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冷哼一声,站了出来。他倒是没有忘记礼仪,恭敬地对成景帝行了一礼才道:“传闻岂可轻信,摄政王不过是归隐而已。适逢国家有难,摄政王只当披甲挂帅。”
这位沈尚书名沈长安,乃是沈国公之子。年轻轻轻却做了兵部尚书,是宣国难得的青年才俊,他也是成景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
朝堂上又热闹了起来,摄政王这个人物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轰动朝堂,一个归来的消息就已经让人坐不住。
“太好了,摄政王归来定然有办法扭转乾坤!”有人高兴也有人唱反调。
“别高兴得太早了,摄政王已归隐,手中无兵无马,他一人凭两手又怎么能抵挡往万千叛军扭转乾坤?”
一时间两种声音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成景帝揉揉眉心,他一言不发,看着躺下朝臣你一言我一语。就连平时最注重礼仪的言官们,这会不也跟菜场的老婆子一般。
刘公公有些想笑,但又觉得眼下这个情况好像又不太合适,是以很努力地憋了回去赶紧对成景帝道:“皇上,要不要制止他们?”
成景帝摇摇头,正想说话,殿外闯入一个小太监。那慌慌张张,入门的时候都没看脚下直接就被绊了一跤,这一跤让他在总目睽睽之下摔了个狗啃屎也就算了,连头上的帽子也滚到了一边。
金銮殿是何等神圣之处?小太监如此失仪,若是以前当下就要被拉出去打死的。
虽然大臣们都不太高兴,但议论声停下来,礼部的尚书最先开口:“殿前失仪,你成何体统!”
小太监哆哆嗦嗦爬了起来,跪得笔直:“皇……皇上,戚琨带着叛军已经过了惊鹊门,这会正朝着金銮殿来了!”
好不容易才安静下去的金銮殿,瞬间又热闹了起来。
不是说有摄政王在吗?不是说他早有准备吗?可为什么还是让戚琨闯入惊鹊门了?守门的御林军呢?
顿时众人有擦起了各自额头上的冷汗,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戚琨当了皇帝那他们……可有活路?
众人的各怀心思,只有高坐在龙椅上的成景帝却一脸淡定。只是愣愣地扫过下面的人,记下了他们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和反应。
很好,这才刚过了惊鹊门,就已经有人迫不及待想去投诚了。皇叔说得果然没错,不到这种时候,是人是鬼隔着一层皮难以去辨别。
还是兵部尚书第一个站了出来,跪地对成景帝道:“皇上,眼下戚琨已经往这边来了,还皇上暂时移步后宫。”
成景帝终于站了起来,对沈尚书道:“沈爱卿快请起!金銮殿是皇权的象征,若是金銮殿失守,那朕这个皇帝也是名存实亡。今日朕就要与这座金銮殿共存亡,朕也很想知道是我宣国气运已尽,还是他戚琨身首异处!”
除了沈尚书,其余大臣是你看我我看你,依旧是各怀鬼胎。
成景帝背着手慢慢走下阶梯,目光柔和地看着沈尚书:“沈爱卿,你相信皇叔能守住宣国的江山吗?”
沈尚书躬身道:“微臣,相信。”
成景帝点点头:“朕,也信。”
这两人的对话明明简单的只有几个字,却好像一把利刃扫过每一个大臣的身上。顿时间,大殿之上有恢复了安静,各怀鬼胎的人都不敢再有什么心思。
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心里大概都是在想着,走一步看一部。
大殿上一时安静下来,外面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也变得清晰起来。
有人咽了咽口水,大厦将倾,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死存亡。
成景帝有些不受控制地往前走去,倒是沈尚书快了一步挡在他前面:“皇上!”
就在这时,一阵呐喊声传了过来。
沈尚书与成景帝对视一眼,一开始是惊恐,随后听见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他们顿时一扫刚才的心惊面露喜色。
是江凡!
他一声戚琨逆贼,顿时就安了皇帝的心。
外面立马想起了一阵打杀声,没有人刚出去看看情况,便只能将小太监给推了出去。
过来一会小太监忙跑回来:“皇上……外面打成一片,叛军暂时是到不了这边。”
小太监也吓坏了,这会连说话都不太会说了。这不,立马就有一名大臣向前去踹了他一脚:“什么叫暂时到不了这不?”
沈尚书斜眼看了一下这名大臣:“激动什么啊?紧张说错话而已,至于这么不饶人吗?再说了,皇上都没计较,你急什么?”
被沈尚书这么一抢白,哪位大臣顿时脸色都红了。这可不是羞红的,而是气红的。若是待会戚琨杀过来,他定然要将这位兵部尚书先推出去挡刀!
沈尚书可不在乎这位大臣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只是很仔细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直到打斗的声音越来越轻,小太监已经缩在大殿一角,估计这回谁再对他吼一声他就要尿裤子了。
刘总管摇摇头叹气:“皇上,让老奴去看看吧!”
也不等皇帝开口,刘三漳就直径走出了大殿。或许也是为了打大臣的脸面,他走出去的背影笔直,神情淡定从容。这么一对比,这些大臣还真是不如一个太监。
过了一会刘三漳走了回来,不疾不徐向成景帝道:“皇上,江凡将军与巾帼将军正在合力击杀逆贼戚琨,眼下戚琨已经落下风。不出一炷香的时间,这宫里的叛军就会尽数伏诛!”
刘三漳这话说的跟平时的语气没有什么差别,并不像是面临生死,而是寻常一般。
成景帝很欣慰地看着他点点头:“好!”
成景帝自然是知道刘三漳这话里夸大是有的,竟数伏诛是不太可能的。其实都是宣国人,眼下宣国兵力不足,他倒是希望这些人能迷途知返。
不是他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而是宣国需要兵力还驻守山河。
这些叛军其实都只是听从指挥而已,他们并不是真心要谋反。其实谁当家做主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他是愿意给他们一条生路的。
沈尚书闻言躬身对成景帝作揖:“皇上有仁慈之心,是宣国黎民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