊道:“快!先用力游过去休息一下。”
众人尽皆奋力,及至登上岸后,都已顿时各自瘫倒在地。
虽己离开刚才的凶险之地,但我紧绷的神经依然无法松弛下来。
在这里只能缓解一下疲劳,可伴随而来的却是身体的快速降温。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不出数小时大家就会失温从而步入可怕的境地。
四顾茫然,深不可测的暗河流向黑暗中不知哪里是尽头。
我总觉身旁这些令人窒息的空气中好象有一种不祥之感。
这时吕贝格坐在一块岩石上告诉了我,那天就在高原L市餐厅,当时见我迅速站起来冲了出去,不料迎面撞上了一个女孩,食物撒了一地。
后来我扶着女孩见她没事,赶紧就夺门而出。
吕贝格说他当时也起身跟我而去,就在后面注意到,是那个女孩特意抬起桌上盘子向我撞来。
这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极大怀疑。
后来他又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告诉他可以来此找到他祖父要找的古雅利安人的秘密,随后他才与另外一个不认识的人当即启程,经过一条秘密小道来到这里……
正说到此,突见秦深直被冷得全身发抖,双手环抱靠了过来,一阵惊悸道:“这鬼气阴森的洞里总觉哪有什么不对,身上有些发软……”
我也觉这里空气有些异常,用劲一吸不禁心里一紧,急忙向前面不远处走了过去,只见岩壁暗处有几株深红色的植物。
细看之下,我惊讶地发现了这是一种叫做蚁母草的蕨类开花植物。
蕨类植物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植物,现存蕨类大多为草本,木本极少,但是它们都不会开花。
蚁母草虽能开花,但它在数亿年前就已消失,在它的化石中我们竟然找到了一种特殊的物质。
就在找到它的化石里,我们发现了在它周围有一圈淡淡的神秘物质,若隐若现。
我们最终无法检测出它究竟是不是自身逸出的一些微生菌类。
它会在周围一定距离内与空气产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些神秘的“涡点”,这种“涡点”有些类似宇宙中神秘的黑洞。
黑洞会吞噬一切靠近它的物质,而“涡点”却会吞噬我们的身体,但吞噬不了我们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