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养心殿翻阅着奏折,事情的繁杂程度超出想象。
平心而论,我是因为穿越了,以二十五岁的心智入了一个五周岁,六虚岁的孩童身体里才被人认为是天资颖异。而现在逐渐接近于成人,我这些年又是在外边漂泊,虽有些历练,但是系统的帝王教育与才学,还是有些缺失的。
现在看着眼前的这堆奏折,才慢慢明白,我要学得还有很多。
心里大体画了个地图,把一件件事,往上面画,渐渐的便有些记乱了,事情太多。
我还是要全读一遍,有个大体印象。
来自朝鲜的奏报,大意是倭兵十数万人兵锋已接近平壤,驻防在平壤的清军只有三万,守将奏报请援。这事,怎么之前没听人讲到过。
我这才想起来,我也是刚刚来这里才没多久,可能是发生的事太多了,让我误以为已经来这里许久了。
确实从昨夜到今天白天,恍惚间,道光皇帝便已经安排好了一件大事……
僧格林沁刚回府,现在暂时不能找他了,可不找他,我还能找谁呢?
“端华,朝鲜的事,你怎么看?”我小声询问道。
“回皇上,臣以为虽然在大沽我们取得新胜,但是,现在朝鲜的形势应该有所不同。臣以为应该慎重抉择,能拖就拖。我们应该没有速胜的准备。”端华小心地回答道。
“我也是这么看,但怎么拖呢?你有想法吗?”我继续问道。
“臣愚昧,臣也在想这件事,夜不能寐,但还是没有头绪。倭寇至少分两路大举进犯,大沽口虽然新近取得大胜,但是官兵多已疲敝,另外主要是耗损严重,武器弹药难于短时间再补充。而京师重地,又不得不留有重兵,以防不测,能派去朝鲜之兵,少之又少且倭寇太多,又近乎都是陆战。臣暂时也没有想好对策。”端华回应道。
他把情况又给我介绍了一遍,却也是我所想的。
“那平壤的我军大概能坚守多久?”我问道。
“回皇上,这个臣也说不准,但若倭寇没有重炮的话,应能相持一段时日,留驻朝鲜的我军,属于精锐,又有宗室的将军在,应能效死命!”端华回应道。
“京师附近的兵力,你给朕再说说。”我问道
“恕臣直言,陛下之前所见到的已经几乎是全部的精锐,除了他们之外,就只有京城的卫戍部队了,而卫戍部队是不适宜野战的部队。”端华说道。
这一盆凉水浇得我是一个透心凉,但是心不飞扬,相反的心被严重的堵住了。
“朕在想想,你继续忙吧!”我先暂停了话题。
朝鲜这件事,可以说是十万火急,但是,受限于自身的形势,却不得不采取守势,能拖则拖,不过这也不是一个办法。日本的态度现在也还不好说,他们新近在大沽口的失利现在消息传没传回国还是一个未知数。
就算消息传回倭国,也不见得就会让他们在朝鲜方面撤兵。也就是说倭寇就算是在大沽口的部队全军覆没,现在也不一定没有没有胜算,清军现在的战斗力其实是堪忧的,大沽口的胜利其实有几分侥幸。
若不是我偶然带着大英帝国的舰队出现,倭寇的这次侵略准备其实是十分充分的。倭寇最后的溃败也是一个偶然。但是在平壤城的预设战场上,在大沽口所取得的胜利的条件在平壤城下几乎都没有,平壤那里根本没有大沽口这样完备的炮台整体防御体系,也没有舰炮的火力支援。
而且毕竟最后,我带着骑兵冲锋,将敌人的阵型彻底冲乱,也是一个侥幸。兵士们向死而生激发出来的如同山崩海啸一般的气势才最后压垮了倭寇。并配合舰队重炮的轰击才剿灭的日军。
消灭十几万的倭寇谈何容易。
“是不是明朝的时候也同倭寇在朝鲜有过战争?”我询问端华。
“回皇上,是有,在万历朝的时候,是明军胜了,不过代价也很巨大。”端华回应道。
“是不是一言半语也说不清战争过程?”我问道。
“回皇上,总体而言,当时明军的战斗力要超出倭寇很多,明军的重火器,日方也基本没有。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明军依然代价很大。但在当时的平壤一役中,明军依靠重火力摧枯拉朽取得胜利。然而这次反倒是日军会有火力上的优势。”端华叙述着。
“你去把当时的史料速取给朕。”我对端华说道。他便下去了。
养心殿里,一时之间,竟然十分安静。
道光帝服过药后,昏睡着。近侍太监一声不吭,我似乎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眼下的清军战力实在堪忧,军纪也不十分严明。贸然开战,必然面临着不可测的局面。然而战与不战,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是敌人逼着你,要与你打。你不得不打。
内乱的隐忧也有,外患又在叩门。忽然之间我怎么嗅出一股子崇祯皇帝的味道。所有人都寄希望于我是一位中兴之主,连我自己有时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是这情况也愈发的不对了起来。
仿佛是历史的车轮加快了节奏,我从未来获得的所谓先知先觉,正在变得不靠谱,当然有关科技的除外,历史事件的关联开始产生了变化。不再与我原本的世界轨迹相同。
崇祯皇帝何尝不想做一个中兴的明主圣君,可历史也不给他缓一缓,停一停,理一理思绪的机会。
时代的洪水袭来,伴随着天灾人祸和他自己的失误,以及整个王朝业已崩坏的体系,靠着一两个人的美好心愿是于事无补的。
也许你损失的,正是别人想要争取的利益。
力量来源于团结人心,如果反对你的力量集结的人心超过你自身的,便难逃覆灭的命运。
中华民族其实最大的力量在于维持了最庞大的单一群体的情况下,时常所能展现出来的,超越其他民族的团结性和牺牲性。而这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所以,我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安民,安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