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8章东莱——配不上
绯绯浅浅2025-07-02 20:372,080

日已西斜,安元寿这里走进内室,长孙无忌正在看县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已经在外室等候。安元寿对长孙无忌耳语说道:“陛下到了县城,是不是去觐见?”长孙无忌望了眼安元寿,摇头说道:“陛下没有吩咐,他忙他的,我做我的!”还没到碰头的时候,再说,没必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刚才隐约听到康崇的荜篥声,就感觉世民到了县城,动用宫中率军埋伏以策安全!

  乙骏的夫人裴诺桐和孩子乙恩被带到中室,她重新做了饭菜,给长孙无忌送来,安元寿又悄悄说道:“我们的人带了陛下的口信,这位夫人似乎是京城里某位公爷的大小姐!千万别怠慢她,都煮几顿了!”长孙无忌听来却十分懊恼,不要再怠慢她,那她何必开始怠慢他呢?

  此时中室的窗口有女童低低地呼唤:“乙恩哥哥!”

  最外室的秦罡和乙骏的脸色为之一变,无事忙来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个小丫头还在乱跑?

  这位女童正是秦罡家的千金小姐——秦幂。

  乙恩这里爬到窗边,撑开窗户,长孙无忌喝了一口清汤,却见户外伸进来一只小手:一只纸团和一个通宝!乙恩哧溜一下就把纸团和通宝塞进袖袋,似乎没人发现似的,哪里知道全被长孙无忌看在眼里了!长孙无忌心想:全天下的男人难道打小都是这么过来的?不由悠悠得想起小时候——禁不住被汤呛了起来,想到自己小时候做的坏事鬼事,自然也不会太少。

  秦罡早已三步过两步,迅疾地走出户外,似乎揪起了丫头的小辫子就骂骂咧咧得刚想下去了!长孙无忌不由微微摇头,示意安元寿去把乙恩、小丫头和秦罡三人一起提过来,这些小衙内、大小姐仗着自己有爹有妈,成天不做好事!

  长孙无忌见乙恩交出纸团,原来是县学的数术。一面听乙恩解释说道:“数术先生今天不晓得出了什么题,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破题!”

  长孙无忌说道:“大家都不会的话,就该去请教先生!”看到题面,这里的数术倒是别致,至少京城以外,第一次见到有些兴味的数术。长孙无忌一眼就破了题目,于是说道:“他们都来请教你做什么!通宝又是什么意思!交给我!”

  乙恩不敢撅嘴耍脾气,从袖袋里拈出那个铜板,被安元寿劈手夺过,乙恩嚷道:“这是我的!”

  长孙无忌对乙恩说道:“你的钱全是县学里面数术生给你的?还是卖菜换来的?”

  乙恩摇头说道:“有些是,有些不全是!”秦罡和乙骏跪在外室,听来几乎要昏倒,这是最基本的回答方式:大人问是否全是,就该回答全是,如果节外生枝说成:不全是,那简直贻人口实。安元寿和长孙无忌相互看了一眼,这孩子算是老实呢,还算是嘴太笨?现在能把吏部尚书震晕一次,如果登台入阁的话,非把天子震晕一次不可!

  在长孙无忌这里看来:乙恩身为县丞乙骏的独子,虽说人小巴掌大,但是经历很不简单,看来在东莱,即使一个巴掌大的孩子,收入来源至少在两处以上。这个地方真讲钱啊。

  长孙无忌说道:“不全是——是什么意思?”

  乙恩说道:“我爹教我的数术,我有把小抄拿给县学的数术生,也可以换钱!”

  长孙无忌听得脸若冰霜,命令秦罡和秦幂入内,长孙无忌对秦幂说道:“你也是县学的学童?”

  秦幂望了眼父亲秦罡,秦罡摇了摇头,小丫头连忙摇了摇头,长孙无忌再度说道:“不是学童最好!秦罡大人!看住你女儿,不许她乱跑!”

  这里的县学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学课居然让人替做替答?朝廷的败类就出在这等最底层的地方!

  长孙无忌对秦罡说道:“县学是乙骏主持的?”

  秦罡没敢做声,长孙无忌说道:“他在哪里?”

  秦罡走到外室,乙骏近前,伏地听话。

  长孙无忌对乙骏说道:“乙骏,教授自己长子以数术,原本无可厚非。但是,您的身份大为不同,身为县丞,主持县学,你清楚你儿子乙恩把小抄卖出去吗?你儿子真能卖啊!”

  乙骏对答说道:“大人!命题并非是我一人命题,优选学童也并非只专数术一门!”

  长孙无忌冷笑道:“知道东莱的县学不在于数术和书术两门,别说四门学,恐怕还有方言学呢!不过,朝廷最基本的数术和书术两门如果被刻意荒废,或者有滥竽充数的学童混在其中,乙骏大人,你也是知道的,算帐是一笔一笔清算的,对不对?”也就是说,清算政绩就从县学开始清算么?

  (题外:中国古代的太学和县学制度跟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义务教育有着天壤之别。古中国的教育系统起于西汉董仲舒主导的太学,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按照父亲在朝廷的官阶品级来确定儿子到底上哪一个层次的文化课程。

  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说白了,就是选拔官员的教育体系。根据父辈和祖辈的品级和官职,子孙入学的课程设置都是有所不同。品级在六级以上学习儒学,品级在七级到八级之间学习四门学,八级以下的小学童和庶人的孩子所学习的就是这里所说的“数术和书术”这两种。

  隋唐当时的所谓科举选拔是官员选拔制中间四大种类中间的一种,如果没有门荫没有直接遴选没有举荐的情况底下,还可以参加科举,成为后备官员,在隋唐,科举出来的官员其实只是极少数的,科举制度在当时只是起步,不是成为官员的必由之路。

  参加科举的官员,在科举之前,必须在太学和县学中参加正规学习。而进入太学和县学,必须由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亲自遴选,才有资格进入太学和县学。

  隋唐的科举有一位宰相就是草根宰相,是科举进士出身。他就是上官仪,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仪是贞观初年进士出身,备选在昭文馆,四十多年后,成为大唐朝的宰相。可谓大唐朝的草根奇迹。

继续阅读:第0089章东莱——清算县学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逆战:战王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