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现代言情>重生八零:退婚怒踹渣男,我嫁首长当团宠>目录
第83章 搞事业的心她摆出一副委屈又懂事的样子,一边说,一边将手里的盒子递了过去。
她以为自己放低姿态,贺谨行总会给她几分面子。
然而贺谨行连那个盒子看都没看一眼,他拿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拨了个内线。
“小李,你进来一下。”
很快一个年轻的警卫员就推门走了进来,站得笔直:“团长!”
贺谨行这才抬起头,看向还举着盒子的黄晚晚,全程警卫员小李就站在旁边像一尊门神。
贺谨行的声音冷硬得像冰碴子,没有一丝温度:“黄晚晚同志,我希望你能明白几件事。”
黄晚晚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第一,我结了婚,有自己的家庭,我很爱我的媳妇。”
“第二,你哥黄国伟是我的战友,我尊重他,所以也请你自重,更要尊重我的媳妇。”
他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一刀一刀地割在黄晚晚的心脏上,旁边的警卫员小李眼观鼻鼻观心,站得更直了,却把每一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
黄晚晚的脸开始发白,拿着钢笔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贺谨行根本没有给她任何反应的时间,继续用那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说道:“这些东西,你拿回去。以后,除了公事,不要再来我的办公室找我。”
他停顿了一下,说出了最诛心的一句话。
“更不要去我家,我媳妇不喜欢,家里有闲杂人等。”
“闲杂人等”这四个字,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黄晚晚的脸上。
她所有的骄傲,所有的优越感,在这一刻荡然无存,还是被当着一个外人的面,被自己心心念念的男人如此不留情面地羞辱,这比杀了她还难受。
警卫员小李的肩膀都忍不住抖了一下,心里对自家团长佩服得五体投地,太狠了,但也太帅了,这才是真男人!
黄晚晚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涨成了猪肝色,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气,才没有当场哭出来。
她狼狈地收回手,抱着那个盒子,像是抱着一个烫手的山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转身就跑出了办公室。
她几乎是哭着跑出了办公楼,精心打扮换来的,却是这样一场公开的处刑。
她对周玉白的恨意,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
这件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不到半天就传遍了整个家属院。
周玉白是从邻居李嫂子口中听说的,李嫂子的男人就在团部当差,把警卫员小李绘声绘色的描述学了个十成十。
听完之后,周玉白心里痛快之余,也生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
贺谨行是靠得住,他能为她挡住所有的明枪暗箭。
可是她周玉白,真的要一辈子只做一个躲在男人身后,被人用贺谨行媳妇来定义的女人吗?
不,她不要。
黄晚晚的出现就像一根刺,狠狠地扎醒了她,只要她自己不够强大,今天赶走一个黄晚晚,明天可能还有李晚晚,王晚晚。
男人是她的靠山,但她自己必须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她需要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底气!
黄晚晚的出现在周玉白的内心掀起来一阵风浪,虽然贺谨行压平风浪给足她安全感,可她还是想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光有贺谨行的爱和维护是不够的,在这个讲究出身还有看重背景的年代,她“乡下人”的身份,就会引起很多人的看不起。
没有能让所有人闭嘴的实力,她就永远是那个依附着贺谨行。
这种感觉让她很不舒服,就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捆住了她的手脚。
她上辈子活得憋屈,这辈子她绝不要再看任何人的脸色过活。
她必须在这个世界里,牢牢地扎下自己的根。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就像雨后的春笋一样,疯狂地往上冒,压都压不住。
可要做点什么呢?她没什么文化,除了种地,她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手好厨艺,可是在这个年代,个体户还是个让人瞧不起的词儿,她能做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周玉白心里揣着事,人都有点魂不守舍。
这天中午,她去军区门口的供销社采购,准备给贺谨行做点好吃的。供销社旁边,就是部队周围唯一的一条小商业街。
街上冷冷清清,只有两三家国营饭店开着门,周玉白走进去看了一眼,立马就没了兴趣。
那几家饭店,无一例外,都是一副国营单位的老样子,墙壁被油烟熏得发黄,桌子油腻腻的,服务员个个都像别人欠了她们八百吊钱一样,拉着一张长脸,爱答不理。
她翻了翻那油乎乎的菜单,上面的菜色少得可怜,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样,价格还死贵,一盘最简单的炒白菜,就要两毛钱,再加五分钱的粮票。
这价格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绝对是奢侈消费了。
周玉白摇着头走了出来,心里那股烦躁的感觉更重了。
回家的路上,她路过部队的训练场,正是午休时间,一群刚训练完的战士们正三三两两地坐在树荫下休息,一个个满头大汗,脸上都带着疲惫。
一阵风吹来,把他们的抱怨声清晰地送进了周玉白的耳朵里。
“唉,又是白菜炖豆腐,我感觉我嘴里都能淡出个鸟来了。”
“可不是嘛,食堂那饭菜,十年如一日,我都吃腻了,真想出去换换口味。”
“换口味?你有钱吗?外面那国营饭店,一盘肉菜都快赶上咱们半个月的津贴了,谁吃得起啊?”另一个战士没好气地怼了一句。
“就是,又贵又难吃,上次我跟对象去吃了一回,回来拉了两天肚子,服务员那脸拉得比我欠她钱还长!”
战士们的抱怨,一句不落地钻进了周玉白的脑子里。
她脚步一顿,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击中了。
是啊,战士们训练辛苦,消耗大,对伙食的要求自然就高,可部队食堂是大锅饭,味道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年轻,津贴又有限,想改善生活却找不到一个物美价廉的地方。
她的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她又想到了家属区的军嫂们。