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六载荏苒
泓烧鸭2025-07-03 11:484,259

在雪皑峰上镇驻半年后,眼见局势已稳当许多,王隶终于再次动念下山了。

  于是找了个日子,王隶终于向薛姐姐开了口。

  这回,明事理的掌门薛菁儿没再不舍挽留了。作为一个掌门,所需承担的责任、所需尽到的职责,这半年来她也思考得无比清楚。

  最后,‘检验’过了她接受半年训练的武功后,王隶便同雪皑峰上下告别,孑然一身、扛上白杆龙鳞、骑着匹白马下了山。

  此时的他也不必再过多担心了。

  薛菁儿不挽留他,也是为了雪皑峰未来、及她自己着想。

  因为以她这时在雪皑峰当中的话事能力与权威,再加养成了克去私欲与己念,一切为了雪皑峰至天下的大势所着想的习惯后。

  她,已经真正成为了一位‘合格’的掌门。

  ……

  初离雪皑峰的王隶并未走远,而是绕去了后山、到王家遗址去了一趟。

  “哟,小子,你果然来了嘛。”

  “是的,子孙王隶拜见…”

  “行行行,不必那些繁缛礼节啦,来来来,我教你…”

  在寒冰宫殿中,应蛇皇的邀请、王隶卸去衣装,浸泡入了凛冽刺骨的寒池当中——即便全力运作‘炙炎心法’与‘金刚经’第八重境,再加之他‘魔蛇噬心法’的超绝身体素质与积累多年的庞大内力,这股冰寒之意还是能刺透他的肤骨,使他奇经八脉、五脏六腑经受着寒冻。

  也不知是源自何处的奇异,竟能令这半壁山洞内的一座小寒潭,居然拥有如此恐怖、夸张的极寒。

  与蛇皇一道在其中一连泡了七日后,王隶才从寒池中游出。

  又与蛇皇促膝长谈了一番后,王隶离开寒冰宫殿。

  之后,他则去了一趟雪城,探访了此刻已坐正州王的‘镖师三兄弟’,以及同住州王府上、正在雪城雪皑峰分舵修习的薛凌。

  问了些山上与薛姐姐的情况后,闲来无事的王隶则留居在雪城,时而,也向四人传授一些武功来。

  但更多的时间,王隶在钻研自己的武功。

  如何将十六种截然不同的武功、完美融为他的‘五行蟒神拳’呢?这便令他净心修习,一直钻研了许久。

  从只得生硬拼凑,到慢慢寻出契合,再逐渐找到了共通。

  “嗯…”

  “貌似…我已渐渐找到些门路了。”

  再无其它繁杂扰心事后,王隶便开始了专心研究着五行蟒神拳的日子——后来也懒得离开,便直接干脆在雪城定居了。

  通过金蟒卫,向身为天子陛下的三叔要了些银两后,王隶便在雪城购置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小宅院,独自居住,连下人、管家、侍女等也从不配备。

  至此,王隶算是在雪城定居了。

  如此,虽能与同城的三位王爷、薛凌小弟更多些交流与联系,但倾慕他壬丞相神功的江湖中人,则也时常会来拜师、甚至挑战的也有。

  许多时候,他王隶会选择闭门不出。

  更倾向于清净的他,更是从来一个弟子也不收。多半时候的他,是在家中净心练武,偶尔也会找那四人串串门,逛街游历。

  到酒庄去买壶茶,在角落坐一整天。听五湖四海的有趣故事,自娱自乐等等。

  时而呢,山上的薛掌门也会下来一趟探访他们。

  时而呢,众人也会聚齐一道、来一餐丰盛的火锅,王隶也会随薛姐姐上山、去逛逛现在的雪皑峰,而后再下来。

  或许在修炼、钻研之上遇到了瓶颈,他则又会去找万岁高龄的老祖宗——他们蛇人族的‘上古蛇皇’。一位先祖与一位后世子孙,年纪跨越近万岁,却依旧能时常对坐欢聊、谈笑风生,王隶还常与蛇皇一起闭关、通过泡寒池来修炼。

  当然,对白杆龙鳞中的秘密,蛇皇依旧闭口不言、只字不提。

  即便如此,一次次的泡寒池修炼,也使王隶的功力渐渐提升、从最开始的冰寒刺骨,到一段时间后的缓慢适应,再到接着的轻松自如,直到后来的完全习惯。王隶的身子,也随之开始变化了。

  正如这五方的天下一般…

  五州天下在龙府朝廷、金蟒卫与壬子龙的努力之下,社稷逐渐趋向平稳,各类事件是皆连连减少,天下间是愈发安定、太平了。

  即便从来只是以‘杀’解决问题,但民生依旧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般祥和。

  从大陆五州,到周遭海岛,是渐渐清平无事了。

  ……

  江州,由于天下的清宁、太平与安稳,身为陛下的壬子龙那闲散时间也多了,除了有空时带他那不愿被立作皇后的‘宝贝静儿’来逛逛繁华的京城外,或是望剑门去找义父司徒京喝酒、下棋、谈人生之外。

  许多时候,他则去找到最信任的手下、同时也成了他唯一徒弟的赵昊,传授武功。

  赵昊生于公族、又有天资,更有多年执掌龙府楼经验。性情虽大咧,但做事却毫不磨蹭、有头有尾,细致且完美,是粗中有细。

  且对于武功,他一直有种痴迷的欲望。

  壬大人愿将独创的《夜霄功》绝技向他倾囊相授,对他来说足已是刎颈之恩、够他来世继续做牛做马报答的了。

  除京城外,江州其它地方也逐渐有了变化。

  游鳞宗在剑林宗的覆灭后便解除了‘闭派封山’的指令,如今在西门昊野的继续努力下,熠熠生辉,逐渐更发展了起来。

  谷口的野英镇规模也因此变大,同时,为谷内的游鳞宗带来了充裕可观的声名传播、商贸互动的机会。

  金蟒卫中,蛟鳞蟒、日炎蟒、月寒蟒、迅影蟒四人受命驻于江州,但其实上,四人也经常回宗门探访。

  游鳞谷底隐居着的那一位长者、一对青年夫妇和一个小娃,也过得惬意安心。

  嵩城改建,当年释家的遗址被挖平、并作了城内一隅。

  剑林城虽聚集不少当年残余弟子,但已无一人有此资本、实力,或是号召力,甚至是想法、胆子,足以来复辟剑林宗了。况当今天下太平,再酿血腥、揭竿掀旗,反倒还是不好。

  如此这般模样的天下,却倒是挺好的。

  清州因历史及地形缘故,又因王隶、薛菁儿、薛凌、老朱、老徐、老耿,乃至寒冰宫殿中的上古蛇皇等,皆驻于此。雪城、雪皑峰、薛氏,皆渐渐成了清州当中最大的城池、宗派与家族。

  安居北方的生活,对王隶而言,也是十分惬意与开心。

  也正由于他的存在,以及他过强的能力与身份,使得北方并未造成薛族一方独大的场面。

  做了掌门后的薛菁儿,由于性格、处事作风与剑术风格等因素,使她的声名在北方渐渐接替了薛宫齐、并遍及广传了开来。使得后来的江湖中人,送了一道美名给她:

  “雪舞夫人。”

  除此外,流州、渚州及海州的形势,也安稳好了极长一段时间。

  雁月堡、水龙宫的新掌门,临江城城主与海州王,再加潜伏黑暗当中的金蟒卫众,将三州的和平维护得是安如金山、固若磐石。

  而南边,知道儿子定居北方后的王乔昭、谢秋雯夫妇,则也常互通书信,虽然一个在极南、一个在极北,来往一次、即便是陆路,也得至少半个月。实在想念时,则也会北渡万里,亲自到北方去一回。

  不过即便如此,王家的众人们在年终时还是会聚到一起,吃上一餐阖家团圆的年夜饭的。

  至于那个早年便离开‘云游四海’的爷爷王伊宁呢?

  当然,还是一直不知所踪。

  金佛国呢?阿瑟律的治理一边遵循着父王的遗嘱,一边在四大将的辅佐下、施行着他对于天下更适当的安排与构思。

  天下在历经了九年的分裂与一年的战乱后,从壬子龙统一开始,则终于迎来了阔别已久的‘太平’。当见到在治理天下方面,比十六代黑翳‘炎’还更有效率、更能持以长久安宁后——

  黎民百姓们,也算是真正地接受了子龙王朝。

  ……

  倘若天下诸国可互相间共促和平,谁又愿刀兵相向、血濡原野呢?

  倘若百姓民众能彼此间共相敬爱,谁又愿落草为寇、袭劫抢掠呢?

  当征战的矛剑,皆化作耕种的犁耙…

  当杀伐的斧钺,皆变成劈柴的锹锄…

  当一所所学堂、私塾及书局茶馆的建立,逐渐多过了镖局、门派与刀兵铁铺时。

  当一座座及牢狱、兵库及断头台等,不断的拆除或填补…失去了、并且也不再需要了它的作用时…

  一处社稷,一个国家乃至一座王朝,便是真正为它的子民们带来了太平和幸福…便是获得了它子民们的信任与爱戴。

  这位国君,便是领悟了‘王道精神’,成为了配得上一‘帝’字的真正皇主。

  ……

  遂是,子龙大陆上像这般天下太平、悠闲惬意、安稳清宁的日子,过了许久许久。岁月韶华,蹉跎光影,朝升暮落,春夏秋冬…

  时光匆匆,年华荏苒。

  终于,自子龙三年五月初,雪皑峰薛菁儿的即位大典过去至今,已是整整六载岁月之久了。

  六年,沧海桑田。

  是时乃子龙九年,五月中旬。

  初夏时节,春暖渐消、而夏日的温热逐渐回归——此乃是地处中域的江州西南部游鳞谷东谷口处,这座喧哗熙攘、街上行人水泄不通的‘野英城’内。城内屋院楼房纵横交通,较比六年前,已繁华了许多。

  今天,或许是城里的庙会吧,可是到处张灯结彩、挂了许多花幅灯笼饰物,还有许多人排长队,舞龙、舞狮子等等。

  “快来尝尝!新鲜出炉的炸撒子!五文一个!”

  “糖炒栗子哦…煎饼果子哦…这里来这里来…”

  “沈家铁器城,各式样的工具、杂货应有尽有!全国连锁!…客官,进来看看不?绝对有您想要的!”

  却见这时,在闹市拥挤的人潮当中,却见有一位须发卷曲茂密、黑白相间,留着一道虬髯、身形魁梧的八尺老汉,正一边环顾四周、咧嘴笑着,一边手里牵着个像他一样东张西望的小孩,穿梭在人群中、沿街朝东走。

  说是老汉牵着小孩走,倒不如说是小孩拉着老汉在走。

  “阿叔,阿叔!在这边、这边呢…”

  “好啦好啦,我知道啦…你走慢点嘛,这街上人这么多,你可得小心些…”

  “诶呀,爹娘早都过去了嘛!咱们也得快些,阿叔…”

  “好好好…”

  ……

  拥挤的人潮延伸至城中央,到了这里有数座大楼、院城的‘洪雅会馆’内,小孩儿拉着老汉一道,从会馆主楼广开的大门走进了宽敞的一楼大堂。

  兴许也因今天是庙会,这里比平时热闹。

  “嗯,这个不错…诶,我想买一对,能便宜些不?”

  “这个还有多的吗…”

  “这这这…老板,这部书还没新的吗?”

  有趣的是,这里仿佛同昔日遍及天下的‘洛家商行’一般,一样聚集了天下富豪商贾,皆是前来做各式样买卖的。金银玉器、铜铁刀兵、书传杂记等商品,在这是琳琅满目。只不过近些年来,刀剑兵器在大陆上的生产倒是越来越少了。

  倒是多出许多读书人,其中不少经历过了那十几年乱世的,更中意将这些写下来。而后又有些人拿着它们,在各地酒楼、茶馆内找个地儿开讲。

  这便是‘说书人’。

  说书人说起那些年代天下的动荡不安时,写书人落笔,则更是豪情万丈——而这洪雅会馆,便是不知何时兴起来,在天下间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起来的,一些专门贩售或是展示,‘那些年代’或记述那些年代故事之书籍的场所。

  “阿叔、阿叔,这里…”

  小孩儿穿过拥挤人群、拉着老汉‘阿叔’一路小跑,焦急地从楼梯跑上二楼。

  到了二楼呢,则是纯粹的‘书行’了。

  一座座书柜林立着,其中一层层书架、满摆着琳琅满目的,或竹简、或书卷编本的各式样书籍等。在这里游逛的客商们的各自装束形象,较比一楼的各类富商老板们,都是些穿长袍的读书人,一看便是平和、朴素了许多。

  “爹!娘!”

  小孩儿兴高采烈的叫声后,其中一座书柜旁,一对正各捧着部书、正津津有味读着的的青年夫妇应声抬头,便见到了楼梯口的老汉和小孩,也欢乐地挥了挥手示意。

  随后,小孩便继续拉着老汉、朝他‘爹娘’方向跑来。

  青年夫妇中的男子随即合上手中书本,放回书架原处后,也微笑着上前迎去。

  然只见那部书的扉页上,题的是这一行小字:

  ——“《排山破海蟒:少年丞相壬康传奇》”

  “小冥!师父!”

  一旁的妇人也笑着,一道将手中书本放回了书架中后,便随丈夫一道、向迎面走来的小孩与老汉欢快走去。

继续阅读:第四百八十九章 沧海桑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槊蟒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