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苏折嫡女苏盈绣秀外慧中,温婉贤淑,深得朕心。朕此番外出游历多次与卿相遇,是以,相信天赐良缘,从今起缔结良缘,册封苏家嫡女苏盈绣为韶华宫锦华妃,钦此。“
彼时宫里的大钟恰好敲响三遍,李治示意身边的人封妃仪式开始,宣旨太监略显尖锐的声音瞬间便响彻在骤然安静的大殿中央,同时,苏盈绣在一众宫女的搀扶下对着高座之上的李治跪了下去,苏盈绣的嘴里同时道:“臣女谢皇上恩典,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便俯下身子,对着李治就是盈盈一拜。高座之上的李治从今天早朝开始到现在为止嘴角都一直挂着柔和的笑意。虽然几乎是整个朝野上下都知道,他们的君王是一个仁慈温和并且重情义的,但是倒也是从来都没有见过李治笑的时候如此的长过。李治这副摸样,稍微有点眼力劲的大臣都早已看地清楚,他们的皇上啊,今儿个心情很好。但是今日最大的事情不过是选秀,其次就是眼前这个莫名冒出来的新封的妃子了,可是此刻站在大殿之中的大臣们,无一不是在偷偷地打量着高座之上李治的神色,只是从李治那温柔如水又似乎是包含着无限情意的目光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皇上之所以心情好的缘故,怕是十有八九是因为眼前这位新冒出来的获封的妃子了。要知道,今天可是三年一度选秀的日子,可是谁不知道,李治只是匆匆地看过了一遍那些秀女们,恐怕也只是随意地点了几个,然后就几乎是匆匆忙忙地往这边赶,主持封妃仪式?
而这一次,就连一直紧张着皇家皇嗣绵延的太后,对于李治如此敷衍的态度和举动,居然也丝毫没有发怒的意思?所以,几乎是下意识地,所有人对于这个皇上一早就宣布了要予以妃位的女子起了好奇之心,只是皇上直到今日封妃大典之前都一直秘而不宣,就算是偶然有所提及,李治也是反常地遮遮掩掩,于是,大臣们的好奇之心反而是越演越烈,只是碍于李治,所以只能把这样的好奇安奈在心里,想问而不敢问。
所以,在场的所有人在乍然听到这圣旨的内容的时候都是有些猝不及防地愣住了,兵部尚书苏家的嫡女,苏盈绣?若不是听到这圣旨,有些人恐怕还一时反应不过来。不过倒是很快有人便回过神来,想起了前兵部尚书就是苏折,与之一并想起的,还有那时几乎震惊了整个朝野上下的兵部尚书府一夜之间被灭门的惨案。只是那件案子直到如今都没有完全破解,据说案子交给顺天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过直到现在为止,都一直没有什么好的进展。前阵子还听说这兵部尚书府的嫡女也失踪了,还有不少从前和苏折有些交情的大臣们叹息了好一阵子,这好好的一个人,到底是遭遇了什么样的过节,所以才会遭此毒手?可是这件事情隔了这么久,一开始大臣们还津津乐道,只是这朝廷里的大小事情每天都不计其数,叹息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也就不再谈论了。若不是今日这圣旨,恐怕大多数人也都已经淡忘了。
只是这苏盈绣不是说已经失踪了许久吗?为什么会突然变成了皇帝新纳选的妃子,而且大臣们刚刚可是听得清楚明白,韶华宫锦华妃。这可是四妃之一的位置,而且一听就知道是赐了封号的,这对于任何一个女子来说可都是无上的恩宠,而且大臣们都不是傻子,李治对于苏盈绣的看重,单单从这一场精心准备的封妃典礼就可以看得出来。除了武媚娘之外,恐怕今后这苏盈绣,就要成为这后宫荣宠的第一人了。虽然苏盈绣一举封妃,四妃之一的位置对于 刚刚入宫还算新人的苏盈绣来说于理不合,但是所有此刻看见苏盈绣的大臣们此时都纷纷记起来了,不久之前的选秀花名册上位列榜首的,可不就是这位如今已经是锦华妃的苏盈绣么?如果本来就是秀女的话,皇帝如今封妃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何况选妃虽然因为关系到各大家族之间的制衡,关系到皇嗣,但是说到滴,也终究只是皇上的家务事,大臣们即使是反对,也要衡量一下。
不过,很快,大臣的注意力就被李治的一句话给转移了。所有大臣都在注意着眼前的局面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是显得反常的,那个人,就是前不久刚刚上任的兵部尚书楚辞。李治在所有人都对着苏盈绣窃窃私语的时候突然开口,话却是正对着如今站在人群里穿着一身兵部尚书服饰的楚辞而去的,众人只听李治似乎颇有些意外的声音响起:”那位,那位站在第三排的,是哪位大人啊,朕怎么看着这么面生?“李治说的突然,大殿之中的所有人下意识地也循着李治的声音望过去,看到的,就是似乎已经被人群围困在角落里的楚辞。
楚辞从刚刚开始,确切地应该说是从一身嫁衣的苏盈绣被李治牵着出现在大殿之中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楚辞整个人就几乎完完全全陷入了巨大的不可置信之中,直到此刻李治出声询问,在场的众人都纷纷看向他的时候,楚辞才如梦初醒地回过神来。楚辞一抬头便看见了李治略有些疑惑而且明显是带着审视意味的目光。李治虽然向来仁慈,但是到底也在这个帝位上已经稳坐了很多年了,似乎是所有在这个位置上待久了的帝王,自身都会带上一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所以,即使李治是仁慈的,但是那样审视的目光还是让楚辞一瞬间便不自觉地感到头皮发麻。或许是楚辞本来就心虚的缘故,仅仅只是这对视的一眼,楚辞竟然觉得自己的后背似乎一瞬间就被一阵冷汗浸透了。
众人此时也看清楚了,楚辞身上穿着的,分明是兵部尚书的官服。在皇上来之前,楚辞也曾经和那些大人寒暄过,所以有不少惹已经知道他是新任的兵部尚书了,只是此刻,竟没有一个人出来替楚辞解围,气氛,一瞬间便僵持在了那里。
李治并没有继续开口,只是那略显压迫的目光终究还是让楚辞有些受不住了。纵是楚辞自认为是一个阴狠无情的人,但是在帝王的面前,目前楚辞还是不敢造次的。所以,气氛即使僵持着,但是楚辞还是下意识地跪了下来:“启禀皇上,微臣是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楚辞。因为今日也在受邀之列,所以才会在这里。”楚辞原本以为皇上是因为他刚刚上任还没有见过的缘故,所以才会有此一问。只是楚辞以及今日在场的大臣们都没有想到的是,李治接下来的一句话更是让满场哗然,更是让楚辞大惊失色惊惶之下不知所措了起来。因为李治说的是:“不对,朕记得并没有任派下一任的兵部尚书啊,关于新任兵部尚书的人选,朕至今都还没有确认,你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闻言,今日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回不过神来,质疑的目光纷纷落在楚辞的身上。楚辞也是一脸的不敢置信,惊慌之下甚至脱口而出地反驳道:“皇上你是不是记错了?臣……臣的确是得到了旨意受到了召见才来的啊,请皇上一定要明察!“
只是楚辞不知道的是,他说的这句话,首先就已经犯了最大的忌讳。皇上记错了?在官场历练久了的人都知道,那就是皇上即便是错的,那也不应该是为人臣子能够质疑的。所以几乎就是楚辞的话音刚落,刚才还一脸笑意的李治猛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放肆,事关朝廷吏制度,朕难道已经昏庸无能到这样的地步了么?”帝王的怒火,那自然是震慑了一众人的。
所有原本站着的人都刷地一下子跪了下来,一时间,刚刚欢喜地不行的气氛一瞬间便僵硬了起来。
“皇上,臣冤枉啊,臣。楚辞一阵心慌,只是一时间竟也找不到解释的措辞了,只是有些语无伦次地不停地说着冤枉。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计划,现在,只是李治开始进行计划的第一步而已。所谓做戏要做全套,这解释的机会,李治还是要给人家的,所以李治顿了一下忽然开口:“好,既然你说是朕冤枉了你,你是新上任的兵部尚书。那么,朝廷官员无论封赏都是有宣旨的人的,今日宫中大喜,正好所有的人都在这里,只要你说的出来,当日给你宣旨的人是哪一个,朕不但不怪你,而且,就让你。
“启禀皇上,大理寺卿和国舅爷来了。“李治的话还没有说完,外间太监禀报的声音蓦然间响了起来。
“宣。”李治只好暂时止住了话音,淡淡地开口。
“皇上,关于兵部尚书一夜之间灭门的案子,臣有重大发现。”狄仁杰的声音随着他踏进大殿的动作清晰地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